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v' y' L E. f- c0 t2 G8 L
洱海之滨美如画
. c6 I5 R! [# ~' j! {, l, x“站在新的起点,我们要干跨越发展实事,建全面小康大理。”大理州委书记杨宁说,“‘十三五’是大理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要坚决杜绝工作停留在思路和口号上,做到真抓实干、弯道超车,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新路,确保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让城乡居民获得安全感和舒适感、感受好山好水和优质公共服务、充满幸福感和自豪感。”
, C8 m7 j" Q8 V/ }# I“建设美丽幸福大理,创造更加美好生活,是全州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州长杨健郑重承诺,“让政府的具体工作始终符合群众的愿望,努力让广大群众享有更先进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生活环境,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一个贫困群众不落下,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t! m( t. p C6 G( b. h) ~7 r( Y绘就新蓝图 实现新突破+ W- |# u2 D+ w
掌声,犹如心花怒放的欢歌。, o7 d' y' q( E5 {
掌声,又似催人奋进的战鼓。
3 e X4 n5 L) U0 d" \3月8日至13日,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大理市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大理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大理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等一系列重要决议。1 K6 w! a$ r1 L' M2 _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奋发有为正当时。“十三五”时期,大理州要实现“5个新突破”: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百亿元,年均增长5%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8:40: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以上;脱贫攻坚和民生改善实现新突破,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新突破,森林覆盖率达62%,洱海水质总体稳定在Ⅲ类,确保30个月、力争35个月达到Ⅱ类;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新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社会治理和法治保障实现新突破,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法治大理、平安大理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 q& _) R, B5 l! ?8 M
推进“五网”建设 夯实跨越基础+ p6 ^. K4 y. k* Y/ o( O8 a
大理,将迎来新一轮建设高潮。
' X. x8 S- [* H7 ?1 o全力构建北接川渝、南出国境、东连滇中、内网互通的综合交通网络,建强枢纽,巩固和提升大理州在区域交通中的重要地位。
& M# f' J* s9 S9 Z8 ?& x& N锁定县县通高速公路的目标,启动昆楚大高速扩容改建和大攀、大临、州内县际等高速公路建设,新增高速公路里程400公里。加快建设滇西铁路枢纽,全力支持广大铁路扩能改造和大瑞、大临铁路建设,争取大攀铁路开工建设,力争铁路总里程达330公里。加快国省道干线公路、农村公路、航运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综合交通网络化程度。千方百计推动大理机场迁建,积极建设通用航空机场。
{% q9 k2 D/ W大理,将提升水网安全可靠性。2 ]% H6 }' \0 m2 p9 i( K- @
加快推进大中小型水库、灌区建设,实施宾川海稍大型水库扩建和8件以上中型水库建设,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推进城镇供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抓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洱海流域河道治理。配合做好滇中引水工程建设,积极推进二级配水工程前期工作。新增蓄水库容1.1亿立方米、供水能力1.3亿立方米,力争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6%。
) \( U# B3 ?5 J1 I7 C4 N大理,将提升能源网保障能力。
9 e) W0 d L8 s7 \3 k推进超高压输电工程、骨干电网、配电网和天然气管网建设,抓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装备制造,力争建成11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7000公里、城市天然气管网450公里,全力打造清洁能源基地、新能源示范基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跨区域电力交换枢纽。
& _) R+ c$ A+ g大理,将提升互联网共享水平。
$ L( y: l# D& i* @推进光纤接入网、智慧城市、宽带乡村建设,建成下一代互联网,出口带宽达800G以上。积极推动大数据应用,对接“云上云”行动计划,加快实施“互联网+”专项计划,加速工业化、信息化融合。6 M6 v9 m' w5 |- q
3年集中攻坚 11个县脱贫摘帽
R' \2 H' v- G, g大理州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县因乡制宜,因村因户施策,找准“五个一批”脱贫路径,突出扶贫规划和脱贫措施精准到村、到户、到人。
5 L7 {! f2 A8 T2 R! |$ I加快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3年行动计划,完成1.24万户4.1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和22万户农村危房改造。
* w$ k9 X: `( L3 `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快片区扶贫综合开发,实施好建档立卡贫困乡镇整乡推进。全力改善贫困地区教育、卫生条件,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低保标准,加大各种保险、救助力度,增强特困地区发展能力。" @2 E" h( r8 V. o
落实扶贫开发责任、权力、任务、资金“四到县”制度,以县为平台整合政策、项目、资金,3年集中攻坚阶段每年投入资金100亿元以上,巩固提升阶段每年投入50亿元以上,确保到2018年1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3个贫困乡镇、300个贫困村出列,2019年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 x0 L: N- K" i p- m加强生态保护 做强旅游产业
+ w2 D4 y) J! K大理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得益彰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
2 l/ b5 I9 U( `加强洱海保护治理,落实洱海流域“四治一网”;投资100亿元以上,全力实施流域截污治污、主要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流域生态建设、水资源统筹利用、产业结构调整、流域监管保障“六大工程”,抓实大理市城乡统供水、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防治、林业生态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工作。加强苍山世界地质公园建设管理。实施好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天然林保护、重点水源区保护等工程,确保林地面积突破200万公顷,加强湿地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推进生态州创建。制定和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点县、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收处设施建设全覆盖,扎实推进“三清洁”活动,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整治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有序淘汰落后产能,严守447.8万亩耕地红线。
