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彩云之乡”祥云,城乡新貌让人刮目相看。学校、医院、广场、老百姓的笑脸,构成一道道“最靓丽的风景”。) `: z5 |$ i" ?, P/ N6 n0 o) R
“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民生优先。”祥云县委宣传部部长梁启萍介绍,“十二五”以来,全县共投入85.98亿元,加快发展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0 B3 ]1 y9 |* j$ d1 h, W
求学路上,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
; R9 F2 \- i. M6 L2 U7 b* K雄壮的乐曲声中,祥云一中“冬季田径运动会”开幕了。& e7 \ v0 a) H n
校旗、校徽、会徽、彩旗队、鲜花队、表演方阵、101个班级代表队排列成方阵,步伐整齐,精神抖擞。$ l# X+ ?0 u& I8 b4 S
“祥云一中总投资近5亿元,去年9月建成,最大规模可招生120个班。”《祥云时讯》负责人杨彦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把教育投入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来抓,教育投入占财政比重最多、规模最大。" _0 c* r2 q' n1 }# X! W3 i2 x
2011年以来,祥云县先后投入22亿余元,实施了一批校舍新建、加固改造、改建等重大工程项目,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全县以“扩大规模,提升质量”为重点,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改革发展步伐,完善机制,强化队伍,3所普通高中学校跻身省一级高中行列。近五年来,高考一本上线率、600分以上人数均居全州第二。同时,云南开放大学祥云开放学院挂牌招生,祥云职中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 W$ S( Y5 a& z" w健康路上,让每一个患者感受温暖
( w/ d+ ]$ M. J! Z/ Y祥云县人民医院骨科病房内,记者看到一个“镜头”。
* U9 i7 Z2 L1 B1 R9 J一位医生正仔细给患者检查身体。“刘大爷,今天感觉怎么样?请您把腿抬起来给我瞧一瞧,疼不疼?我再把手放在这里,请您用脚来蹬我的手。”他,就是上海九院对口支援医疗队队长李华。
; g P& h( J6 J刘大爷今年73岁,前几天刚接受了经后路腰椎管减压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第15天恢复良好准备出院。他激动地说:“腰腿疼痛折磨了我10多年,最近半年明显加重,可以说‘睡不下、坐不住、站不了’,现在做了手术,感觉轻松多了!”
4 m3 v0 U' k/ p' Z# d李华来到祥云后,经常碰到像刘大爷这样的患者,他们一直忍受着疼痛,随着年龄增长和劳累,疼痛会突然加重,甚至严重影响到生活。普通的中药治疗、康复理疗无法改善症状,只能采取手术治疗。然而,祥云县医院还无法实施这类手术。李华制定了自己的帮扶计划,以脊柱退行性病变的治疗法为患者祛除病痛。
4 ~; ~, P9 k* ]* o8 l0 ~- r) V" ^2010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对口援助祥云县人民医院,先后派出12批60余名队员对口支援工作,极大提升了当地医疗“软件”水平。/ B* M, _4 S2 f1 `/ X
目前,投资1.39亿元的祥云县人民医院老年医学关爱中心正在建设,建筑面积约3.8万平方米。近年来,祥云县先后实施了县医院门诊综合楼、中医院门诊医技住院综合楼、县保健院整体搬迁和县疾控中心整体搬迁项目,提升了医疗、保健、康复、养老、临终关爱的综合性服务质量。4 i1 ] T0 D/ m; Z! \
文化路上,让广大群众其乐融融
5 D6 o/ Q3 R; K a“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5 K9 r3 Q" M b& j
伴随着《小苹果》的动感节拍,广场舞爱好者在祥和广场开始舞动。龙翔公园广场、龙溪小区广场等也热闹了起来。. k$ _; B" y# Z2 B: ]% j
傍晚, 七宣村、波罗村等祥云县的乡村文化广场上,熊熊的篝火也点燃了,大家弹起三弦,吹起芦笙,跳起了欢快的左脚舞。
Z9 c, j9 r* R/ s7 X; P如今,总投资2.4亿元,正在建设全县全民健身中心,也是全州县级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全民健身中心。主体馆的建筑面积达3.56万平方米,能够举办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的比赛和训练。项目建设接近尾声,预计明年1月投入使用。
7 ~" s V, d- v5 m' @# x小康路上,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8 S+ ?' a7 _; @# P0 q
“昨天到超市买了一袋米,又到农贸市场割了5斤肉,花了100多元钱。”如今,祥城镇禇家营社区特困户姚善松不再为过日子发愁。4 `3 A3 v7 W" Z9 \8 ~" y- n1 t# R8 Z
姚善松双目失明,今年50岁,妻子也有残疾,女儿在曲靖技校读书,一家三口没有经济来源。2014年,他家被县委、县政府列入第一批“三丧失”特困户救助对象,按一类标准进行救助。/ m1 Z9 n4 z% \" j& B+ _, x
针对丧失劳动能力、丧失经济来源、丧失脱贫基础的特困家庭,祥云县从2014年开始,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全覆盖,确保特困群众有衣穿、有饭吃,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B# T' z5 a! u& w1 u( k/ x0 ~
今年,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三丧失”困难群众救助力度,将2014年11月底前持有一级残疾证,并且家庭困难的重度残疾人、无经济来源的抗战老兵纳入救助范围。今年新增一类“三丧失”特困户 205 户318人,一级残疾人372人,抗战老兵 23 人。一类“三丧失”特困户的救助标准为每月每户补助200元,再加每人每月100元;一级残疾人和抗战老兵的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150元。今年全县投入救助资金达500多万元。
. x6 h8 K. f, @ _8 V" w' i; f/ i* h记者 庄俊华 通讯员 杨仕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