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世间所有的内向,都是因为无法忍受别人的无趣

0
回复
183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29 22: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以前带过的一个实习生问我:“我很内向,是不是不适合在媒体工作?”</p>我反问他:“是谁告诉你,内向就不能胜任了?你这么说,是因为,社会上对内向的人有偏见,这种偏见,让你对自己的内向感到不自信。”
内向,真的就那么差劲吗?
我记得,曾经有人说:你之所以认为我内向,是因为我很少说话,而我之所以很少说话,是因为我觉得你是个傻X。。。呵呵。
我对他说:你不是内向,而是有语言洁癖。你不愿意听别人说那些无趣的话,也不屑于自己说那样的话,因此,沉默不语。但那些“别人”,因为智力的局限性,无法洞察到你不说话的真实原因,便会认为你有“性格缺陷”。
“外向”与“内向”,本来只应该是两个中性词,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性格倾向,这两种性格本无所谓孰优孰劣的问题——只存在谁更适合哪种工作或出现在哪种场合的问题。

然而,在现实中,“外向”往往以褒义词的面目出现,“内向”则沦落为贬义词;外向者往往被认为“更优秀”,个别自认为外向者往往有种优越感——他们喜欢居“高”临“下”地同情内向者;被贴上“内向”标签的人则容易有自卑感——我曾经或一直是一些外向者们居“高”临“下”地同情的对象,他们的怜悯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我的自尊心,我曾经为此自卑过,故而才对这个问题格外敏感。
至于需要处理太多人际关系的事只能由外向者来干,这已是常识,故出色的政治家和商人只能是外向者;但也有例外,如李彦宏、张朝阳、尹明善就是很内向的人。过于外向、对交际依存度较高的人,往往缺少独处的能力,不敢面对自我,也更容易浮躁,很难静下心来做事;故而,最出色的科学家、学者、作家、思想家及艺术家大多(如果“大多”一词用得不太准确的话,最起码也不算荒唐)为内向者——也有很多原本很出色的学者/思想者因过分热衷于社交而变得“泯然众人矣”。
说句有点儿过分的话:社交,天然具有肤浅的本性;我见过很多深邃的人因把精力过多地耗费在社交上而最终变得肤浅,却鲜见一个肤浅的人在社交中变得深刻——除非他进入了一个高质量的、人数又较少的社交圈子,并且他自己也勤于沉思。当然,我并非要将所有的社交和所有的外向者一棍子打死,毕竟,现实中的所谓“winner”大多为外向者,并且外向与沉思和知性并不必然冲突;我想说的是,从字面意思看,“内向”更侧重于同自己的灵魂交流,因而内向者便更容易有思想的深度。
通常,人们鉴定一个人外向还是内向的依据是看他“爱不爱(跟别人)说话”,而不是看他所说之话的内容和质量;话多的人为“外向”,沉默寡言者为“内向”。“普通的”外向和内向就不必在这里说了,说了也没意思,我下面重点谈一下两种“极端”现象-事实上,这两个“极端”,绝非极少数。
我所遇见的那些对自己外向的性格充满优越感、对自己的“健谈”和“出色口才”充满自信心的人,往往是一些只要几秒钟不说空话废话套话就能憋死的无话找话者、“交际爱好者”——实则可能是“独处恐惧症”患者,即没有勇气独自面对自己空虚贫乏的灵魂;我所遇见的内向者,几乎个个都有语言洁癖,只在必需说话的时候才说些有实际内容的话,而不说废话空话套话——其中的一小部分人还是既沉默寡言又妙语连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前者的“爱说话”,本质是重视数量而忽视质量、爱讲没质量的废话;后者的“不爱说话”,本质是不爱讲没质量的话。
(注意,我在这里所提到的外向者与内向者都是“我所接触的”,而非这两类人中的全部;倘若你所接触过的外向者及内向者跟我所接触的这两类人中的“大多数”的外在表现有很大不同,那只能说明你我的人际圈子不同,却不能说明我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太差。)
