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发表博彩类、私服、色情、赌博、诈骗、违法广告等一切国家法律禁止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禁言并清空帖子,严重者报公安机关处理!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

0
回复
44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3 11: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简答题
1.1921年成为新文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年头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A.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两大新文学社团成立,新文学的声势大振。《小说月报》由沈雁冰担任主编,从鸳鸯蝴蝶派的重镇变成新文学的重要刊物。B.这一年出版了郁达夫的小集《沉沦》、郭沫若诗集《女神》(以及汪敬熙的小集《雪夜》、俞平伯诗集《冬夜》)等。沈雁冰关于小说创作的评论和理论探讨,对小说的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说出两部作品集及沈雁冰即可)C.这一年涌现出了郁达夫、叶绍钧、冰心(以及庐隐、王统照、落华生(许地山)、王鲁彦、许杰、郑振铎、彭家煌、蹇先艾、凌淑华、冯沅君、蹇先艾、台静农、张资平、郑伯奇)等有影响的小说家。(说出三位作家即可)
2.1902年鲁迅东渡日本,开始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现日本东北大学医学部)。鲁迅为什么选择学医?又为什么决定弃医从文?
A.鲁迅选择学医,因为他从阅读中得知日本维新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也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改善中国人的健康状况,遇到战争则去做军医救护伤员。B.鲁迅决定弃医从文,缘于在医学课间插播的时事性幻灯画片中所见:日俄战争中,一个中国人为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队捉住杀头,一群中国同胞却麻木地充当看客。使他认识到思想不觉醒,医好了身体又能奈何?
3.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是如何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的?
A.鲁迅把自己的形象特征赋予其笔下的魏连殳,“原来他是一个短小瘦削的人,长方脸,蓬松的头发和浓黑的须眉占了一脸的小半,只见两眼在黑气里发光”。B.吕纬甫和魏连殳的行为,如受母亲之命给早夭的弟弟迁坟,为祖母送葬而遭受流言和冷眼,都是鲁迅自己的遭遇。C.魏连殳对孩子和青年的殷切关爱和希望,也是鲁迅曾经持有的热烈心态。
4.鲁迅小说成为现代小说的开创者和高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比起同时代的作家,鲁迅年长许多,个人经历和体验远为丰富,他对世道人心的思考,显然要老辣得多。对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接受,则加强了他的思想深度和韧度。B.鲁迅的艺术修养,非常丰富。鲁迅在北京大学等高校讲授中国小说史课程,并且出版了国人所写的第一部《中国小说史略》,又广为涉猎世界文学,具有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借鉴。
5.《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我”,和《沉沦》中的“他”,是中国现代小说中出现最早的两个具有强烈个性的人物形象。请简要说明这两个形象的异同。
A.他们都被赋予特定的历史的和民族的意义,前者倾诉的是对数千年之吃人民族与吃人自我的冷峻思考与“救救孩子”的热切呼唤,并且由此追问狂人最后的“回归”之蕴含何在。后者则是以弱国子民的心态,迫不及待地以最后的生命发出“祖国呀祖国!我的死是你害我的!”“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的呼吁。B.两者的不同则在于,鲁迅是在自我与社会的关联上,是时代的先行者如何唤起那些沉睡的国人,是重在理性的层面上进行灵魂的拷问:郁达夫则是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向着最隐秘的性心理和性生理,进行深入的发掘,爆发出“赤裸裸的自我”,美丑杂陈,正误皆现。
6.请简要说明郁达夫自己对“零余者”这个概念的理解和他在创作“零余者”形象时所受到的外来文学的影响。
A.在散文《零余者》中,郁达夫自称其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都一无所用,是“零余者”,此概念由此而得名。B.一方面受到了俄罗斯文学中“多余的人”形象系列的影响,表现觉醒的青年知识分子面对社会黑暗弊端找不到改造现实的路径的痛苦;C.另一方面受到日本的私小说的影响,注重探索人物隐秘的性心理,也不回避性行为的描写。
7.简要说明废名与许钦文、王鲁彦、台静农等乡土小说作家在创作上的不同。
A.许钦文、王鲁彦、台静农等受到鲁迅的乡土小说的影响,关注现实,带有很强烈的批判色彩。B.废名却受到消极出世的周作人的影响,玩味闲情逸致,陶然山水之间,在艺术上则向往唐诗的意境,绝句式的文字。
8.郭沫若创作于“五四”前后的诗集《女神》,在受外国诗人影响方面表现出什么阶段性的变化?
A.第一段是“五四”以前,主要受泰戈尔影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倾向,表现出恬淡清新的风格,对诗味和诗美的追求。B.第二段是“五四”高潮期,主要受惠特曼影响,具有从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化的倾向,表现出雄浑、豪放、热烈、自由、奔放等浓重的浪漫主义情调。C.第三段是五四热潮过后,主要受歌德的影响。
9.闻一多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了诗论《诗的格律》,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请简要说明闻一多“三美”主张的主要内容。
A.“音乐美”主要是指音节和韵脚的和谐,一行诗中的音节、音尺的排列组合要有规律。B.“绘画美”是诗的用词要做到有画面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C.“建筑美”主要是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行与行之间要匀称均齐。
10.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可以分为几类?这几类诗歌创作呈现出什么样的关系?
A.徐志摩的诗歌在内容上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理想的追求;二是对现实的不满;三是对爱情的歌唱。B.这三类诗歌创作是相互关联的。对于理想的热烈追求是徐志摩诗歌的主要内容,也是他的诗魂。C.对现实的不满是因为理想得不到实现,而对爱情的歌唱,又多半是借情诗表达自己的理想。
11.请从文体和文体特征两个角度,简要说明鲁迅在散文创作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
A.从散文文体的角度来看,鲁迅既是杂文的奠基者,又是散文诗的鼻祖。B.从文体特征的角度来看,鲁迅在“闲话体”和“独语体”这两种散文作中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
12.鲁迅的杂文特点除了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以及具有严谨论述、绵密说理显示出强大的逻辑力量,构成了文章强烈的论战风格之外,还有哪些主要特点?
A.鲁迅杂文中生动具体的描绘往往造就具有典型特征的形象,在勾画出某种人物或现象的特征的同时,也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饱满,意义也更为深邃隽永。B.鲁迅杂文中讽刺笔法得心应手地加以运用,从而达到“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境界。C.鲁迅杂文精于语言的推敲锤炼却又不见痕迹,既有警辟深刻、富含哲理的隽语,又有生动幽默、冷峭凝炼的妙句,长句短语,显出语言大师的功力。
13.1949年以前的周作人散文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918—1927年可以看作前期。请简要说明周作人这一时期散文创作的主要特点和收获(各举一例即可)。
A.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人的文学》、《论小诗》、《美文》等。B.大部分是杂文,既有批判揭露性的,也有与“现代评论派”进行交锋的,如《碰伤》《我们的闲话(二十六)》《拜脚商兑》《上下身》、《“先进国之妇女”》、《奴才礼赞》、《传单抄本》等。C.记叙抒情类的小品散文出现稍晚,彻底破除了“美文不能用白话”的迷信,且名篇甚多,如《故乡的野菜》、《苍蝇》、《乌篷船》、《谈酒》、《初恋》、《山中杂信》等。
14.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有什么独特之处?
A.田汉早期的剧作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构建了“艺术家”和“漂泊者”两组形象系列。B.田汉早期剧作中的“艺术家”大多是歌女、乐师、诗人、作家或学生、编辑、画家、演员,这既与作者熟悉的生活经历有关,更在于作者借助这些来倾注自己的理想,这些人物大都年轻、正直、善良,怀抱理想、热爱艺术、追求真诚的爱,但又孤独、受社会压迫,生活与爱情遭受磨难。C.而另一类浪迹天涯的“漂泊者”,成为剧作探求人生的哲理与诗意的表现的载体,增添了作品感伤性的历史内涵和美学价值。
15.采取锁闭式结构的《雷雨》,重视戏剧的集中性和动作性,努力在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和曲折跌宕的戏剧情节中强化人物性格心理,但也“太像戏了”(曹禺语),人工痕迹较浓。这种情况后来的《日出》和《北京人》的创作中有哪些改变?
A.在《日出》中,曹禺已开始注意吸收契诃夫的戏剧风格,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事件,也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全剧在陈白露的豪华饭店和“小东西”的低等妓院两种生活场景中展开,脉络看似松散,却将底层社会和豪奢世界的鲜明对比尽显眼前。B.《北京人》的结构更加开放,作品更接近于契诃夫式的平淡人生的铺叙,事件的安排比《日出》更散,完全按照琐碎生活的本来面目结构情节,舞台完全成为生活横断的再现,生活就在其中自然地流动着,不时漾起涟漪,表现了契诃夫式的诗意与自然平淡的风格。
16.在三、四十年代中国剧坛上,夏衍是一位具有朴素、洗练、深沉的现实主义风格的剧作家。请简要说明夏衍剧作的契诃夫意味。
A.夏衍的创作经历了从历史题材向现实题材转变,从英雄、传奇人物向平凡、普通人物转变的过程。B.既贴近现实、具有鲜明政治倾向性的特点,又善于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中概括与把握时代本质,注重通过普通的甚至是琐碎的日常生活题材、生活事件来透视时代。C.在戏剧矛盾的处理上,一般不采用外部冲突激烈的主要情节来结构戏剧,而是将人物安排在特定的环境与戏剧情境之中,采用散文式的结构展现人物,将矛盾冲突引向人物的内心。
17.请简要说明什么是“文明戏”和“爱美剧”?
