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手记:大理回族女孩儿的婚礼(3)

0
回复
123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4 12: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C8 U0 o! `! N2 {: f7 s; J  
  w1 m$ V$ S* `# h% h  有人可能疑问,这女孩儿的婚礼不是写完了吗?怎么还有之三?6 Z/ g2 ]6 C# R* Y- \( z
  我也是这么想,拍两天可以了,我还想去沙溪古镇玩一圈,而女孩儿的姥姥家就在那边,他舅舅还向我发出邀请了。
* w$ K& {' N# X' H/ F6 T1 f/ s5 V  但马姑娘说:“叔,你别走,还有很多内容呢”。还有内容?我好奇也迷惑,但我不是想拍完整的穆斯林婚礼吗?那就继续拍吧。" g1 |2 p0 k" F2 R9 k* d+ x
  对了马姑娘叫马雪燕,是大理喜洲珂里村人,前两篇文章发出后,很多人想加她微信,我问了她,她愿意同大家交流,同意公开微信:mxy0879
+ @% q! U. m1 s- C) m  晚上见证了马姑娘的穆斯林婚礼,晚上就住到新郎家,除了我和她弟弟,还有她的四个闺蜜。好在新郎家房间多的是。
+ q+ I1 @$ [! c! l  马雪燕的弟弟小小马才十七岁,正在读初中,属于青春的困惑期,学习有些偏科,这几天一直陪着我。马姑娘和她父母都希望我能同他好好谈谈学习的事,这一晚上我们爷俩席地而坐喝茶,谈他的理想和我曾有过的青春...
* D" M. d, E" \! j& ]. y; r  [  早上醒来太阳已经升起。大理属于高原,天蓝空气也透彻,想想这里的人真的幸福,环境好,食品卫生,而人情关系也要厚重很多。
. v4 P7 O6 S3 K  
3 E0 z+ a0 ?6 m1 K. r8 w4 |4 l  新娘子马雪燕早早起来了,同婆婆和妯娌下厨房给大家煮面。
3 J' W: \9 G. @" l1 M* d# ]: F. s; w  
' v0 c" T  ^( T2 \: M5 }  + G" c7 |" Y' M& T% f4 Y
  
, H+ v) n- M. v, D, ^  而新郎家的做婚席的“专业团队”一早又忙活开了,今天依然不清闲。/ T- M& t$ F; \8 W6 i
  - R4 w" K4 i6 g1 {/ W: N; I6 L
  0 m- ^$ q1 y2 I4 Q: o; l! v
  
" @+ Y( S* w4 N+ ?( Y% a4 G1 k, L  马姑娘说今天是娘家女眷拜访婆家的日子,奶奶、姥姥、妈妈、姑姑都要来。3 L4 _. |* x1 _6 @9 }& N- G
  
0 M; B) t0 ?. w% a9 s2 Z7 h  但一早最先来的是新郎村里的长者和阿訇,他们是给新人来念经的,有好几位昨天晚上的仪式也参加了。穆斯林教义严谨,一天要做五次礼拜(晨礼、晌礼、脯礼、昏礼、宵礼)。念完经主人招待吃饭,
9 u- h% k" R5 u0 x% j  u  9 W' B9 k. C% U6 w0 {3 T2 E4 u% O
  % E! J$ h) S& h) Y
  中午马姑娘的亲属赶来了,这是一场很正式的拜访,但来的都是女眷。我问小马为什么男人不参加,她说在结婚前男方已经见面,礼尚往来交流了。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婚前的大事男人定,而婚后的小事女人协调呢?
# q- i# b9 ]- T$ i: |4 T" c  
, z" E0 a+ J. ^# N4 @+ T/ J) ^* N" m1 \  女方家给男方家庭所有成员都准备了礼品,有鞋子和衣物,都是精心挑选的,前期做足了功课。% N( h  C: {7 M2 j) V
  
* M4 @) t$ t% |) u  
% b$ j; j; z# i% Q2 ^" R; L+ v" [; h, D  还给邻居也准备一些小礼物,在场的孩子们也都有红包。" F' E# t5 F' \! I+ f
  
