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4 @/ P9 q; }8 r' q9 Z$ \9 ~
晚上小马姑娘的爸爸把我们安排到喜洲一家客栈入住,早晨天不亮就去洱海边拍日出,等我们赶到小马家宴席早就开始了。
/ P$ N) T) i. h
7 b& T$ o- ?% M# D( `
" J4 s3 {- Y/ }: k 院子里满是人,爷爷说我们来晚了,已经吃走了好几拨人了,流水席天亮就开始。
/ a$ t% z# z6 x g$ g$ ~
& J! W L2 D4 `" Z9 x - n: _; ?5 X% [: S' f+ ~
乡里乡亲的,都是一家家,拖儿带女的赶来,挤个地方,坐满八人就上菜。
* |0 n, ]$ N4 V- S 写礼单的台前也是挤满了人,人情份子也都不小。# S! E- w- @2 |: w4 w
4 a L7 |5 w7 n2 F, M" K 记完账会给随礼者一大包洗衣粉回谢,这一天整个村子的大部分人都会来贺喜,加上外地赶来的亲戚,小院子真是挤煞人啊。: K% f3 ~; r4 [+ ]
* m3 k g# |: ^* Q- }5 T 但由于伊斯兰不饮酒,吃流水席翻转的还是很快的,只是忙坏了帮忙的人,不断的收拾、不断的上菜。1 W/ s1 z1 C$ g% k
这里婚席叫“土八碗”,就是一桌不分大小坐八个人,然后上八碗菜。
% Y; H( m6 J9 ?9 e* ^ K7 L
2 v! Z3 Y% `9 {) N6 S& g9 {# |, R9 T 很快我发现了趣事,人们坐好后每人先发一个塑料袋,而菜端上桌子人们先吃的都是粉条和拌菜,而鸡和肉却没有人动,就连那些孩子也很守规矩,不主动夹菜。
. Y. k* r% j2 D6 o u+ Q
$ M2 o. a4 y3 z7 I& r1 R5 m 直到快吃完了,才由一桌的长者把鸡和肉菜分给大家,而每碗里刚好是大小一样的八块,最后这些肉食由就餐者打包带走,竟很少有人桌上直接吃掉...2 Q6 N- E% [0 f O- K4 |, |
这习俗让我觉得有趣,也有一些心酸。这是以前留下来的习俗,曾经怎样的贫穷过啊。吃席的人还要考虑家里的人,那些不能来的老人和孩子,他们(她们)不忍自己吃下,要打包带回去。
+ a6 C/ e5 M9 g$ ^0 ]: D6 i) p 现在虽然条件好了,但习俗依然在,那份牵挂依然在。' p0 X" w2 Z; G+ G
后来我同当地一个白族女孩子讨论这个问题,她说不单是回族,当地的白族和汉族也有这样的习俗,所以她轻易不去吃喜宴,因为别人都不吃,她自己也不好吃,而且又不想往家里带,倒是觉得想吃又不好意思吃非常的尴尬。
( h3 Y% n8 A' j$ Z( Z' _. }% i. j 这尴尬同样也体验在我身上,在后来的几天里虽然天天吃“土八碗”,但都是只吃一两块肉而已,因为同座的别人不吃,自己也矜持了起来,不敢尽兴的吃...
2 a2 r; ~% S# N( ]$ S! e3 p 接近中午小马姑娘在城里化完妆回来了,今天她是新娘子了。是一生中最风光、最惹人注目、最漂亮的一天。
% a% A `. K( n
! h; A/ | }$ n1 `: e( _ |7 @, }: a " v* j; l4 p& _( l
按伊斯兰的教规,结婚的女子就要包头发了,她的女孩子时代也就结束了。$ L# S" q% e6 g+ O+ v7 @( Q
. q& j0 B* o0 ^4 f7 Z' o. J. V/ {
/ H2 _8 `. `( X9 c( K$ p
同疼爱她的爷爷奶奶合影。
3 `5 a n. {: ?% @0 ~ ! Z. y" i/ `! [6 k6 f( D
; W% H1 y0 `! {7 ` 两个弟弟也来看一下子漂亮了很多的姐姐。
- E9 A0 B- l" M1 j$ a! @; [" w 0 i. T& Y7 t2 G- f8 ?! |' p7 G
/ E6 f% W" E1 ?5 }$ I7 ` 同她的闺蜜拥挤着合影,新郎来电话了,迎亲的队伍已经到了村口... K4 g* O5 K! {; B
1 v& ]6 P7 }& n; n: w 喜气洋洋的接亲队伍到了新娘家门口被一根红线拦住了。' x, O' A- o- E) D
( | m7 @$ T$ }' H5 [ 除了小孩子都要红包,家族长也“挑理”了,他查看了新郎带来的礼物,摇头说礼品饮料太少了,要新郎马上去买...1 a7 F$ W/ m- T9 a5 i