A.“文明戏”指辛亥革命前后刚刚输入国内的戏剧样式,又称为“新戏”,意为“新型”的戏剧,用以区别传统旧戏剧。B.1914年(甲寅年)之后,文明戏大势已去,走向衰落。这一称号则有了蔑视、鄙夷、贬斥的意味,专指“堕落的新(话)剧”。C.“爱美剧”,就是业余戏剧。爱美是英语Amateur的译音,意为“业余的”、“非职业的”。
18.张天翼、沙汀、艾芜等左联新秀在哪些方面注意吸取了初期左翼创作的经验和教训?
A.有意识地克服了初期左翼文学普遍存在的“革命的浪漫谛克”倾向。B.受到鲁迅等前辈的影响,不局限于直接描写革命斗争和工农生活,不过多地流露作家的主观倾向,也不急于去塑造突变式的英雄。C.以自己所熟悉的生活为题材,注意通过生活本身来进行褒贬,重视描写生活中的真实人物,现实主义得到了明显的加强。
19.茅盾在小说创作过程中都有哪些独创性和开创性?
A.由《幻灭》、《动摇》和《追求》组成的“《蚀》三部曲”,首开“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先河的小说。B.《虹》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三人行》成为革命小说一种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C.《春蚕》是当时“丰收成灾”题材作品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子夜》更显示了“社会剖析小说”的特色,代表了左翼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上的实绩。
20.叶紫与30年代其他农村题材作家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
A.叶紫的父亲和姐姐都死于1927年的反革命政变,因而,他的文学创作是怀着强烈的阶级仇恨开始的,以表现农村阶级斗争的尖锐性著称。同样是写“丰收成灾”的题材,他的《丰收》与茅盾的《春蚕》、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丁玲的《水》、夏征农的《禾场上》等小说不同,他是流着眼泪写成的。B.他的《丰收》不仅通过云普叔与立秋的父子矛盾,表现了青年一代的觉醒,歌颂了农民运动的兴起与高涨,而且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农民与地主的斗争,将社会剖析小说中的“二元对立”故事模式和思维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21.“京派”是指1927年前后中国的文学中心随政治中心南移后,留在北京、天津的一部分新文学作家,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作家(每一方面说出两位作家即可)?
A.与文学研究会和语丝社有关的作家,如周作人、废名、俞平伯等;B.与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有关的作家,如胡适、沈从文、梁实秋、凌叔华、孙大雨、梁宗岱等;C.高等院校中的高级知识分子和在文学上已经崭露头角的青年学生,如朱光潜、李健吾、林徽因、冯至、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萧乾、林庚、李长之等。
22.“京派”为什么与“京味”无关,反而与“乡土文学”有关?请以废名、沈从文、凌叔华和萧乾的创作为例加以简要说明。
A.京派作家多是南方人,在创作上不以北京的市民生活为题材,语言上也不以北京人的京味口语为特点。B.从文学源流上看,京派与20年代的“乡土文学”却有着重要的血缘联系;他们虽然都生活在城市里,但他们的创作内容却很少与北京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以儿时的家乡生活为题材和背景。C.京派小说的“鼻祖”废名(冯文炳),原本就是“乡土文学”的新秀,主要写家乡湖北黄梅的生活;而京派小说的主将沈从文,则以家乡湘西生活为题材;凌叔华和萧乾的作品,多以北京为背景,但北京就是他们的家乡。
23.请简要说明沈从文小说“都市”和“湘西”两大题材的主要区别。
A.都市题材是他以“乡下人”的身份对现实的直面,重点是道德批判,他总是用讥讽的口吻去调侃城市里的各色人等,特别是上层社会的“高等人”所患的“阉寺病”,想爱而不敢爱,甚至连说都不敢说,如《八骏图》、《绅士的太太》等。B.湘西题材则是他在成为都市人之后对乡村的缅怀,重点是理想化的歌颂,《柏子》、《边城》等湘西题材作品,生动地表现出极具地域特色的湘西及沅水流域的民风、民俗,洋溢着一种蛮野之气和赞美之情。
24.京派作家虽然没有共同的纲领和宣言,却在创作上形成了共同的特征。请从题材、风格和文体三方面简要说明。
A.题材上,倾向于对“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的描写。出于对文学的政治性和商业性的不满,有意识地表现乡村和民间生活,以抵抗文学的堕落。B.风格上,倾向于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热衷于以自己童年和乡土生活题材,在怀旧的情绪中去品味生活、挖掘诗意,形成了独特的 “牧歌田园诗”风格。C.文体上,大多创造出了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不以传奇性的故事情节取胜,而努力地创造出形式上的“文章之美”,使抒情小说从此成为了一个传统。
25.“海派文学”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宽泛的概念。请简要说明“海派”与“海派文学”这两个概念。
A.“海派”一词最初是指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期活跃于上海的一种绘画创作风尚或以上海为代表的京剧表演风格。B.而文学上的海派则是指以上海为代表的一种具有明显商业性,同时也重视艺术创新的现代都市文学。既包括新文学作家所排斥的“鸳鸯蝴蝶派”,也包括张资平、叶灵风、邵洵美等走言情路线的新文学作家,以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四十年代以上海都市女性生活为题材的张爱玲、苏青等上海作家,以及无名氏、徐訏等浪漫派小说家(每一流派说出一位作家即可)。C.历史上,海派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只是在“京海之争”后,因沈从文等人对海派的定义而背上“道德上与文化上”的恶名。
26.刘呐鸥最先将新感觉派引入中国,他的《都市风景线》也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主义手法表现现代都市生活的小说作品,可为什么却说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A.刘呐鸥的小说描绘出了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表面上的五光十色,而穆时英的小说则深入到了上海这座殖民化国际大都会的本质。B.穆时英是新感觉派的后起之秀,被称为“鬼才”。《现代》一面世,他的《公墓》就被施蛰存以《现代》创刊号“头版头条”的殊荣隆重推出,几乎一夜之间就坐上了这个流派的头把交椅。C.《公墓》之后,他接连发表了《夜总会里的五个人》、《上海的狐步舞》等重要作品,随后,又出版了《公墓》、《白金的女体雕像》和《圣处女的感情》三部小说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超过了刘呐鸥,因此成为了新感觉派最具代表性的作家。
27.《子夜》围绕赵伯韬和吴荪甫的主要结构线索展开,情节安排跌宕有致,作品设置的三条主要线索是什么?
A.以赵伯韬为代表的金融买办资本家,在美国财团和蒋介石政府的支持下,企图控制、摧残中国民族工业的活动。B.以吴荪甫为代表的民族工业资本家为办企业,力图摆脱帝国主义和买办阶级的控制,面临双重矛盾:和买办资本家、帝国主义的矛盾;和工人农民的尖锐矛盾。作品揭示了吴荪甫在这两种矛盾的夹击之下走向破产的过程。C.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斗争汹涌澎湃。乡村暴动和工人罢工。
28.老舍在《骆驼祥子》等作品中是如何表现出“京味”特点的?
A.表现了北京特有的风土人情。北京的胡同、大杂院市等井气十足,古都老式的寿棚寿席、坐花轿的婚礼、热闹的集市庙会、巫婆的请神画符等等,是一幅富有地域特色的民俗画卷。B.表现了北京特殊的文化趣味。通过老北京人要面子、讲排场、喜气派,向往精致的生活艺术,讲究老礼与老规矩,追求散漫、苟且偷安、温良敦厚的生活态度,揭示了其文化心理构成。
29.巴金小说的题材大致可分为几类?请举例说明(每一类举出一部作品即可)。
A.异国生活题材,如短篇小说集《复仇集》等。B.青年生活题材,主要有《灭亡》《死去的太阳》《新生》《春天里的秋天》《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火》。C.工农生活题材,有《砂丁》《还乡》《月夜》等。D.家庭生活题材,包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憩园》《寒夜》等。
30.请简要说明觉新双重人格的主要表现。
A.他少年聪慧、有理想、有抱负,渴望幸福生活和自由的爱情,但旧礼教的熏陶和封建家长的管教使他变成了封建家庭的孝子贤孙,长房长孙的地位使他必须承担起维持这个大家庭的重任。B.面对各种非难,他用“无抵抗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奉行作揖原则,平静地承受着苦难的生活。但他又是受过五四新思想洗礼的人,有自己的思想见解,向往个性自由,因此他的思想经常处在矛盾之中,常常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31.巴金通过汪文宣一家的遭遇,控诉了那个使善良人受苦的罪恶社会。除了控诉,作者还挖掘了哪些更深层的内容?
