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月30日召开的大理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洱海水质累计30个月达到Ⅱ类,比“十一五”期间增加9个月;森林覆盖率从54.99%提高到57.14%;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从29.37%提高到32.2%,绿化覆盖率从34.77%提高到3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从7.01平方米增加到9.37平方米;建成省级生态乡镇8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2.6%,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 [* ~8 p- O+ j: ^, ?& M6 a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大理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书记李纪恒对洱海保护治理“在六个方面下硬功夫”的具体要求,大理市围绕洱海流域水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洱海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和洱海保护治理“2333”行动计划,累计投入23.55亿元,大力实施“两污”治理、清水入湖和湿地修复工程。建成6座城市和集镇污水处理厂、42座村落污水处理系统、10座垃圾中转站、4座畜禽粪便收集站和海东垃圾焚烧发电厂、顺丰有机肥加工厂,初步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垃圾收集清运处置体系;完成1.54万亩湿地修复和灵泉溪生态河道治理,启动北干渠和洱海环湖截污工程PPP项目;划定禁止和限量养殖区域,推广使用有机肥2万吨。9 E! F5 R J( r/ V, C
保护海西方面,在全省率先利用无人机航拍、卫星遥感监测、视频监控等高科技手段,对海西土地利用变化实施动态监测,查处违法图斑442个,清理违法违规占地83.99亩、建筑物2.76万平方米,划定12万亩基本农田和十八溪保护范围,建成海西村庄及农田生态林103公里,海西村庄无序外延扩张趋势得到遏制。同时,抓实森林资源管理和护林防火工作,完成营造林19.45万亩、退耕还林4.13万亩,“森林大理”建设初见成效。
+ U) Y( \0 d; e# C: G7 L3 y* B( C今年,大理市将继续坚持绿色发展,全力抓好洱海保护,按照“管住当前、消化过去、规范未来”的思路和步骤,坚决打赢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持续加强海西保护,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严控海西村庄无序外延扩张,全面加强海西基本农田保护;着力强化苍山保护,严格控制景区开发,筑牢苍山绿色生态屏障,提升苍山世界地质公园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继续加强环境保护治理,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处理厂飞灰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污泥资源化利用和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等项目建设,鼓励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确保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节能降耗目标。
6 C9 `0 G8 N5 t6 Q大理日报(见习记者 杨钰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