+ D) {8 @6 j; T+ M 这事当然不用新郎自己亲自去,他可是带了一帮小弟的。但是礼品不够门是不让进的,就在门口等着吧,小舅子也帮不上你。
8 k( w+ s; f6 I& h3 z1 h
6 p9 i! k; A7 ? 0 [7 o3 O5 ]- f6 h! }9 M
很快饮料买来了,礼齐情至,欢迎新姑爷入门。
- n) h4 f0 A& F3 B 在给迎亲队伍准备的宴席上,多了一道菜,是奶奶亲自做的炸乳扇。我不知道这道菜的含义,但在大理乳扇是家家都爱吃的东西。乳扇其实使用发酵的牛奶做的,大理有一怪,说“牛奶炸着卖”就指这东西。3 I7 m( w$ M _7 h
" p \$ Q% H0 ^4 g2 @# }
新郎和迎亲队伍吃完了饭应该迎请新娘了,但此时闺房的门关的紧紧,谁也叫不开了...- `% A$ M( D4 \ u, {1 _
% j9 m/ K8 \5 Q2 i- r3 z9 V
新郎自然要说好话,这个时候好话不单是给新娘说的,而是新娘的闺蜜在把控局面,有些话还是要先说清楚,闺蜜要把关。 [$ u; D7 |2 O! y6 w+ _
# c- c" B+ m; ]( H1 m2 i
好话了不少,最后还要红包拿来。当然新郎也是有备而来,腰包满满的。红包一个个数,差一个都不给开门...(我偷偷问过新郎包里有多少钱,呵呵,原来只有六元,大家都想讨个吉利)' C; c E% z5 j+ a$ j/ D" i
终于“打动”了新娘的闺蜜,把门打开了,新郎你别急,还有仪式呢?$ [1 t L+ ]6 q4 a9 N* y# L
% ^8 `! g4 m, P% b; K4 f
再一次表白,好吧,给新娘子穿鞋!
J6 h0 s8 v6 t+ d & M+ z& h( q( P# m0 X# o
$ J6 Z! p% s( J8 E) p2 w, v
/ t Z4 R% b/ Q0 E) r: Q 终于把新媳妇迎出娘家了,不是说姑娘出门子要哭吗?马姑娘怎没有见你掉眼泪?到是奶奶叮咛又嘱咐。( l) e2 z+ r: a' P8 k. r
q( @7 P, w. v: Q+ P0 J
# @3 m; y- i; l( o- V
; U L, B( g7 Z* E 广州来的王女士同小马告别了,他们一行今天要返回了,不能送新娘到婆家了。7 T& S0 M% o2 a
t6 V2 C4 M) u2 } s! S6 D- t 婆家在洱海北边的洱源,离喜洲有几十公里,婚车就是他们自己新买的车,远比租来的豪车踏实得多。
6 p/ k8 H' y Q! b" S. } 0 j4 b2 J1 V+ x$ O; U1 Q3 i- y
在离新郎村子还有一公里左右,婚车停下了,除了新郎新娘还有新郎的小弟与新娘的闺蜜下车,他们要恶作剧一下。其他送亲人员去新郎家吃喜宴了。
0 J" d# r: ~, T. L 刚才在新娘家是闺蜜难为新郎,现在是新郎的小弟们难为新郎、新娘啦。
& a8 _/ _$ I4 ?. J: E) W/ v/ l' q 先是一个坏小子拿一个吹大的气球要他们合力夹破,结果爆出一股脏土...
6 M9 F& O% A! w! X* K% U% l3 [
* N T7 K! i% x6 h3 b8 r 接下他们来要求新郎抱新娘走,这个好办,新郎彪悍,新娘娇小,不是问题。
) x1 q8 F+ j0 A% o$ G
8 Q! b8 F& H* R9 Z9 c* M 在一个小桥上一个小伙子拦着要他们合吃一瓣橘子,那知新娘机智,一把抓住塞进嘴里,臭小子没有准备,还没有备品了,只好放过他们。% F1 Y" K7 v' G# R" T! I* N
" f5 f+ m1 k j 一个骑摩托小伙子拦住他们,要求他们同陌生人要六元钱。村路上没有几个行人,他们只好道路上拦过往汽车,很快有车来。虽然不认识但这个场面谁会拒绝呢?祝福新人,也谢谢好心人。
8 C% T4 @4 a( ^& }" M ; v- j# R2 x! R- G& f
但“磨难”并没有结束,几个小子一商量,又来新主意,给他们2元钱,要他们去村口的超市买红牛。哈哈,这次可失算了,忘了新郎口袋里还有没发完的红包...0 w0 H; i! @+ ~% ~. w, i; _
9 c7 r' A1 [; V+ r% ?& a5 o9 ? 终于进村了,小伙伴们更加变本加厉,情节一个接一个,而其他的送亲人员已经吃完喜宴了。7 u% U9 l9 W; S& _' t U* F0 m9 ]
8 s1 `) K$ W- f( r+ f6 f * G- C0 }& R6 o6 l! v+ U
走到新郎家门口小伙伴们还有未完的故事,递给他们盆和铲子,要他们说、唱、喊...