A.写出了对新式生活的反省。汪文宣和曾树生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勇气追求爱情,也有过自己的抱负,但是,现实的日常生活,消磨了他们的锐气,更压迫着他们的身心,让他们或谨小慎微地看上司的脸色行事,或以身体换取某些现实利益。B.写出了爱的悲哀。曾树生和汪母,作为妻子或母亲,都爱着汪文宣,但是,这两个女性之间,却形成很大的对立,无法妥协,给汪文宣造成新的伤害,造成家庭的破裂。
32.请简要说明《金锁记》的前一部分主要通过哪些对话写出了曹七巧的婚姻及生存现状。
A.从丫头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七巧身为麻油店女儿,只是因为姜家二爷身患骨痨,才得以“攀附”高门。B.从七巧与姜家人的谈话中,可以了解到她在这大家庭中受排挤、遭嘲讽的地位。C.从七巧与姜家三爷季泽的调笑中,可以了解到七巧压抑的情欲。D.从七巧与哥嫂的对话及怄气中,则展示出金钱关系支配下的亲情。
33.请简要说明“苏张”小说的异同。
A.苏青与张爱玲的小说同样摹写上海市民,尤其是职业女性的生活。B.苏青的笔墨比张爱玲更显质直激切一些,张爱玲是“苍凉”,苏青则是“哀恸”。C.苏青的创作则差不多是她的“自叙传”,而张爱玲的小说故事及人物原型则多从她的远近亲友而来。
34.现代通俗文学的发展大致上可分“晚清文学时期”、“鸳鸯蝴蝶派时期”、“市场化时期”和“新生代时期”四个阶段。请简要说明这四个阶段的大致时间和主要特点。
A.“晚清文学时期”大致在1902年到1911年左右。以开启民智、批评社会为主要的创作取向,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著名的“四大谴责小说”等。B.“鸳鸯蝴蝶派时期” 大致在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至1921年。“谴责”逐步地被“揭黑”所取代,“社会”逐步地被“言情”所取代,“批判意识”逐步地被“传奇煽情”所取代,大致上可分为“黑幕文学”和“言情文学”两类。C.“市场化时期”大致在20世纪的20、30年代。通俗文学失掉了中国文坛的正宗的地位,却全面走向市场,为道德、为愉悦、为经济而创作。在市场的推动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D.“新生代时期”大致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一批青年作家有着更多的“趋新意识”和“世界意识”,使得他们的创作走向了雅俗共赏之路。
35.民国初年言情小说的表现形态大致上分为“文化模式”、“请命模式”、“离别模式”三种。请简明说明这三种模式的代表作家作品和主要特点。
A.“文化模式”以徐枕亚的《玉梨魂》为代表,主要写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物感情的冲突,有着较多的文化的思考。B.“请命模式”以吴双热的《孽怨镜》为代表,主要写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与人物感情的冲突,小说向父母“请命”。 C.“离别模式”以周瘦鹃的《留声机片》和《此恨绵绵无绝期》为代表,主要写现实生活中的离别与人物感情的冲突,小说将感情揉碎了写。
36.请简要说明张恨水《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和《啼笑因缘》的主要特点。
A.《春明外史》是张恨水的成名之作,以杨杏园的活动为线索,既写了许多发生在当时北京的很多社会热点事件与热门人物,也生动地表现了杨杏园与两个女人的感情纠葛。B.《金粉世家》是张恨水的鼎盛之作,小说中的社会生活写得比较集中,特别是写金总理家四儿四女的生活,但最吸引人的还是金燕西与冷清秋的爱情故事。C.《啼笑因缘》是张恨水的成熟之作,不仅表现了社会生活,还有了批判的色彩,最为人称道的是真实地描述了沈凤喜等人的艺术形象。
37.臧克家在诗歌理想和艺术上,与新月诗派、现代派和中国诗歌会诗人有什么不同?
A.在诗歌理想上,新月诗派、现代派的诗人更多地在建设纯诗的方向上做出了努力,而臧克家的眼光不是向内,而是向下,注视着苦难的中国大地和挣扎在死亡与饥饿线上的底层人民。B.在诗歌艺术方面,臧克家的诗不像新月诗人那样谨守诗歌的“三美”理论,而是突破了形式主义的藩篱,也不像现代诗那样朦胧晦涩甚至神秘,但又具有现代派诗人诗作的重暗示、意象的特征。C.在诗歌艺术方面,臧克家的诗不具有中国诗歌会诗歌那种标语化、口号化的特征,追求“运用的字句一定都是崭新的几乎是神奇的,然而又是人人能懂的”。
38.戴望舒诗歌走向成熟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哪些?
A.《我底记忆》以亲切自然的口吻,抒写的是诗人幽怨哀伤却真实的心境,意象日常生活化了,诗句的排列自由化了。B.此后,戴望舒在诗歌创作中体现了较明显的法国后期象征主义特征,擅长运用通感、隐喻等方式,追求“全官感”或“超官感”的表达效果。
39.毛泽东《讲话》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它又有哪些负面影响?为什么?
A.它指明了解放区作家的创作方向,摆脱旧的生活方式和创作思维,深入地体验和表现现实的斗争生活,向工农兵学习,表现千百万觉悟了的、为民族独立和社会解放而奋斗的人民群众以及他们的优秀代表人物。B.从根本上解决了“五四”新文学诞生以来一直为其所困扰的“大众化”的难题,由此走上了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切实可行的道路。C.由于受到战争环境的影响和理论上的偏差,它也给当时的和后来的文艺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如过分强调文艺从属于政治,过分夸大作家艺术家的思想与工农兵思想的差距而一味地要文艺家进行思想改造等。
40.赵树理对中国传统小说的结构方式、叙述技巧、表现手法进行了扬弃和改造,创造了一种评书体的现代小说形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A.在扬弃传统小说章回体的程式化框架的前提下,保留了情节连贯性与完整性的特点,对传统小说以及说唱文学的优点进行了充分的吸收和创造性的转化,比较好地适应了广大农村民众的阅读欣赏习惯。B.将描写情景融化在叙述故事中,在故事情节中展现人物性格,少有心理描写;叙事风格明快,简约。C.小说的语言是在北方农民口语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质朴明快、简洁生动且富于幽默感。
41.孙犁小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A.孙犁的小说突破了当时解放区文学的“政治—功利”叙述模式,而以诗情画意见长,表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范。B.他的小说没有惊心动魄的敌我斗争场面,而是以充满诗意的笔致,深入细腻地表现了具有坚强革命意志和英雄主义精神的主人公们的心灵世界,描绘出解放区人民在艰苦环境中乐观、健康、纯洁的人情美、人性美。
五、分析题
要求:在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该题按小论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请问,你怎么看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
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在勃兴的现代西方文化和衰败的中国现实社会这一反差极大的历史背景的映照下,鲁迅较同时代的任何人都更深刻地认清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本质特征,更清醒、更理智、更彻底地进行了内部的自我反省,进而对封建文化的弊端作了深刻而又强烈的揭露与批判。《阿Q正传》是鲁迅所写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一篇著名小说。他通过阿Q这一形象,历史地、具体地活画出尚处于沉默之中的国民的灵魂,鞭挞了当时许多国人的奴性心理,并揭示出辛亥革命失败的沉痛历史教训。阿Q性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实际的失败受辱和虚妄的胜利自傲,凄惨和得意,失败和胜利形成了强烈地对比。阿Q的性格内涵是复杂的,他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率直任性而又正统卫道;自尊自大而又自轻自贱;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阿Q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鲁迅在挖掘阿Q身上的“病态”的同时,也发现了压在阿Q身上,并且扭曲了阿Q性格的种种物质和精神的沉重压力。从时代环境来看,鲁迅是通过阿Q在未庄的生活,深刻地反映辛亥革命前后农村阶级关系的尖锐矛盾。小说鲜明而生动地展示了阿Q精神所产生的那深远而又广阔的历史根源和社会根源,鲁迅不仅把攻击的矛头集中指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封建统治者及其精神文明的历史传统,而且对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也投射了批判的锋芒。
鲁迅这里具体讽刺的是一些所谓的“革命文学家”,但用来解释“流氓”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也不无道理,或许也正是出于对中国现代社会中新出现的这类“国民”的敏感,鲁迅创作了《阿Q 正传》,真正让流氓出现在了文艺书中。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造反”的心态可以说是流氓无产阶级被卷入革命运动时心理的写照。阿Q“造反”的动机是“阿Q近来用度窘,大约略略有些不平”,他对“革命”的认识就是“好,……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我手执钢鞭将你打”。他的“革命”措施就是公报私仇。这样的“革命”与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人类解放斗争怎么可能找到共同语言呢?阿Q是流氓无产阶级中对社会危害度稍轻一些的无业游民,而流氓无产阶级的其他分子,比如恶棍、无赖、流氓、惯匪、敲诈勒索者、骗子手,他们是一批彻底没有人性、道义和基本的做人准则可言的社会渣滓,他们的理想完全是以一种剥削社会代替另一种剥削社会,劳动人民除了付出血的代价,中国革命的实践,充分论证了马克思对流氓无产者本质分析。即使是当代社会,流氓无产者也是滋生社会犯罪的根源。邪教中的骨干,往往是流动着的农民中的‘流氓无产阶级’,是无业游民,是文盲加法盲,流氓地痞等破坏性很大的一批乌合之众。”
2.《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率先觉醒的时代新人,但是,在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中,鲁迅为什么却要讲他病愈后“赴某地候补”?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白话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鲁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成功塑造了一个狂躁而又清醒的狂人形象。
在小说中,狂人以神经质的病患特征为掩护,来展示作家的怀疑意识的。在一个虚伪成性而又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里,或许只有通过狂人狂语,才能揭开掩盖问题症结的面纱。小说中一再描写狂人晚上睡不着觉,以一种“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的精神,去探求真相。怀疑和发现使狂人成为最早的觉醒者。觉醒了的狂人也必然会成为封建家族制度和吃人封建礼教的最坚定、最犀利的批判者。可一个从旧文化传统中走出来的批判者,是很难脱胎换骨,重塑新身的。当狂人经由自我来发现自己也是吃人的人时,其中是饱含着深深的自省意识和忏悔意识的。正因有着对传统的负重之深的深切认知,小说中的狂人才会更多地把希望寄托于未来:他一面做出“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论断,一面还要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吁。而《狂人日记》的反封建的意旨也正借此得以彰显和强化。
然而,《狂人日记》的真正结尾不在小说最后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吁,而在前面文言写成的序里:被视为“病人”的狂人被治愈了,而且去某地候补做官,即将加入到统治者的行列,去维护那个吃人的世界。这就使得狂人形象在患病者、怀疑者、发现者和批判者多重形象之外,又增添了一重失败者的形象。这是最令人伤心之处,也是狂人形象的悲剧意义所在,更是鲁迅思想的深刻性所在。在白话的日记体正文里,表现的是一个“狂人的世界”,而主人公却表现得异乎寻常地清醒,在“疯言狂语”之中,却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在文言写成的序中,表现的是一个所谓“正常的世界”,曾经生病的狂人被治愈了,而且去某地候补做官去了。至此,《狂人日记》这一小说文本便具备了一种内在的分裂和对抗:白话的世界可以看作是现代的正常的世界,一个人的意识获得了觉醒的世界,一个意识到不能容忍吃人的人存在的世界,可这个世界却被视为“不正常的世界”,觉醒了的人却被视为“狂人”“病人”;文言的世界象征了传统的吃人的世界,一个表面上仁爱本质上却凶残的虚伪的世界,一个对觉醒者进行压制和“救治”并最终使其成为帮凶的世界,可这个世界却被视为“正常的世界”。在这种黑白颠倒、正反错位的斗争里,狂人终于回归于“正统”,被所谓正常的“吃人”世界所治愈、同化或湮没了。这是令人悲哀的一种结局,可恰是在这种悲哀里,会使我们认识到反封建的艰难性和复杂性,会令我们体会到鲁迅式的深刻与绝望。正如鲁迅自己所认为的,单纯为希望而奋斗的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勇士应该直面虚无,反抗绝望!
