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D. ^! z9 L' i. R+ }打捞垃圾 清洁沟渠
& p1 }6 L5 h. n9 K
3 K# D9 n# L: u1 `1 [美编 张维麟 制图 3 m' e, X& ?' a# i+ s
+ }5 [$ K, S, s% e% m洁净的中河 通讯员 刘娜 摄
: a* v. J: g! K, z) ^! E农村何处觅乡愁: L& A: o5 G( E* M
“由我负责维护的这段河有6公里长,每天三班一共能打捞八九担。现在打捞上来的,主要是青苔水草之类的东西,生活垃圾越来越少了。”11月12日,泛舟在祥云县中河上打捞漂浮物的陈建中告诉记者:“以前这条河上面漂的,全是垃圾和水葫芦,以及畜禽动物尸体。别说划船了,连水面都见不着!”( l# u4 z! h9 K, F
据家住中河周边的村民回忆,二三十年前,这条“祥云母亲河”清可见底、鱼虾成群。但随着农村人居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母亲河”也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成了藏污纳垢之地。% z1 v* K8 l; B T; y' h. r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数量和种类呈爆发增长态势。由于农村环卫投入不足、环卫体制机制缺失和农民群众环卫意识相对滞后等原因,“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成了广大农村环境卫生状况的真实写照。村庄、田野和水体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峻。7 K. V7 a( O5 y$ ?: b
“现在很多农村年轻人,出去以后就不想再回来了。除发展机会少外,农村人居环境太差,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曾经走南闯北的刘厂乡村民王家庆一席话,道出了农村离乡游子,面对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恶化时的心结:乡愁难觅。
: j9 o* i! p: L9 e) x日显突出的农村人居与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成了土壤和水体面源污染的“顽疾”,而且还恶化了村民的人居环境,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0 t+ [, _- f( ]* T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与自然生态建设,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抓手,也是这次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云南省社科院农村社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宝华认为:“现在不少乡村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但村庄作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空间载体,人居生态环境却没有相应的得到改善。这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9 N# f- e; j. ?/ f7 P公共服务进乡村
4 ~7 `+ e' h" P3 r7 B) w7 X11月13日一大早,刘厂镇王家庄村委会村道广场等公共区域内,5名身着橙色“环卫服”的村民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是村里以每人每年8000元聘请的专职保洁员。
4 H4 v: ]" E' ^- `9 h王家庄下辖12个村民小组共5421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当地农村属中间水平。县财政投资为该村配备了若干个垃圾箱与一辆垃圾清运车辆后,村民通过“一事一议”民主决策,以每人每年筹资15元的方式,再加上县乡补助的配套资金,基本上解决了每年清运车辆与5名专职保洁人员的日常运转。3 }0 {; ^- |* t7 `2 `
“以前农村的环境卫生难搞,主要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没有专门固定的环卫人员,村道、广场等公共区域无专人保洁和监管;二是各家各户的生活垃圾无处堆放,无奈之下只能往村落周边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的空地或河沟乱扔乱倒;三是没有垃圾清运能力和垃圾处理场所。”王家庄村总支书记、村主任王汝学说:“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和以前相比,全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w9 [( \- v Q# a! t) Q
“现在大家都养成习惯了,只要听到垃圾清运车播放的音乐,就会提着家里和门前清扫收集起来的垃圾,投放到清运车上。农田周边也有垃圾箱,下田干活时随手乱丢农药瓶、化肥袋等现象,基本没有了。”一位朱姓村民说:“村里的居住环境改善后,村民爱惜环境的意识也增强了。偶尔有不自觉的人乱丢垃圾,被保洁员追到家里说一通后,坏毛病也就改掉了。”) g) h( T! S; t# l
该村环卫设施设备及保洁队伍从无到有,主要得益于公共财政的加大投入。; k4 Y$ z% p. f, h2 X
2014年5月,祥云县财政一次性出资383万元,为10个乡镇购置了30辆垃圾车和90个垃圾箱。同时从2014年开始,县财政按照每年人均3元的标准,每年安排44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乡村田园、村庄和水源“三清洁”治理,并对各乡镇垃圾清运给予补助。此外,各乡镇及县级相关部门还通过争取项目,多方筹措资金,重点加强垃圾收集池、垃圾箱、垃圾焚烧炉、垃圾填埋池、垃圾填埋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该县有5个乡镇已经启动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项目,其中总投资1980万元的云南驿镇生活垃圾处理厂和总投资1520万元的禾甸镇生活垃圾处理厂项目建设已接近尾声。; D- ?* X8 Q; @0 d$ z
祥云县委宣传部部长、“三清办”负责人程莹莹说:“随着县财政对农村环卫投入的不断加大,城镇与乡村之间在环卫基础设施、设备与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正在逐步缩小,环卫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正逐步得到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