$ o5 Q. p3 b8 ^( z M! ? U& e: z工人在弥渡鲁滇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设施大棚中包装黄瓜。弥渡县出台扶持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快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2015年种植蔬菜18万亩,产值16.1亿元。 [特约摄影师 李武华 摄]
0 l# x6 ^* h2 C7 `& Y4 f1 _在红岩镇张官营的地里,正忙着收大蒜的村民张民说:“今年的大蒜长势良好,我种了3亩,收入应该在2.4万元左右。”
/ j2 V0 s0 n' c, Y6 c- L- M; i“这样的收入不算高,每年收入在8万以上的农户很多。”县农业局办公室主任张培德说,“2015年,弥渡县种植蔬菜18万亩,建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0万亩,总产75万吨,14万亩特色外销早春蔬菜,外销蔬菜59万吨,实现产值16.1亿元。”
. ?6 g K, l2 @弥渡县种植蔬菜历史悠久,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及冬季气候温暖的优势,使弥渡早春蔬菜独具特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优势特色产业。
; d/ s* s7 F0 H0 h9 @) e) R9 n# l+ f在创惠农场绿意盎然的黄瓜大棚内,年轻的农场主熊鹏说:“这是通过南瓜砧木嫁接的黄瓜,很受消费者欢迎,现在都卖到了周边好几个国家。” 熊鹏指着不远处一片正在搭建大棚的农田高兴地说:“那片土地是我刚流转的,整整100亩,县上给我贷了100万元的‘金蔬贷’,我打算把农场做大做强。” 熊鹏的农场主要以种植无公害黄瓜、茄子、番茄为主,现流转经营土地面积为200余亩,投资400万元,提供了30余个就业岗位,还带动起周边4户人家开展大棚蔬菜种植。' a1 H; r' C' \. G
近年来,弥渡县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蔬菜种植大户,通过农村土地流转,进行蔬菜适度规模经营。目前,全县培植蔬菜加工龙头企业6家,实现总产值3.05亿元;发展蔬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7个;培育蔬菜生产专业示范村3个、示范农场2个、种植大户31个;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云南省著名商标2个。
. g! g: m& F' S弥渡县建立“龙头企业+基地+科技人员+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运行模式,鼓励科技人员以技术承包方式将实用技术普及到生产一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在夹石洞早春马铃薯高产创建百亩核心区,正在指导群众管理马铃薯的农业局科技人员普春香说:“马铃薯每年12月底下种、4月份收获,有的亩产量超过了5000公斤,平均亩产也有3500公斤左右,每亩毛收入大概在1万元左右,才开始种植就被各大超市订购了,真正成了村民的‘金豆豆’。”
) Z+ U. s+ m) C6 p1 } T每天的清晨五六点钟,弥渡县城北边的滇西蔬菜批发市场内,交易十分火爆,村民们有的开着拖拉机、有的开着三轮车,把码得整整齐齐的青菜、辣椒、蒜苗等早春蔬菜拉到批发市场,然后装到一张张大卡车上,再被运往全国各地。来卖菜的上海子村段丽琼笑呵呵地说: “我们村的西芹质量好,好卖,我刚刚卖了一推车,卖到400元。”
9 w3 B- g! ?; D' d6 L, V弥渡县委领导说:“从2016年开始,县财政每年安排蔬菜产业专项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补助设施蔬菜、冷链物流、‘金蔬贷’贴息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及培训等,有效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7 d7 N R7 [/ \) o4 l p
目前,弥渡县蔬菜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7.51%,申报创建出口蔬菜种植基地质量安全示范区8.4万亩,制定了大蒜等8种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完成蔬菜无公害产品认证14个、A级绿色食品认证7个,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普及率达95%以上。
, \, J3 X8 b4 O0 G0 o6 O大理日报 通讯员 李亮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