3.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冷峻彻骨的自审。比如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都是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鲁迅这种自审的?
在鲁迅的小说中,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很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命运都很悲壮、凄惨,他们的悲剧命运给鲁迅的小说笼上一层悲壮而凄凉的色彩。鲁迅为什么不给那些反抗黑暗社会的人们以光明和希望呢?这是不是传达了鲁迅的一种思想倾向呢?通过阅读《在酒楼上》、《孤独者》,以期从中找到一些答案。
《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和《孤独者》中的魏连殳都是曾经觉醒意识的知识分子,但最终由先前的积极的反抗走向痛苦的妥协最终走向自我的毁灭。这种充满悲剧性色彩的故事,让我们觉得鲁迅并不是一个单纯地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积极呐喊的战斗者,在他的呐喊中夹杂了太多的矛盾。正是这种交织着积极的和消极的、理想的和虚妄的、乐观的和悲观的矛盾情绪使鲁迅的小说缺少一种明朗的气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他的精神无疑给在黑暗中摸索的中国人民点亮了前进的灯塔。但他在创作那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的故事背后却总是有一种悲观者的怀疑和虚妄。
因为鲁迅童年时期的“家道中落”,使他过早的体味到世态的炎凉。踏入社会之后,环境的黑暗更让他感觉不到希望的所在。他曾积极战斗过,曾自诩为“戎马书生”,歌赞过“摩罗诗人”,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但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丑陋的社会现实让他时常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尤其是《新生》的夭折和旧婚姻的束缚这样双重的打击更是让他陷入异常孤苦的境地。在这种的境地下,鲁迅他是孤独的,悲哀的。但鲁迅又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社会的黑暗使他无法像一般人那样“独善其身”,于是在品尝命运和社会给他带了的双重痛苦的同时,他向敌人举起了投枪。但鲁迅在坎坷的个人经历中所养成的敏感、多疑的性格却又使他像一个刺猬一样,时时竖起全身的刺来提防别人对他的伤害。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鲁迅的《在酒楼上》、《孤独者》中人物的命运的发展演变正是他的一种心情转变的外现。鲁迅的“疲倦”和“颓唐”不仅仅指黑暗的社会现实给他带来的,同时也是他自己内心在经过一连串的失望的打击和怀疑的重压后一种脆弱的心理体现。因此,黑暗的社会以及他的身世、他的成年以后的遭遇把他推向一种清醒认识现实的境地,因而他的怀疑与悲观、虚幻与绝望也就更加强烈。有人曾说“一个孤独的天才,被无知及残酷的群众疏离、惩罚,却无法为他的自我存在定义;尽管他为拯救惩罚他的人,甚至不惜冒着被牺牲的危险,群众仍然无法了解他的意图。”正是因为他的曲高和寡,使他陷入一种孤独的境地;正是因为他的超前的思想和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洞悉了一切后又掺杂了一种彻骨的怀疑和虚妄。这就是鲁迅,一个积极而又绝望的战斗者,一个在塑造悲剧性人物的同时也凸显了一个融合着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自我形象的鲁迅。
4.“幻灯片事件”对鲁迅的心灵创伤一定是太深重了,对看客,对示众,鲁迅是一写再写,接二连三。在《示众》中,夏日炎炎的街头,无聊的看客成了作家描述和讽刺的主角。在《肥皂》中,四铭先生在街头充当了一回看客,看孝女乞钱,又听了别的看客的风言风语,淫欲萌动,特意买了珍贵的肥皂回家。在《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看客们的眼神,让他想到了狼的眼睛。在《祝福》中,祥林嫂在丧子之后,反复地述说儿子阿毛死于狼口的不幸,周围的人们,始则好奇,诱导她来述说,继则冷淡,不愿再理睬她,终则厌弃,纷纷避她而去,甚至嘲弄她。“狂人”周围的人们,兄长、医生、乡邻,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他的迫害。魏连殳的遭遇,在为祖母办丧事时周遭人们的关注和预测,他“发迹”之后无聊小报的窥探和吹捧,足以令人扼腕。《风波》呢,更是一群无知民众对时代风云的一种盲目的远观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对于鲁迅的文学形成来说,他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时代所经历的所谓“幻灯事件”,是一个重大的转机。鲁迅少年时代,为给父亲治病,买中医所开的昂贵的中药,被屈辱地打发跑当铺。但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到日本学医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但在幻灯事件中他在幻灯的画面里不仅看到了同胞的惨状,也从这种惨状中看到了他自己。这幻灯事件带给他的是屈辱感,要靠文学来拯救同胞的精神贫困。鲁迅作品中描写的主人公所表现的国民性大都是指民族劣根性,带贬义色彩,而且多把它与“改造”或“批判”连用,“劣根性”既指向平民或下等人,也指向贵族或上等人,知识分子也是它经常纠缠的对象。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是个混合物。国民性之于鲁迅,建基在他的阴郁而惨痛的人生体验之上。其一,“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是他刻骨铭心的体验之一,他在这途中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其二,是仙台医专的幻灯片事件对他的强烈刺激,他一辈子对此都难以忘怀。他说:“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这样,鲁迅的“改造国民性”与其文学观就有了一种紧密的关联。但是,这只是鲁迅丰富体验的一部分,更为严重的是,《新生》杂志的流产,《域外小说集》几乎没有销路的遭际,使他意欲用文学改造精神的英雄主义迷梦过早地蒙上了一层失败的阴影。所以当他后来追述《狂人日记》的创作时,才会有“铁屋子”的惊人比拟,也才会把希望寄托于渺渺的将来,勉为其难地开始他的创作之旅:“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可是,鲁迅的创作并没有使他最终忘怀于寂寞的悲哀。谈到民众,他不无愤慨地说,“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鲁迅说阿Q是他多年来意欲刻画的“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我的方法是在使读者摸不着在写自己以外的谁,一下子就推诿掉,变成旁观者,而疑心到像是写自己,又像是写一切人,由此开出反省的道路。”鲁迅说:“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面地解剖我自己”。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5.《故事新编》中的《补天》、《理水》、《非攻》,把炼石补天的女娲、治理水患的大禹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墨子,能够直面灾难、进而以实干态度和奉献精神克服灾难的伟大精神,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重建;对那在大的灾难来临之际,只知逃避远遁,标榜洁身自好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则在《采薇》中予以辛辣的嘲讽。《铸剑》表达了嫉恶如仇、反抗权势,不惜与之同归于尽的愤怒之情。《起死》则戏谑了齐生死泯是非的庄子。《奔月》描写的是射落九日、也射杀封豕长蛇的羿的故事,不过,故事开始时,羿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他仍然壮心未已,可是世间已经没有值得他一展神力的野兽,连野鸡野兔都被他灭尽了。妻子嫦娥因为每天只能吃乌鸦肉的炸酱面抱怨不休,常来他这里偷师学艺的逢蒙在半路上暗算他,那些受到他的恩惠的百姓也被逢蒙所蛊惑,将他的功绩都记在了逢蒙头上。请问,在鲁迅的小说中,《故事新编》具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鲁迅耗费十三年时间,创作出《故事新编》,他徘徊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所要表达的意蕴是丰厚的。《故事新编》在形式上展示了多种多样的变化,鲁迅以他特有的锐利的观察,战斗的热情,和创造的艺术,借古事的躯壳来激发现代人的憎与爱。《故事新编》以杂文的讽刺手法,借着‘历史小说’的形式,来攻击暴露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以及其帮凶走狗们和一些所谓‘学者’、‘名流’的丑恶面孔的”,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故事新编》的表现主义所追寻的正是文学在审美本质上所应具有的民族性与人类性。
