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樱花树下,一对新人在拍婚纱照 ■ 都市时报记者 马闪山 俯瞰山谷,冬樱花漫山绽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 ■ 都市时报记者 马闪山 核桃树和茶树是山花村的“古老贵族” ■ 都市时报记者 何惠子 热闹的跳菜表演 文艺演出 游客慕名而来 罗兴祥,山花村的村民 ■ 都市时报记者 何惠子
% y6 U6 @" B! g+ N4 H大理南涧县,无量山的冬樱花正盛开。这里的居民们盼望着花季,除了近在咫尺的冬日美景,还有无数慕名而来的游客,他们会给村子带来丰厚的收入。
( V- t. ?+ N9 A1 r/ |但是,樱花并非山谷里的一切,短短的花季过后,人们还要依靠更坚实的东西。核桃、古树茶以及身边的家人,才是生活继续的动力。; `( _0 j. \# C9 x2 t
11月29日,小雪节气后的第七天,无量山冬樱花刚刚迎来自己的春天。& j& f; ^8 d5 r" a) f b8 |
在云南,冬日里寻找满山春色,是可以找到的。与美景有关的往往都能转化为经济,毕竟,这是一个热衷寻找田园、拍摄风光的时代。
, M& V8 u5 H9 y' Q. K7 I坐落在一处岔路口的“云锦别院”里,罗锦聪一边忙着招呼客人,一边连上WiFi信号满格的无线网络热点“NANJIANLVYOU”(南涧旅游),发送跳菜视频;山下的山花村,WiFi信号不见踪影,但这并不影响罗兴祥的母亲。她将200多年树龄古茶树上采摘下来的茶叶,连着核桃、木耳、柿子一起背上山,卖给游客……
8 q; a6 o0 R& G8 R樱花谷的村民知道,这樱花季不过短短一月,但这里的土地、山林产出已经够丰富,足以供养世代居住于此的人们。$ H. t( x' e$ f1 l' l' E, \
一
* U) |9 q$ ~& ]11月29日,无量山樱花谷因“云锦别院”开业而热闹起来。此前一天,它刚迎来“国家级AAA级景区”的授牌。( Q R/ m5 [; x j8 f: r: H
29日那天,“云锦别院”来了350多位客人,几乎整个樱花谷的都来了:李桂林头天下午就去“云锦别院”帮忙张罗做饭;罗兴祥当天一早骑了40分钟摩托车,去无量山镇帮忙买菜;在别院门口展销茶叶的张金光,一边顾着生意,一边忙着看跳菜;罗桂枝带着孩子和朋友,坐了3小时车从南涧县的婆家赶回来做客;甚至还有人开了4小时的车,从下关赶来……. x" l' x# \; ]8 i/ I6 z
罗锦聪面上很有光。毕竟,他的房子占据了这个新晋3A级景区最好的地段。屋门打开,正对老214国道,由此可通往临沧、德宏;顺着屋子东边的水泥路下坡,就进入樱花谷的2号景区。无论是过客,还是游客,他们的目光都不可能避开罗锦聪的房子。
( x8 E4 x* }6 b# ~4 D这里相当于樱花谷的门面。敞开的院子经过精心设计,院子西角钉着两墙木栅栏,上面用隶体刻着“敝屣荣华,浮云生死,此身何惧”、“王霸雄图,血海深恨,尽归尘土,消于无形”、“乱入红楼,低飞绿岸,为谁归来为谁去,主人恩重珠帘卷”云云。它们都来自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无量山在这部小说里,有着不小的分量。9 _2 Z- `2 b- S( S
院门门楣上,挂着“云锦别院”的牌匾,两边刻着对联“青裙玉面如相识,万树樱花满麓开”。原诗本是南宋诗人陈与义钟情湖南茶花之作,这里将“茶花”换成了“樱花”,前句赞茶花绽放之姿,后句描樱花盛放之景,于这1500亩茶园和2万多株冬樱花来说,倒也贴切。) ?" F& U( f! l* k4 j" }- t
院子由一位楚雄人士设计,罗锦聪只说:“那人是政府请来的。”显然,对樱花谷门面的外观,上心的不仅罗锦聪一家。
- e- m/ S! s$ t. w29日这天,这个用心设计的院子里挤满了人。尤其上菜时,里里外外围了五六圈人,你推我搡,就为了抢得一个拍摄跳菜的好机位。院子外,架着4口大铁锅,柴火烧得正旺,锅里的汤“咕噜咕噜”地冒着泡。被撇出来的汤汁冒着热气、带着肉香,一路蜿蜒地淌过马路,流到山沟里。
2 d* m, r4 ?8 z这山上,有罗锦聪家养的700只鸡。每到雨季,山上就会冒出不少野生菌和野生木耳;还有那一亩半田地,种满了青菜、土豆和豆子。这些东西,和无量山樱花谷的“国家级AAA级景区”牌子一样,让罗锦聪心里很踏实。2012年冬天,他见识了冬樱花对游客的吸引力,第二年就在老房子里生起了烟火——过往的游客喜欢吃柴火烧出来的炉锅饭,还有原生态的蔬菜。