& D6 ~9 H4 a2 L0 m% I% `  新郎的大哥小时打错针造成小脑萎缩,是残疾人,除了有礼物,还给他一份单独的礼金。他的父母拿给他看,大哥非常的高兴。新郎的父亲是个严肃不苟言笑的人,但在残疾儿子面前表现的温情互动也让我感动,这是一个厚道而有爱的家庭啊。
1 z; O' |# t, t: _, d% g; e  
* k" \$ a1 D; A0 R! C, X, U  T  娘家人参观婚房,老太太们最注意的是婚纱照。虽也曾有过青春,她们却不曾有过这样的风采,但知道花了六千多快拍摄的,也是啧啧摇头,心疼钱啊。
; [8 f6 x9 d0 _5 R  K* ^" p4 ~  - o/ _& N8 ~# s# n9 m" C/ x
  而孩子们对大电视有兴趣,当然是为了玩游戏看动画片。马姑娘事后告诉我这次婚礼两家花了二十多万。
: x* t1 K/ T' N4 c3 P  ) O! C- q* D$ q' P! w/ x% U/ L
  下午一项重要活动是新娘家女眷去拜访新郎家族中辈分最高女性。也都是家族中的女眷接待。
1 `+ p7 m0 l- J  女长辈也在同村,相距不远。新娘家事先准备了不少礼物。7 |: k& z8 [3 r+ i8 t1 S7 K/ R) ~
  * }' E0 v) J8 e. ^# K. M4 w
  
/ E; V4 ^8 B' [8 g  长辈家热情相迎并设宴款待,当然也是“土八碗”,这几天顿顿是吃八碗,我开始有点腻了。  }7 h9 a" V/ @8 m; B6 _# B
  ! _! z$ \2 v0 a  b' n0 B+ [
  
6 X: f5 _6 V) P: b0 K0 u1 B) L! C3 m, \  7 O* U( l# h8 g* I( @9 P2 U
  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或别的民族是否有这个结婚拜访女长辈的习俗,我觉得这件事的本身不仅仅是礼节性的,是女方加入到整个家族中得到认可的标志。它是家族文化的传承,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 U: }# _2 P6 ]
    T# E1 g; Q% p/ j0 I3 b9 q, B
  饭后我们回到新娘家,但拍摄还是没有结束,因为明天新郎家的女眷要回访新娘家。9 P1 n! l9 x. x: w2 U8 {: x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这里的结婚也太繁琐了吧,现在不是讲究节俭、从简吗?' n( v7 O7 T3 Z# m* S9 \5 p5 y2 E# |, n
  人生有种财富叫“亲情”,而这亲情又是怎么形成的?不单单是只要有血缘关系就会亲,亲戚是需要走动、是需要呼应和交往的,而亲情是慢慢滋养而产生的。% w) ?' O$ Z4 ~. g8 y$ V5 x
  常听城里人感叹人情冷漠,住一个小区里不认识,同一个楼层不走动,外人敲门是猫眼里先看准,隔着防盗门问答,结果变的越发闭塞和自私,有快肉也是关上门自己吃,不理会别人的喜怒哀乐。城市生活失去了人性中最应有的亲情。) y5 J8 `* G7 F
  其实我们慢慢丢弃的亲情恰恰是重要的家庭财富和资源,是民族与家族延续的重要保证,也是和谐社会、温情社会的基础。
, x3 W# n/ |4 K( I  第二天是男方女眷拜会女方家的日子,女方家族中所有重要的女性都要参加,一大早奶奶就开始炸大理具有代表性的食品“乳扇”准备待客。" k( X4 m* [8 N* C! @
  
; ^1 s9 ?  b0 g/ h  而小马的弟弟要去接家族中最高辈分的祖奶奶。由她来主持接待男方女眷“拜访团”。' M( r; @; }" ^, c
  祖奶奶现在八十多了,身体硬朗,现在一人生活,家里非常干净。, \7 o+ U9 k# i- w1 m
  " {* q, z  }8 M" C
  马姑娘一家一大早也是开始准备家宴,姑父也过来准备喜茶。大理的喜茶是有沙糖和花生粉等配制,很香甜。% f8 ^: b5 L9 [* C; \) w- E1 z/ p& W
  5 e3 Z% g$ C; |
  爷爷似乎清闲了一些,马姑娘一直要我多拍些爷爷的照片,他们一家子都非常忙,里外张罗,这几天也难得清闲。' M- K; s# S: n, S' |  o1 r
  