首先,消解神圣,颠覆崇高,彻底还原神与圣人为世俗人的面目,是鲁迅对个体独立与自由的努力追求。鲁迅在《故事新编》中的主要人物如嫦娥、女娲、后羿、大禹以及历史中出现的伯夷叔齐、孔子老子庄周和墨子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所记载的的大人物,是传统文化里典范,但在鲁迅的笔下,神话中所描绘的神灵、英雄、和圣贤都被世俗化、人间化和贬低化了,一个个从被瞻仰的圣殿降落到平凡的人间,从天上回到地上。在这些人身上,作家将以往相距几千年甚至远古神话中的先贤们的形象进行了消解,使他们体现了一种浓厚的生活气息,回到现代人中间。
其次,鲁迅赋予这些神人和圣人以世俗的平凡人的情感和行为,颠覆其崇高性是小说重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补天》女娲造人不是出于神圣的使命和职责,而是出于慵懒的女娲在无聊时候为了填满空虚所揉捏出的产物。曾经英武有力、叱咤风云的后羿也有怕老婆的时候,末路英雄已经不是英雄,英雄已经陷入鄙俗琐屑的家庭日常生活当中,每天为吃饭而奔波,已经陷入世俗的庸常,与凡人无异。
再次,作者又使神仙与圣贤处在一种尴尬地位,给这些看似一本正经的人物赋予了喜剧色彩。在《采薇》中所谓“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充分地暴露了他们的自相矛盾的行为,最后可笑地把自己饿死在首阳山上;在《起死》中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精神领袖之一的庄子更成为一个令人喷饭的闹剧人物。
最后,作者将富于喜剧色彩的尴尬的英雄所流露的浓厚荒诞意味的加以质疑,在其荒诞的外表下去求潜藏着的赤裸裸的真相,奇妙地逼近中国社会历史人生的现实状况,体现出一种深刻的现实主义精神。
现代就是历史,历史就是现代。对于这些被颠覆与消解的历史人物,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许多改革者的境遇和他们相像,将来无法为他们提供一个光明的方向,反观历史也只能是走向虚无。《故事新编》“新”就在于破处现代迷信,通过颠覆神话,来表现现代人的观念和感受揭示出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虚构性和荒诞性。摆脱了正统的思想观点,摆脱了各种程式和俗套,摆脱了正常、习惯和众所公认的东西,用新的眼光观察世界,体会一切现存事物的相对性,这正是其在荒诞的故事体现出现实主义精神的意义。
7.《秋河》、《茫茫夜》、《秋柳》和《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沉沦》中所描写的“偷窥”、“手淫”、“宿娼”等“大逆不道”的行为之外,又加入了同性恋、虐恋和乱伦的因素,似乎走得更远,也更难加以把握。即如《茫茫夜》及其续篇《秋柳》而言,作品的主人公于质夫,就可以说是集各种狭邪意味于一身的不肖子弟,当然,这位不肖子弟之所以能够被人们所接受和谅解,就像郁达夫的诸多作品中的人物一样,他总是以追忆和忏悔的心情叙述故事,并且经常进行自我批判的。对于病态心理的描写,拓展了心灵探索的疆界,也成为郁达夫小说的重要特征。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作家之一,他以自己特有的个性勇敢地背叛了旧时代,一生都在寻觅着使自己祖国摆脱贫穷与落后的道路,为民众的觉醒倾注了自己满腔热情。他的创作有小说、旧诗、散文、政论等,其中小说创作影响最大,成就最高。
郁达夫小说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自伤自悼,这种感伤色调几乎可以说贯穿了郁达夫小说的始终。如《沉沦》、《秋柳》等中的主人公因为祖国沉沦、受西方列强侵略侮辱而不能独立自主,忧国忧民,没有了自尊,人的精神已经彻底沉沦,不可救药了。这时候,他们的哀伤简直是一种病态。其实,郁达夫小说的忧郁感伤其实更多焦虑的成分。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有三种焦虑,即对罪过与谴责的焦虑,对空虚与无意义的焦虑和对命运与死亡的焦虑。在《她是一个弱女子》中郁达夫力图塑造出“三个意识兴趣不同的女性”。然而充斥于作品中的人物仍然是为受性本能驱使的工具,完全丧失自我意识和自制力,沉沦于肉欲享受之中而难以自醒者。作品中对革命及其参加者的描写也模糊不清,毫无头绪,而且过于简单,过于一般化了。那些雄涛壮波的一次次革命似乎是附着在小说里的大事记,完全游离于艺术描写、情节发展之外,与作者着力渲染的性心理相比,则显得无足轻重淡漠到给人一种生硬粗糙的感觉。在小说中郁达夫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分析,他简单地把人看成只有兽性的本能、消极地被环境决定着的受动者。在其笔下,人都是低级丑恶的,充满兽性和疯狂性。
郁达夫小说中的人物还有一种极其强烈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意识深入骨髓,无论怎样排遣都难以摆脱。“孤独意识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它的产生根源,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那就是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纠葛、冲突中所产生的寂寞、苦闷、抑郁、忧虑等情愫,以及难以描述的微妙而又波动的心理状态”"。因为他们把一切黑暗、腐朽、落后与丑恶都看作敌人,对它们进行猛烈地批判和抨击,他们难以同世俗相容。同时世俗也难以认识、理解他们的价值,对他们进行歧视或漠视。因此,在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情境中,他们总有一种置身沙漠的感觉。
无论是忧郁,焦虑,绝望,还是自弃,它们都共同构成郁达夫小说的沉沦精神特征。这些特征是郁达夫小说有别于同时代其他小说的最显著的特点,同时也是招致人们非议的重要因素。其实,郁达夫小说的这些精神特征也可以同西方的《哈姆雷特》《、少年维特的烦恼》《、罗亭》等作品一样看待,它们都反映了人在现实中想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但是由于社会环境和自身性格的原因,不能实现理想而导#from 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来自学优网http://www.gkstk.com/ end#致的“精神病”“、时代病”。从这个意义上说,郁达夫的小说沿袭了西方的文学传统,反映了郁达夫试图探索人类存在的价值和对现代性的追求。
8.在《雷雨》中,30年前,侍萍是无锡周家侍女梅妈的女儿,与周家少爷周朴园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两个儿子周萍和大海。周家为给少爷迎娶有钱人家的小姐,在侍萍生下大海三天后,大年三十,将其母子二人赶走。侍萍在绝望中抱着大海跳河自尽,被人救起,后嫁给鲁贵。孰料,不知内情的鲁贵先是在已经搬到北方的周家作仆人,又把女儿四凤带进周家当侍女,把鲁大海介绍到了周朴园的矿上当工人。当侍萍来到周家后,发现这就是30年前抛弃自己的周家:周家从无锡搬到了北方,周朴园也从当年的大少爷成为了家里的老爷。周、侍两人三十年后再次相见,虽然周朴园长久以来一直视侍萍为“妻子”、当成“正式嫁过周家的人”,保持她当年房间的陈设以怀念侍萍,但是,当侍萍站在面前时,他却施以威胁、利诱。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周、侍两人的关系的?他们之间是否有过真正的爱情?