周国平说:“我天性不宜交际,因为在社交场合,不是别人觉得我乏味,就是我觉得别人乏味;可是我既不愿意自己在别人眼里显得乏味,也不愿忍受别人的乏味,于是逃避社交。。。我害怕说平庸的话,这种心理使我缄口不言;事实上,当我被迫说话的时候,所说出来的话的确往往是平庸的,只有在我感到非说不可的时候,才能说出高质量的话来。”虽然大部分内向者都不可能是周国平这样的作家学者,但我确定绝大多数被称为“内向”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在我老家方言中,往往用“这人言贵的”来描述那些不太爱说话的人,就是这个意思。
既然部分外向者的所谓“健谈”只不过是爱说些毫无意义的废话,那么,他们那种因外向而产生的优越感就不过是不知天高地厚、不自量力;既然部分“内向者”的“不爱说话”只是语言洁癖,是害怕讲平庸的话,那么,他们的“内向”就只能是一种傲慢。
上述的外向者们既然有“交际饥渴症”,那么,与内向者们相比,他们必然拥有更多数量的朋友;但同时,由于交往中的“饥不择食”,他们所结识的朋友的大多数必然只可能是泛泛之交,而深交者的比例很低。而内向者,尽管他们所拥有的朋友的总量比较少,但通常,他们的这几个为数不多的朋友却几乎个个堪称为知己——精神洁癖使然也。
有了这个“自知之明”,我便不再为自己的内向感到自卑。于是乎,当那些绝对不能忍受丝毫孤独的人对我的内向表示同情、并且在我面前炫耀他们性格上的“优越性”时,我先是窃笑,继而便居高临下地对他们的缺乏自知之明表示深切哀悼。当然,我却也不得不佩服他竟能够有本事在虚假的优越性上面建立起真实的优越感!
从上面的分析看,我似乎是在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一部分外向者;也许真是这样吧,谁叫我自己是个内向的“肤浅社交厌恶者”呢?——注意,我所厌恶的只是在数量上占优势的肤浅的社交,而非所有社交。
此外,要补充一点:在一定意义上讲,所谓“外向”与“内向”都不过是个伪概念而已。一个人是否爱说话,不仅仅取决于他的性格,更加取决于他所面对的对象、所处的场合及当时的心境——一个作家在文章中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但他也可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很木讷、不善言辞;这一点,可能大多数人都不会觉得意外,因为这位作家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内向”的人。一个教授或学者在课堂上或百家讲坛上激情飞扬滔滔不绝,但他也可能在大多数被迫参加的无聊饭局上都“呆若木鸡”;这个,你信不信?一个讲起废话空话套话来充满伪激情的、很"外向"的人,如果你要跟他谈论一个需要有一定知识储备和思想深度的问题,他可能立马就变得“内向”了,这个,你信不信?
再说我自己吧,写起某些命题作文来无从下笔,有时半夜爬起来写某些文章却文思泉涌;跟某些人说话半天吐不出一个字,做某些演讲却是妙趣横生才华横溢——尽管有点儿结巴,但总体来说还是“瑕不掩瑜”;在大多数饭局上都沉默不语枯燥乏味,在个别宴会上出现时却出口成章谈笑风生魅力四射... ...你说,我究竟是个内向的人还是外向的人?
连周星驰这样的幽默大师,在私下场合里都是很内向的、沉默的,你能想通这是为什么吗?在舞台之外的地方,观众太少,激发不起他的表演欲,他便做回了最真实的自己。
世间所有的内向,都是因为无法忍受别人的无趣。
如果要我列一个“你最不愿搭理的人”的清单,毫无疑问,榜单上的冠军肯定是“无趣的人”。我宁可喜欢一个有趣的坏人,也懒得搭理那些无趣的好人。遇到无趣的人,我总是装聋作哑,我不仅不主动跟他们说话,而且,在他们主动跟我说话的时候,通常也是,他们说几十句,我才说一句。我的“内向”,就是这么来的。
最后,阿Q一下:内向,不是一种性格缺陷,而是一种逼格。
PS:说实话,我向来很讨厌随随便便给人贴“外向”与“内向”这样太过于简单化的标签的,在这里之所以用这些词,主要是为了表述上的方便而已。(文/苏清涛)
作者简介:苏清涛,1984年出生,金牛座,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一个不务正业的记者,不会写诗的诗人,不懂艺术的艺术家,“尽管我毫无艺术细胞,但我自己就是个艺术品”。微信号/charitableman,公众号/扯淡不二·chedanbuer。
<p>注:本内容由作者授权阅读时间网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