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你是谁!804户在建建筑全被叫停' f+ ?( ?" r' ~! W2 ?' A6 M/ d7 m
“大工地”,是近年来媒体形容双廊用得较为频繁的一个词。的确,近年来,双廊的房子看上去拆不完,也盖不完,似乎永远都在施工。
, {7 P- f# a' Q) M' U! y' I+ }% Z9 T 但这次整治启动之后,双廊清静了。自2015年4月底起,双廊核心旅游区内所有在建的建筑全部停工,接受排查;截止12月,全镇在建户804户全部停工,待完成复查后,土地规划等手续齐全的便可动工。) S2 `+ [2 Q c- m& u; ?6 [
利益,是这些年双廊看上去为什么永远在建房子的最根本原因。& K; ]3 Z: {; e. P, R; K, k' {
双廊一线海景房的房价动辄五六百元乃至上千、数千元,近海无法观海的客栈房价也在百元左右。在双廊客源不是问题,客栈有较丰厚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当双廊村民将房屋改造为客栈,更是一本万利。- j% N, H# H$ a
“在巨大的经济利益驱动下,村民和外来资本的建房冲动已失去理性。”双廊镇政府镇长施俊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F8 A! R/ o+ V" S2 x( \7 Z 2015年4月中旬,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大理调研时强调,“对一些有钱人、有权人、有名望的人、有关系的人在沿湖违规违法建别墅、搞经营,要带头动真碰硬,决不能视而不见、装聋作哑。要建立统一集中的洱海保护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实现环保与公安的联动执法。以双廊、才村为代表的环湖客栈、餐饮等服务业无序混乱发展,必须采取铁的措施,尽快扭转被动局面”。* w9 W+ }3 N# H/ I; r2 f/ ~1 L. G
去年4月24日,大理市政府下发《关于开展洱海流域农村宅基地专项整治的通告》,主要内容有:严禁农村本集体经济组织外的单位和个人租赁、购买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宅;严禁未经批准使用农村宅基地或者农民住宅从事宾馆、客栈、餐饮等经营活动;严禁未批先建、少批多占、不批就建、批在甲地建在乙地等违法违规行为。- P7 g, r/ k1 Y( ?$ v, ?6 m4 U
自通告发布之日起,对于违反以上规定的,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和予以行政处罚,直至取缔经营活动或者拆除违章建筑;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公职人员参与购买、租赁农村宅基地建房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在执行上述规定中为官不为、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失职渎职的,从重处理。+ L! L$ T; v! X- a' R( M3 Q
通告被视为以双廊为代表的环湖客栈、餐饮无序发展的紧箍咒。近年来,洱海环湖客栈、餐饮如同打了鸡血,稍不留意就会多出许多。
& f$ u! Q) G* {& i3 f+ s: a6 q0 r 到底有多少客栈、餐饮环湖,有时候连大理市市政府主要领导都搞不清楚。在2015年4月23日召开的全市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动员会上,时任大理市市长李福安便明称:“在汇报工作时,数据常常会‘打架’。你说一个数字,我说一个数字,数据都搞不清楚,还谈什么管理”。
$ m; u1 S( q# ~. K- p 针对双廊违章乱建的现象,双廊镇政府在州市两级政府的支持下,在整治中摸清底数,对在建、已建建筑建档立卡,并全面排查整治违法违规用地、违章违规建筑,强制恢复并绿化洱海滩地。截至2015年12月底,对双廊旅游核心区域内的112户违法建筑实施强拆,共清理违法占地面积24500㎡;其中还对大建旁村占滩建客栈经营2年多的“63号别院”依法强制拆除,占滩面积73.8平方米,建筑面积221.4平方米。这是大理市首次强拆侵占洱海滩地的违章建筑,对周边的违规建房行为起到了极大震慑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