《雷雨》中的周朴园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周朴园有着民族资本家的塞本特征,如在家庭中的独断专横,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然而,在对待侍萍的态度上,周朴园的性格又表现出一种特殊的矛盾性及复杂性。
周朴园年轻时引诱了侍萍,后来为了赶娶一位有钱人家的小姐,在年三
十的晚上赶走了侍萍,而后又三十年怀念侍萍,这表现了周朴园的虚伪道德。但从他三十年真诚地怀念侍萍来看,与其说周朴园虚伪倒不如说他软弱更合适。
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感情的,首先,周朴园三十年如一日怀念侍萍。在赶走侍萍的三十年中,周朴园虽然结过两次婚,但始终怀念侍萍,并一切都把她当作正式嫁到周家的人看待。每年的四月十八日都为她做生日。三十年来,周朴园从南到北都带着侍萍用过的旧家具,并且一律按照侍萍过去喜欢的样式摆设。因为生周萍着了凉,侍萍爱关窗户,于是三十年来,即使是在闷热的夏天,周朴园也不许开窗户;他穿衣服,从雨衣到衬衣都穿旧的而不穿新的,周朴园还常向周萍谈他的生母,并给周萍起了纪念侍萍的名字,听到陌生的“鲁妈”的无锡口音便打听“梅小姐”的下落;夜深了,他还一个人凝视着侍萍的照片。这表明他们之间的感情是很深的。其次,周朴园对繁漪的态度表明他对待萍有真实感情。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文章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出自http://www.gkstk.com/article/wk-6853247883165.html,转载请保留此链接!。繁漪来到周家十八年,与周朴园有激烈的矛盾。虽说这种矛盾是周朴园的封建专制与繁漪反专制、要求个性解放的矛盾,但还包含着另一方面的原因: 繁漪并没有得到了丈夫的爱情。三十年来周朴园念念不忘侍萍,对后来的两个妻子根本没有感情。再次,周朴园不是那种一贯玩弄女性的浪荡公子。作品没有描写周朴园生活放荡,却描写了他三十年如一日怀念侍萍。
以上三点,说明周朴园对待侍萍是有真实感情的。不但有,而且十分强烈。三十年的怀念,可以说对自己是一种残忍了。把这种感情只说成是“虚伪”实在是忽视了作品反映的事实。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但周朴园对侍萍的抛弃及怀念,正是他矛盾性格的具体表现。中国资产阶级的第一代大多数如周朴园那样是由地主子弟转化而来的。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先天就带着软弱和妥协。周朴园对感情生活的追求没有超出他那个阶级的范畴,那就是他不能反抗他的封建家庭,争取真正的个性解放,所以他和侍萍的感情只能成为一场悲剧。周朴园和侍萍的悲剧,说明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在封建势力异常强大的情况下,所谓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是行不通的,也是毫无出路的。
9.《雷雨》中的人物是具有典型意义和永久生命力的形象。其关键就在于作者不是平面、概念地塑造形象,而是强调人物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周朴园的形象,正是通过他对蘩漪、侍萍、大海、周萍的态度的不同侧面得以表现的。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说明周朴园形象的矛盾性和复杂性。
周朴园在是自私、虚伪、专横、残酷、阴险等性格的化身,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艺术形象。《雷雨》中周朴园这一形象的成功所在,就是他的形象内涵的复杂性、多变性。周朴园既是“大家庭罪恶”的直接制造者,也是周、鲁两家悲剧的受害者;他既是剥削者、压迫者的化身,也是丈夫、父亲的实体。在他身上,既有残忍冷酷的“兽性”,也有丰富内在的“人性”。这种复杂成分的交融组合,构成他性格中的多元矛盾运动。随着剧情的发展,这些矛盾也不断分化,最后是人性战胜了兽性,人物的灵魂也由“邪恶”走向“忏悔”。
1、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是资本家与工人阶级利益之间矛盾对立的焦点,也是被忏悔的意识交替作用下周朴园人性嬗变的节点。在周朴园已从侍萍口中知道了他和鲁大海之间的血缘关系,作为阶级的对立面,他憎恨气恼对方,下令开除鲁大海的工职;但作为父亲,他对儿子的变化又深感痛心和内疚。因此,当他亲睹了周萍对鲁大海大打出手的兄弟相煎场面后,感情再也难以控制,厉声喝道“:不许打人!”并斥责周萍“你太莽撞了!”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周朴园的“人性”并未完全泯灭。周朴园虽然没有原谅鲁大海的罢工行为,可他为了寻找鲁大海的下落,又付出了整整十年的代价。
2、周朴园在处理繁漪与鲁侍萍情感纠葛和矛盾冲突时反映出他性格具有的多样性,复杂性;尤其是在对待鲁侍萍时表现了他的赎罪心理,忏悔意识得以物化。繁漪是个开放性的资产阶级新女性,她渴望自由幸福,追求个性解放,热情而开朗;侍萍则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女性,淑静、温柔、勤劳、善良,在她的身上凝结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同时,也使人们看到我们民族古老文化的积淀。周朴园则介乎两者之间,资本主义世界的金钱铜臭气味与传统的道德观念结为一体。在家庭观念上,主宰他思想的恰好又是传统的伦理观念;因此,周朴园在处理繁漪与侍萍的关系上“,抑”与“扬”是明显不同的。他不喜欢繁漪的个性冲动欲,压制她内心熊熊燃烧的情火,造成她性格的畸形发展,几十年来,他一直保持着侍萍用过的东西,遵守着侍萍在时的某些习惯(如关窗子等)。周朴园还把侍萍的照片摆在柜子上,经常独自一人坐在屋里,回忆过去,闭门反省,在内心世界中,想再造一个侍萍的形象。这些心理举动,都是周朴园忏悔意识的物化表现。可是,当并没有“死”的侍萍,又突然出现在面前时,周朴园的内心失去了平衡。时而恐惧地试探,时而暴露地责问,时而又温和地忆旧。他的目的,无非是要赶走现实中的“这个”侍萍,维护现有家庭的正常秩序;同时,他又感到内疚,拿出巨款供侍萍养老。剧情高潮和结尾处周朴园“人性”得到了回归。周朴园的性格的演进和嬗变历程,又集中的体现了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主题。
10.《雷雨》中的蘩漪是全剧冲突的制造者和推进者。她聪明、美丽,有自由追求和爱情(情欲)自主的强烈愿望,她的性格中,任性与脆弱、热情与孤独、反抗与屈从交织在一起,她对周萍的追求是在枯井一样与世隔绝的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拯救,她的反抗与追求使得她陷入了母亲不像母亲、情人不像情人的可悲境地,却也表现出对封建专制家庭最强烈也最绝望的反抗、批判与否定。作者充满激情地书写了繁漪“雷雨式”的性格。她爱起来像一团火,热烈,恨起来也像一团火,要把人烧毁。这种性格使得她在难以抗拒的环境中以“雷雨”般的性格进行困兽之斗,变爱成恨,变倔强成疯狂。为了满足感情上的需要,她可以不择手段地去损害别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带有疯狂性和毁灭性。请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蘩漪的看法和感受。
蘩漪作为《雷雨》中的重要女性形象一直为千万读者所探讨,其悲剧的命运、暴风雨式的性格使其成为《雷雨》中最丰满、最真切的人物形象。她爱得轰轰烈烈,恨得刻骨铭心,在周朴园封建霸权式的压迫下,她的性格也经历了由隐忍到爆发的曲折过程。蘩漪是一道雷雨夜里的破天闪电,她的悲剧命运贯穿整部戏始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蘩漪作为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在周公馆这个笼罩在封建专制主义阴霾下的家庭,等待他的必然是备受折磨的命运。她是一位“受过一点新式教育的旧式女人”,在神秘阴郁外表下包裹着的是一颗渴望等到爱的心灵。蘩漪的命运中隐含了双重的悲剧冲突。一方面,她渴望得到爱情,却又无力摆脱家庭的牢笼,甘愿受周朴园的凌辱。面对徒有形式的婚姻,她的内心是寂寞孤独的。就是这样一个“新旧参半”的女性,在遇到她所认定的真爱时,表现出的义无反顾和爆发出的反封建力量是令我们普通读者所动容的。她一心一意追求周萍的爱情,渴望得到作为一个女人应得的疼惜和爱怜。另一方面,心爱之人另有所爱,背叛爱情的行径又像当头一棒,将她打入谷底。蘩漪身受封建专制主义的精神压迫和遭到爱人抛弃的双重打击,只得坠入绝望的深渊。
蘩漪的报复主要表现在与周朴园的对抗中。其一,周朴园逼蘩漪喝药。这时的蘩漪处于消极抵抗的处境:“我不喝这苦东西”“,我不想喝”,“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但她最后还是选择屈从,无奈周的势力过于强大,面对封建根基如此深厚的大环境,她只能委屈求全。其二,周朴园催蘩漪去看病,这次蘩漪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她不再忍辱负重,个性中压抑已久的不安分因子开始浮出水面。周朴园两次派仆人催蘩漪去看病,但蘩漪却径自返回楼上,没去看病。虽然最终事情的解决办法是周朴园让周萍陪着克大夫上楼替她看病,但蘩漪对封建势力及道德观念的蔑视与反叛已开始渐渐显露。其三,蘩漪雨夜从鲁家归来。这次蘩漪的反抗趋于公开化,势头也比上几次更为猛烈直接。她对周朴园每一次的问话,都以反驳和蔑视回应,直到最后周朴园命令她上楼,得到的回答却是:“(轻蔑)我不愿意,告诉你,我不愿意”。这时二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转换,优势已经不再完全属于周朴园,蘩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催生出她对自身生存状况和遭遇的极度愤懑,她要爆发,要报复这残酷的命运。其四,暴风雨之夜,备受“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折磨的蘩漪抛却一切,彻底地戳破了掩藏在周公馆地底见不得人的黑暗。她的报复行动是如此强烈、集中,深刻的反映出反封建和个性解放的“五四”声音。也揭示了整剧的主题。
11.人们通常将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称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欧阳予倩毕生致力于新兴话剧运动的倡导和表演,被称作是“春柳社的台柱,民众剧社的主干,戏剧协社的灵魂,南国社的导师”,为中国话剧的奠基和推进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田汉先后创办南国剧社、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电影剧社、南国社等社团,主编《南国半月刊》、《醒狮周报?南国特刊》、《南国月刊》等杂志,形成中国戏剧史上著名的“南国戏剧运动”,为打开话剧演出的局面起了很大作用,成为中国现代戏剧的一代盟主。田汉的诗人气质,也使他的剧作染有浓郁的抒情性。洪深曾赴美留学,师从著名戏剧家贝克教授学习戏剧编撰,获得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从事教学和戏剧创作,加入戏剧协社,参与领导南国社。洪深的话剧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和使命意识,他十分重视戏剧的社会作用,体现了他戏剧为人生的创作理念,从而创作风格既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征,同时也具有浓厚的理性色彩。从整体上考虑,你是如何看待这三位“中国现代话剧的三大奠基者”对中国话剧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