m) ^' R6 ~; y% h9 L% [- a+ c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充分发挥民族、历史、文化、生态资源聚集优势,构建“一核四区”新布局,突出大景区、大项目、大品牌、大融合、大监管,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主导型支柱产业。加强旅游特色产品开发,每年推出1至2个精品旅游景区。大力开拓旅游航线,加快发展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强化旅游交通、游客服务和自驾车房车营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规范提升酒店民宿行业,创新开发旅游商品,促进旅游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旅游业总收入实现翻番。' T9 c. f' n! n. L( o& i
发力园区产业 推动转型升级
. X: l, D' p& M大理州坚持走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发展新路子,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 K4 s- l d. E: L- ~3 ^5 {
做强大理国家级经开区和祥云财富、洱源邓川、鹤庆兴鹤3个省级重点工业园区,力争经开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3个重点园区分别突破150亿元。做优大理省级旅游度假区,做美海东新区,做特各县园区。
2 A7 s6 X7 @* b& o坚持一企一策,扶优扶强,积极培育产业“小巨人”。重点发展旅游、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特色农业和食品加工、矿冶建材、现代物流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构建具有大理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6 B; x: T% Z' K# U, L
巩固提升传统产业,扎实推进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构建“三中心一平台”和“两区一带”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培植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建成特色经作基地1400万亩。) G6 `: H, N1 \! n$ x, Q# ^
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突出园区招商、产业招商,强化项目落地和跟踪服务,提升招商引资实效。! l# ^( ]8 _5 U+ A
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幸福大理% O9 A: k& C4 q0 V# e$ W% b
大理州在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中,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构建优势互补的城乡发展新格局。
' y# O9 p: a1 [! Q) z( ]围绕把大理市建成滇西中心城市,提升核心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加快推进“1+6”城市圈规划建设,突出基础配套,加快产业发展,提升环境质量,健全治理体系,彰显文化特色。加快祥云、宾川撤县设市,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以重点城镇、中心集镇、特色小镇建设为着力点,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力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3%。5 S) q* C K6 T2 z0 _/ y- J
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促进发展要素向农村流动,二三产业向农村辐射,教育文化卫生资源向农村配置。加大古城古镇古村和古建筑的保护管理力度,加快民族特色村寨和旅游村建设,扎实提升乡村环境,打造一批具有大理特色的美丽乡村,打响“乡愁大理”品牌。! v9 F2 z2 @, ~& O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 促进民生事业发展
9 t$ r0 b& O9 T' A2 M大理州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保护发展民族文化。& V2 b2 z6 D1 I
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力争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支持大理大学与部属高校加强合作,完成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总部和两所特色学院建设,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3 k& e' m4 t: R0 Q: C加强城乡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抓好文化遗产传承保护,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滇西医疗中心建设,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推进与华润医疗合作,健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X- l& g1 D D( g8 Z; ^
扩大就业促进创业,力争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2万人。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加快建成城乡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扶残助残和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 k% n1 ?1 j- q3 @- R( Z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强化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管,建立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平安大理。) f' o5 }* h, \# k- [0 E
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诚信建设,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 f" j; V, R; B深化改革开放 增强发展活力( \( \9 I4 y/ L9 E1 L
大理州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推进改革,形成有利于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扩大有效供给和中高端供给。; @* `$ v9 P# _/ A$ x1 i8 N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推进经济所有制、市场机制改革,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教育、卫生、科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统计调查制度改革。
4 H2 N7 T5 m2 N4 g完善人才激励、保障和流动机制,抓好国家、省安排的各项改革试点性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省重大开放战略,扩大对外对内开放,拓展经贸人文交流合作,培育壮大外向型产业基地,促进对外贸易优化升级。! y2 o# g8 h" _2 s, q5 f3 x V9 i
“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大理,明天更精彩……
, r' `- X. N6 V1 A1 F0 H记者 庄俊华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