0 O! X) U0 l/ ~9 f+ X. D炉锅饭带来的收入不菲。在樱花沉睡的绝大部分时间里,每天可给罗锦聪带来200元收入。每到樱花盛放季,罗锦聪就会辞去他在华庆茶厂的工作——厂里每天给他开80元工资,但炉锅饭却能给他带来至少1000元的收入。
3 o8 g+ K9 f, W' D3 Q放在15年之前,或者更早一些,这么丰厚的收入他想都不敢想。那时,他还住在山下2公里外的山花村。当他还是少年时,每天早上6点,天还未亮,他就得举着火把走向通往无量山镇的山路,用自家地里的茶叶和核桃去换些钱。在他前方的山路上,火把忽明忽暗。
# Q7 Z6 I9 L3 d+ h) G8 e Q$ {走在山路上的人们和他一样,都祈愿能靠着大山的恩赐,离好日子更近一点。) b" L7 N b9 L
二
$ Q" d u \$ W# k/ a0 @; Y8 H8 A追求美好,是人的本能。在无量山,这种追求很具象。
7 B# G' R$ }' K7 z9 e0 G3 V+ X李桂林一家也是从山花村搬到山上的。18年前的夏季,一场暴雨造成山体滑坡之后,她把家搬到了山上。那里离“车路”近,房子往上200米就是% o. T% d3 f4 l+ b5 g; Y4 W
214国道,往下200米就是当年的德安茶厂。而现在,老214国道拐进她家的路边,立着“樱花谷”石碑;德安茶厂变成了华庆茶厂,还有樱花谷的1号景区。
6 x/ W- @; T9 \- w她花了7万元钱把家翻新,11月28日迎来了第7批住客。“昆明来了一家子,楚雄来了一个。”“楚雄人”很喜欢吃苦菜,跟着她去地里摘菜。李桂林觉得这些人“五颜六色,各人喜欢干的事情不一样”。
! q) V* d! E x7 P0 J2 `28日早上,她还看到一群女孩,穿着婚纱,走向她家正上方的观景台。一位女孩的裙摆太大,只好撩起来抱着走,同行的女孩大笑:“你太像逃婚的了!”茶园里,一对新人刚刚拍完婚纱照,穿着高跟鞋、大裙摆的女孩被男孩抱上了台阶。- p, J+ N2 X4 `- O6 I& _
李桂林说,如果樱花开得更好看些,穿婚纱拍照的女子会更多。“今年樱花开得没往年热闹。”) d# R" _" u: [+ i1 j. Z% Y$ W [
常宗兴也这么觉得。当晚,他在收摊回家的路上,走进李家小院。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但显得很熟络。李桂林羡慕常宗兴“脑子好,生意做得大”,常宗兴面带笑意地回:“你们的日子就好过,日子就我们难过了,一年不如一年。”然后加了一句:“人怕出名猪怕壮。”
+ t; b1 D- ?: ~" n常宗兴自称“第一个在樱花谷摆摊的人”。2013年11月,冬樱花才开了20多棵,他就把油粉摊摆进了樱花谷。如今,他的油粉摊扩大至“二分店”——如果不是景区管理方出于环境保护的考虑,“三分店”也该营业了。
0 B0 p4 l: R; i" r' _1 s两个摊位以樱花谷大幅海报为背景,写着“游花谷必须匆匆而至,拜灵山岂能辘辘饥肠”。下方还有一行字“请爱护无量山的环境”,他很为这最后一句话自得,他说:“公益广告是一盏灯。”
0 X0 z8 c, I$ y( f1 a1 ]+ ^常宗兴思虑得很周全。他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尊敬的南涧无量山樱花谷常氏非常油粉的新老顾客,2015年冬樱花已陆续开放,想赏花的请做好赏花准备,常氏非常油粉热忱欢迎你的光临。谢谢!”朗诵这段信息时,他特别在“陆续”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我只是说陆续开放,并不是说都开放啦!”* g# F7 u1 h! x5 X
不过,眼下他有更挂心的事。租金从去年的2000多元涨到今年的4000多元不说,他今年花了9万元在马路边盘下1亩地,地基都打好了,最后却被一堵水泥墙封住。据说,此举是景区出于保护无量山环境的考虑。常宗兴不服:“人家都能在马路边建房子,怎么我在路边弄块地摆摊,就破坏环境了?”6 w6 J& t6 Q( F1 @/ l
地基上不准摆摊,常宗兴就在商业街里多租了一个摊位。海报都竖好了,却被告知“这里是华庆公司展销茶叶的地盘”。据他说,当时“台湾人”(华庆茶厂老板)斥责道:“常氏油粉,你给信?我让你进不了这个无量山。”
6 p; O9 x& m: |# h( Q* `9 U) |常宗兴用浓浓的南涧口音模仿这句话。他觉得很受伤:“大河子里要有鱼,小河子里也要有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