清末民初西方的戏剧形式——话剧传入中国,中国话剧的发展、成熟和完善经历了3个前后相续的发展阶段。1、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以春柳社和“进化团”为代表的“文明戏”或“新剧”运动阶段;2、以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大革命为背景、以介绍西方戏剧理论和探索中国戏剧发展道路为内涵的“戏剧改良”和“爱美剧”运动阶段;3、以大革命前后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新动向为背景、以“无产阶级戏剧”为主要倾向的革命戏剧—— “普罗剧”阶段。我国的早期话剧就是在学习了外国先进的戏剧艺术之后产生的,较正规的话剧演出是从春柳社开始的。而欧阳予倩、田汉和洪深是这三个阶段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
被誉为“中国现代戏剧之父”的欧阳予倩。自幼在家塾读书,1901年随祖父到北京读书,1902年赴日本留学,1907年加入留日学生组织的戏剧社团“春柳社”,参加《黑奴吁天录》的演出。这次演出是我国话剧运动的起点,也是欧阳予倩投身戏剧事业的开端。1910年回国,在文明戏堕落衰败的时刻,欧阳予倩于1912年参加了陆镜若等组织的“新剧同志会”,开始了正式的演戏生涯。1919年创办了中国最早的戏剧学校“南通伶工学社”。从1907年开始投身戏剧事业,直到1962年逝世,他从未间断地在戏剧岗位上奋斗了五十五年。据不完全统计,他共创作话剧剧本43个,京剧、桂剧、歌舞剧40个,编导电影16个,翻译、改译剧本7个,此外还有不少学术论著。他不仅在话剧方面是实践和创造的先驱,也是改良旧剧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是“春柳社”的台柱,‘戏剧协社’的灵魂。“民众剧社”的主干,“南国社”的导师;足以称得起是中国现代戏剧之父,是公认的戏剧改革的祖师爷。
1921年成立的上海戏剧协社,是爱美剧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剧团。1923年洪深的加入使协社一改从前的作风,对戏剧协社、复旦剧社等爱美剧团的演剧实践有极大的指导作用,也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特别是1924年《少奶奶的扇子》的演出,更是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标志着中国话剧在舞台实践上真正摆脱了文明戏的羁绊和困扰,终于创造出比较完整的现代话剧的艺术形态。洪深用他的实践将西方现代写实主义表演观念与技巧介绍到了中国,为中国话剧表演走上现实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洪深等人的主要功绩是建立欧美式的演剧体制,那么田汉领导的南国社则无愧为中国话剧独立发展道路上的开路先锋。1927年秋,田汉创建南国社,成立了上海艺术大学与南国艺术学院。南国社的演剧既不同于一般爱美剧团的问题剧或情节剧,也不同于戏剧协社的过分注重技术技巧,而是以真挚浓郁的情感和不拘一格的自然洒脱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欢迎。在中国话剧的发展史上,田汉是一座丰碑。在近半个世纪中,他创作了一大批影响中国剧坛走向的作品,是中国现代话剧的开拓者与创始人之一。田汉剧作的出现和他所组织的“南国”戏剧运动的开展,给面临夭折的话剧浇灌了旺盛的生命之水,使话剧得以中兴,同时,也使焕发了活力的话剧艺术成为民族解放的呼声。田汉、郭沫若等人充满诗意的作品创作,终于把中国话剧带入艺术与文学的美学境线,使得中国的文学长廊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12.蒋光慈既是最早提倡并创作革命文学的作家,也是初期左翼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中学时代在安徽芜湖成为学生运动的领袖人物,留俄期间写出政治抒情诗集《新梦》。1925年回国后创作出最早的一批革命小说。他的第一部小说《少年漂泊者》(1926)以书信体的形式,诉说少年汪中在双亲被地主害死后,到处流浪和最后投奔革命的经历,也反映了从“五四”到“五卅”的社会动荡。1927年4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后不到半个月,蒋光慈就完成了中篇小说《短裤党》,表现了上海工人从总罢工到武装起义的全过程,描写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如赵世炎(史兆炎)、瞿秋白(杨直夫)、杨之华(秋华)、周恩来(林鹤生),以及孙传芳(沈船舫)、张宗昌(张宗长)、张继(章奇)等,是在文学作品中最早直接描写共产党领导人形象和工人运动真实场面的小说,同时也流露出强烈的个人复仇主义和过于简单化等倾向。蒋光慈的革命小说带有很强的纪实性,常常与他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的发展进程同步。你怎样评价蒋光慈小说的得与失?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蒋光慈是一位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先驱作家。他的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开创的意义,标志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过渡时期的终结。然而,长期以来对蒋光慈的小说创作在文学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异议极大。
一九二六年,蒋光慈的小说处女作《少年飘泊者》发表后,立即在广大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一九二七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后不到半个月,他就创作了中篇小说《短裤党》。这部小说是他自觉地以革命创作为现实斗争服务的光辉结晶作家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讴歌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这一震惊世界的革命壮举,将这一重要历史事件载入了中国革命文学的战斗史册。虽然这部小说是急就成篇,并带有报告文学的特点,在艺术上也较粗糙,但作家能及时反映这样重大峋革命题材,其历史意义是不容忽视的。他站在鲜明的革命立场上,将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现实革命斗争题材引进小说领域,在《少年飘泊者》里,借着汪中的经历,展现了从“五四”到“二七”再到“五卅”这一时期的社会斗争风貌。《短裤党》中正面描写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上海工人第二次、第三次武装起义。小说写工人的武装斗争热烈紧张,扣人心弦。在描写革命者形象时,写了许多真实的人物。尽管这些革命者形象不够丰满,但还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写法上仍然保持作家直抒胸臆的特点,直率地袒露内心情感。暴风骤雨似的力的叫喊,处处充满紧张热烈的气氛,拉紧你的心弦,催动你的脉搏,让你紧跟着他的急速的节奏,去接受“力”的享受。同时,小说以塑造群像为主,用塑造群像来体现集体主义思想。
蒋光慈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作品中,一方面渲泄个人愤怒的复仇情绪,一方面表现“革命的浪漫谛克”、“革命+恋爱”的主题,表现出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狂热情绪,对革命不切实际的幻想,以及把恋爱作为生活调料,脱离特定的生活内容故意在作品中安排一些“革命+恋爱”的情节。这不仅破坏了作品的艺术与审美价值,而且引起读者的不满与厌倦情绪,甚至对以后的文学创作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蒋光慈开创了革命小说派,在其创作中又一直保持了“粗暴的叫喊”的艺术个性。在创作《丽莎的哀怨》、《冲出云围的月亮》两部中篇小说时,作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在探索中留下缺陷。他以“粗暴叫喊”登台,又以对“力”的审美探索加强他的表演艺术,乃至达到“力”与“美”的比较圆熟的结合,他始终扣住了“力”,不断地往“力”上面加“美”,正当他还可以在“力”的创作中深化“美”的技巧的时候,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这对于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
总之,蒋光慈的小说并辟了前人未曾接触过的新的题材领域,抒写了前人未曾表现过的新的思想内容,从而及时、形象地反映了中国革命伟大的历史进程。它与作品中沸腾的激情、粗犷的笔触共同形成一种激动人心、奔腾澎湃的艺术力量。蒋光慈的中长篇小说所反映的这些历史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虽有“左”倾路线的影响,这是作家及其作品的一个局限。但他的革命文学作品,至今仍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显出它的熠熠光彩。
13.茅盾的“《蚀》三部曲”,描写一批时代新女性在大革命中的曲折过程,体现了作者直面现实的勇气和对中国革命复杂性的独特认识,是茅盾写得最率真自然的小说,也首开“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先河的小说。《虹》希望通过一位知识女性的追求过程来表现中国革命的历程,是茅盾小说“史诗化”的最初尝试,也开了茅盾小说“残篇”的先例。《三人行》写了三个中学生在“九一八”前后的故事,这种表现同龄人不同人生道路的对比方法,后来成为革命小说一种流行的“三人行”创作模式。如果说《蚀》、《虹》和《三人行》等都具有初期左翼创作浪漫谛克的某些特点,那么,1933年前夕完成的《林家铺子》、《春蚕》和《子夜》等却表现出鲜明而冷峻的“社会剖析小说”的特点。《林家铺子》描述了“一二八”战争前后上海附近小市镇上林家的小百货店从兴隆到倒闭的全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和清晰分析。《春蚕》是当时“丰收成灾”题材作品的代表,是茅盾第一篇真正以“乡土农村”为题材的作品,也是茅盾“农村三部曲”中最好的一篇。而《子夜》的成功,不但标志着茅盾小说创作的一个高峰,而且更显示了左翼小说在现实主义艺术探索上的实绩。瞿秋白为此欢呼:“这是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你怎样评价茅盾创作的变化以及他在左翼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伟大的文学家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党员之一,他一生投身于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及高度的文学修养,使得他的小说能以其巨大的魄力,把紧张激烈而又复杂纷纭的重大题材熔炼成闪闪发光的艺术珍品。
茅盾对各个阶段小说主题的确定,深刻揭示了时代本质,并紧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视野,从而完成其创作历程。第一阶段的主要小说有《蚀》三部曲、小说短篇集《野蔷薇》、长篇《虹》、中篇《路》和《三人行》。这些小说,主要反映“五四”到大革命前后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其基本主题可以概括为在革命潮流的推动下,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时代的青年,特别是“时代女性”对光明的追求和对革命的向往。第二阶段的小说主要有《子夜》(长篇)、《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短篇)和《多角关心》(中篇)等。茅盾通过《子夜》的创作,形象地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由于自身的弱点,根本担当不起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有力地回答了托派的挑战。通过《林家铺子》等小说表明了中国人民苦难深重,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才能获得解放。民族资产阶级也只有投身到党所领导的统一战线中,才有真正的出路。第三阶段的小说主要有《第一阶段的故事》《走上岗位》《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劫拮拾遗》和《锻炼》等长篇。基本上是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社会生活的。茅盾始终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分析现实、研究现实,反映民族生死存亡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核心问题。