7 o* s0 `) a% y0 P: I6 \$ e  接近中午男方家女眷家族“拜访团”到了,女方家族按尊长列队迎接。
+ T- F0 Z' p3 M8 \  - B; Y& S* v7 |; v
  献上喜茶,但接下来的事情我又看不明白。7 F- O1 z. F/ h. N7 t/ K; c
  献茶后开始给大家端上糖果、花生、水果。每个人都要抓一些。$ j& L" q3 p7 w5 \- f  x
  
% s; }' h7 Q2 F: T  很快我发现上重复了,而且是没完没了的重复二十多遍。" A' U) G# D8 J- M9 |5 c. Y: B
  4 v. D4 y- J0 |+ I7 A1 C$ W
  而来的客人似乎每人都准备了袋子,献一次抓一把放进袋子要带回去。
  s* r  @3 N* U( G- m  
  [: [$ e: t: ]2 X, \  为什么不一次上齐,而是连续的分次上“没完没了”呢?去问姑姑才明白。
3 }+ U1 ^( q) Y9 f, S  
/ o7 N; @8 K- H+ C7 e% s$ L  原来这些糖果、花生、水果是女方亲戚邻居送的,每端上一次说明是一家送的,端的次数越多说明女方亲友多、人缘好。 这个时候实际是在考量女方亲戚朋友,邻里乡亲的人际关系。
* v! c, o! z: C' L; {5 F  原来没有想到是小小的糖果却有深厚家族文化底蕴,是与亲朋、邻里关系的试金石啊。4 V( d  @0 H8 s( v5 ^; X, R
  当然最高兴的是那些孩子,他们一下子有了太多的糖果和好吃的,兜里放不下干脆放进帽兜里。
3 d. ?" V2 K1 ?2 k# }  - k/ j" }7 X1 f& b
  饭后男方女眷离去,整个婚礼也就正真的结束了。
0 w  }! k: {5 ^: r% G  我给他们全家拍照,可惜缺了爸爸,他忙于考车证,女儿的婚事也只耽误了一天。他说现在生意不好做,但大理的旅游越来越好,他想买台旅游大巴,所以必须尽快把驾驶证考下来。+ R& N) f; \3 `$ ?5 W2 Y5 Z
  
6 Z* I) c# T8 _% ?. A  % K8 O1 H! R" O9 ^  Y
  马姑娘,同最喜欢你的爷爷拍一张,爷爷的气质真好。
* X8 A# d; _$ V/ y" {  ! c* g/ d" D8 g8 ]
  也同小编拍一张吧,这几天我也很忙、很累啊,也留一张图片纪念。
/ W* B# ]3 y* ^; u* g0 r4 \3 }0 F    s* a% ?0 E- N: M7 s# j5 X9 T1 ~, T
  这些照片和三篇游记小马姑娘你满意吗?这次大理之行是专为你婚礼而来,我的任务至此也都完成了。, j1 k6 ~; [; `4 k
  【几句题外话】
- Y; h4 _5 d* Z& u: R) y; ]  一、笔者不是回族,不仅对大理的风俗不了解,对于穆斯林也是知之甚少,所以这篇文章虽写得粗浅,但很谨慎,唯恐出错。) I* @5 X8 e+ r/ G' w4 o
  二、我赶到新娘子家就进入拍摄状态,但对于婚礼的过程和具体的礼仪事前一点不知,就如同看一部电影,跟着剧情走,而不知道最后的结局,只是被动的感知,被动的纪录。
: f0 H# n$ |1 c/ R5 j: Z  三、拍摄上我力图纪实,不打扰到拍摄者,尽量抓拍甚至“偷拍”、不刻意构图和等待瞬间,但努力拍出动感和现场感的图片。
  C, B: B3 S8 x' G  四、希望为小马姑娘留下一份人生的记忆,为大理的穆斯林婚俗留下一份纪实资料。这世界变化的太快了,希望这小文的生命力能长久一些。8 |" k0 Z& I$ v% A# L
  作者:书影;微信:shuying-916 ;QQ:1154429719
7 y) U% W, }( G4 V& \! ~5 d  【微信公众号:sy916-】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