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4 k: q7 H6 S1 f) H7 E, s8 F5 L/ j- w“小小绣花鞋,富了一个村,富了一方人,不但可以致富,还可以传承文化,发展成产业。”剑川一家刺绣店老板李卓芳说,农忙时干活,闲时绣花,刺绣为农村妇女找到一条致富的道路。. f% T5 g4 ~9 i% q( s
走进剑川县金华镇龙凤村东营自然村党支部活动室,只见村中妇女三三两两围在一张张小桌子旁,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做针线活,欢声笑语不断,很是热闹。正在绣花的杨小梅说,她从小就喜欢刺绣,也时常在家随性绣点图案,听说要举办培训班,早早就报名了。“学会了手艺,在农闲时候可以做鞋子、布扎之类的,增加收入。”, h* ]3 ^' K, C" Z& s: s7 U
正在授课的剑川白族布扎技艺省级传承人刘丽湖说,她学习剑川布扎40多年,在继承了白族传统布扎工艺的同时,不断创新,丰富剑川布扎产品,参加了国内外各种工艺品博览会和工艺美术大赛,其作品先后在北京、昆明等地展出。本期进村培训十多天,有55个学员,像这样进村授艺,刘丽湖已经坚持了好几年。
7 B, p# B, b: _4 u0 `布扎是剑川白族的民间传统工艺品,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剑川县结合旅游业发展,通过项目扶持、培训帮扶、营销宣传等举措,培植壮大布扎刺绣产业,并积极发挥乡土人才作用,以送艺进村,传、帮、带等方式,在农村广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
0 N* k* H2 W0 ]0 P5 H! z' _+ Y: W7 |3 r在一大批省、州、县白族布扎技艺传承人的带动下,剑川县刺绣产业遍地开花。金华镇文华村做精绣花鞋,组建生产合作企业,依托省扶贫办扶持的100台缝纫机,不断壮大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剑川绣花鞋第一村”。目前,全县有专业缝绣人员4500多人,业余缝绣人员近2万人,全县小规模以上从事布扎、刺绣的个体户有100多户,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17家,年销售达4000多万元。0 D5 N8 P" _2 w" g- q
记者 管毓树 通讯员 赵春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