+ a9 |; x" v3 @3 r 1 b$ v+ ?3 g% c3 U+ |
但新郎的奶奶不让了,她拉起新娘直接进门,不许别人再阻拦,孙媳妇奶奶喜欢着呢,不许你们胡来!
7 |2 F6 @6 B& J. Z* l1 G7 ?- r
6 k% `) D5 ^6 _+ j4 ~1 l. i 新郎家很富裕,有大理地区标准的两层半楼房。新房设置在顶层的“半间”,足够的宽大。同城里结婚一样也是家电家具俱全,婚纱照也是花了好几千。
5 P; W0 { y+ S " Z3 l# I- x7 N- @0 E
$ [0 ?4 _( i4 \" l3 x- l 新郎家的婚宴已经接近尾声,也是“土八碗”,但菜同新娘家略有不同。1 [; j; S6 a0 V+ G/ @( V
# g7 ]+ W+ f. e \ E
( S' Z& D) E3 G* Y
: M' [+ z* b( H1 X0 k, t 新娘坐下,吃嫁过来的第一餐,她的闺蜜陪着她。晚上有四个闺蜜也没有走,陪伴她到婆家的第一夜。' m$ A5 k; \9 ~- D: N0 ^. ~! c, Z
3 z+ i3 y3 ~3 O6 t7 E
我曾在西宁清真大寺听阿訇讲解伊斯兰教规,其中讲到伊斯兰主张时我记住“伊斯兰主张拥有干净的财富”,“伊斯兰讲究厚养薄葬”。但印象最深的听他讲“伊斯兰婚姻讲究门当户对,不主张差异太大的婚姻”。- f2 m8 V( w( P1 C
门当户对的婚姻曾一度被我们贬斥,因为我们觉得爱情就一定要打破“门当户对”,但现实中门不当户不对的“爱情”却经常被打得头破血流。伊斯兰提倡的婚姻上“门当户对”,其实牢固婚姻的一个基础。
1 T2 c: r9 [3 @) b& h O% O 那么伊斯兰婚姻除了要“门当户对”,还有什么规矩呢?
7 K$ @% B! `: H" \# F! j5 F3 [ 晚上八点当地最有名的阿訇来家里主持婚礼。
, v, w, w/ W2 L- q* z" b ! P* U3 |% i3 C/ S) O* S
他讲解伊斯兰的教义与婚姻和家庭的关系。讲到他主持伊斯兰婚礼的要求。
4 F7 P- Z' N" d6 L 他说“你们必须了解掌握伊斯兰的教规和教义,我才能给你们主持伊斯兰婚礼,如果你们不了解伊斯兰,就不能用伊斯兰的名义结婚”。同时考问新郎新娘对宗教和婚姻的理解,场面非常庄重。
+ z! K( f3 g( @, }
% [/ ~, M4 U: X' d& V, s l+ T 阿訇要求新人念经,然后逐一回答他提出的问题,这一刻可是众目睽睽之下,问题很多,不能回答可不单单是尴尬的问题啊……
% z! }- y! J, J% K" `$ p9 E9 c
. e$ S6 R% v) T8 p' ?) [ 新郎新娘人聪明,又提前做了功课,所有的回答很流畅,阿訇很满意,同意为他们的伊斯兰婚礼主婚,承认他们的伊斯兰婚礼。+ b0 x L1 H t# N/ }
. J% i4 U V' |7 M0 Q; _
家族的长辈和亲朋都参加了,同时也为他们的婚姻证婚。
1 w# ~! S# Q$ h8 o. t- g 中途曾有停电,但仪式没有停止,这一庄重时刻也让我永远记住。. M! Q! S! l* E! C* }
7 f2 b C' J4 C% P! e 伊斯兰的婚姻严谨认真啊!爱情是缘分,婚姻是相伴,且行且珍惜,相爱到永远。祝福你们!4 y5 V. B7 n0 u- n6 k5 A
看到这里请不要也为文章结束,还有 《拍摄手记:大理回族女孩儿的婚礼(3)》,请等待。+ ]7 q* j8 V4 p% i9 M7 |' W; ~
作者:书影;微信:shuying-916 ;QQ:11544297191 Z, ~# C# X( A# W1 E
【公众号:sy9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