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在上海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和变化时期。左倾思潮蔓延和文学创作中公式化概念化流行,一直是困扰左翼文学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对此,茅盾对于当时盛行的“革命文学”左倾空谈,对左倾思潮带来的公式化、脸谱化创作模式的流行,给予了毫不留情的批评。他对《地泉》三部曲等作品中的“革命浪漫蒂克倾向”的批评,对纠“左”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在理论上纠正“革命文学”偏向的同时,茅盾还致力于创作实践,为左翼文学创作作出表率,提升了左翼文学品位、显示左翼文学实绩,也是对偏离文学规律的创作现象的有效匡正。茅盾创作的“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子夜》、《春蚕》、《林家铺子》等优秀的短篇小说。显示了革命文学的创作实绩,并以其实绩纠正“革命文学”公式化概念化倾向,对推动左翼文艺运动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凸现了左翼台柱子引领左翼文艺的作用,他还注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文学新人,不断壮大左翼作家队伍,左翼文艺事业才能长盛不衰,历史记住了他的功绩。
14.沈从文竭力维护文学的纯粹性和严肃性,坚决反对文学的党派性和商业性,是现代文人传统理想的代表者。在小说创作中,他对都市中的现代文明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批判,精心建造了一个美好的湘西世界,在小说的抒情诗手法和田园诗风格方面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因而成为了京派的领袖人物。请结合沈从文的湘西题材小说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沈从文的小说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透视人生,以表现人性为中心内容,以探讨民族品德的重造为旨归,热衷于表现不受近代文明玷污,更不受其拘牵的原始古朴的人生的审美理想。沈从文在湘西题材小说中,表现了农村美丽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纯真、善良、友爱、无私的人伦道德。通过小说创作他构筑了一个理想的伦理世界,期待另一时代心与心的沟通。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沈从文是一株异草。建国后的境遇,非但没有磨灭他的尊严和才华,反而在汹涌的时代潮的冲击下,潜渊成水底磐石,在考古界文物研究方面默默地吐丝成茧,写成《中国服饰考》等填充研究空白的巨著,实现了人生的另一种际遇。沈从文生命最初20年的生存境遇,是一个几乎天天目睹着生命走向死亡的恶性大循环:杀人者杀人、杀人者又被人杀,生命源源不断地投入这一循环、身不由己而又视作命数使然。在这样一个环境成长的沈从文,时时受着生的活磨难与严重的精神折磨,反而渐渐丧失了对死亡的恐惧,全然听凭生与死对他这个个体作出选择。这种安之若素表面看起来似乎有点是麻木,实际却是他严峻思考后作出的对自己人生态度的选择。他的作品不仅数量颇丰,涉及的题材、体裁也多有变化。这个湘西山花中的野精灵,用最真诚的心引导读者、引导一个民族——从“妇女、民族、阶级”问题等等时代重大主题的沉重中走出来,在并非至善至美的故事里,从“流血、牺牲”这些历史进步的伴生物中,鉴赏人性的纯善的美。每一个故事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沈从文的缅想且温暖的情绪,每一部作品中闪耀着的人性美的光辉。在描写劳作的艰辛的同时,也在描写着劳作给水手带来的莫大欢欣。劳动是沈先生怦然心动的一种美,在这种美的映衬下,一种原本叫人唾弃的人性的黑暗,水手柏子到岸后寻娼妇“粗鲁的同一只小公牛一样”拼力发泄生命热力的“丑”,都成为这一种美的延续。沈从文用一种恰如其分的逻辑,显示出人物行为状态的无可厚非,显示出命运把握之中的人宣泄欲望及渴求的自然。整个命运途中的漂泊劳作毕竟可以抵押来一瞬又一瞬的愉悦,卑贱生命的努力挣扎因此有了可称许的价值。沈从文展示给我们的萧萧的乡间,是很有情味也很现实的乡间,它们永远给人出路,让人可以苟苟且且地一代接一代的活着。它们象是世外,有着自己的质朴简单的存活原则。在中国那段不忍回顾的历史时期,沈从文奇迹般地在现实的人生中一步一步跨出近乎地狱的沉重与辛酸,清清白白地从山重水复走到了柳暗花明。如果说不断闪现在他这品中的人性美,证明它在认同“五·四”新思潮时,思想上理性精神苏醒后,自觉轰毁自然人性的行为进行的并不彻底;此时,经过思考清醒的认识“自我”所处的时代特征与民族的整体精神走向后,生存的外在社会形式上采取一种对现存秩序与观念作出被动得承认与接受的姿态,用文物研究坚持心灵的那块净土,是在人生中对人性美的一种复归,一种看似对现实妥协、实则对人性光明、人性纯情释放的坚持。
15.《边城》是沈从文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渡船老人的孙女翠翠,在与当地掌水码头团总的二老(二儿子)傩送的短暂接触中,任由自己萌生出爱意,并没有觉得自己的地位低下,甚至在得知团总想要与有碾房作陪嫁的人家打亲家之后,也丝毫没有将这个消息与自己的婚事联系在一起。在她天真纯洁的心灵里,似乎根本就不存在“门当户对”的概念。在作者眼中,翠翠对爱情的要求越是大胆,就越纯真而美丽。她的爱是超越一切世俗利害关系的最为高尚也最富有诗意的爱。可以说,翠翠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是他崇拜的爱神和美神。试结合作品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翠翠的认识和评价。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美学思想的集中表现。在《边城》中沈从文不仅以出色的心理描写刻画了湘西人,而且以独特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具有诗情画意的湘西风景和风俗。沈从文用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他对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出色的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是《边城》的重要艺术特色。小说中,作者以细腻入微、逼真传神的心理刻画揭示了渡船老人的孙女翠翠的性格和内心的隐秘。
翠翠的父母是一对不被世俗所认可的情侣,他们偷食禁果后相继殉情而死。失去父母的翠翠从未有过母爱,也没有同龄的女性玩伴,更没有闲暇时、苦闷时说说悄悄话的好姐妹,常年累月感受到的只是临溪石头、天光日月和河风。爷爷可以给她生活上的慰藉,可女孩子的心思却无人理解,所以翠翠敏感脆弱、孤独忧伤。心理孤独的她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落得亲人离去,爱情消失,孤独凄苦。
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女孩儿,那深刻在女性血脉中的面对男性的自卑,那压抑真实感情、等待幸福降临的被动,都是人类几千年历史所赋予女性的性别特质。她不敢主动表露自己的心思,爱情垂青于她,但还未让她来得及品尝这杯美酒时,一切却终成泡影,翠翠和傩送的爱情似乎也走上了这条爱情的不归路。其实,翠翠爱情悲剧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虎视眈眈的碾坊、剪不断理还乱的封建宗法关系、已露头绪的势利化的价值取向、善意的误会和并非善意的传言,由外在客观因素造成的不可抗拒的天灾,相反,它是由当事人的自我主体性太微弱而引发的爱情责任事故。不管是翠翠还是老船工抑或是傩送,都没有在那样的社会环境里形成自我主体性,只要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主体意识增强一些,翠翠的爱情悲剧就不会发生。直到小说结尾,她还在等待,尽管那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她甚至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只有这一切都已发生,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哭了一个夜晚。
边城以其特有的妩媚和柔美孕育了翠翠。边城的山教会了她坚强,边城的水赋予了她柔美,边城的人传承了她淳朴。但闭塞的生存环境让她思想守旧,单一的人际关系使她孤独忧郁,自己的胆小怯懦让她与爱情失之交臂。最终翠翠落得孑然一身独守渡船,为了一个未必会归来的人作永无尽期的等待!小说以此为结局,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想,但也带给我们无尽的思考。
16.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现代都市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和发展,使都市生活成为了当时的文学家们围绕着读者与市场展开新一轮争夺战的焦点。而对都市生活的表现,在当时也成了各大流派文学创作共同关注的热点之一,虽然形成了大致相同的批判立场和态度,但也各有特点: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偏重社会分析和阶级批判;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京派小说较多地看到了现代文明背后的道德沦丧和人的自私贪婪,偏重于暴露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庸俗卑劣;而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小说则偏重于感觉的印象和人性的迷茫。请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左翼小说与京派小说、新感觉派小说对现代都市生活的表现和贡献。
左翼小说指伴随着“普罗文学”(“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小说写作潮流,其作者多为太阳社和后期创造社成员。左翼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是题材开掘的巨大现实性;阶级视角的社会批判性以及广阔的生活图景。电大《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分析题答案知识竞赛试题http://www.gkstk.comzhishijingsai.htm。左翼文学运动给中国带来了有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加速了中国文艺大众化的发展步伐,加强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鲁迅、茅盾等人的作品先后被介绍到各个国家,中国的左翼文学在世界上发出了自己的呼声,成为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以茅盾为代表的左翼小说,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创作成果丰硕,作品与实际生活斗争紧密结合,如:茅盾的《子夜》、《农村三部曲》等。左翼作家的创作一方面反映出了这一时期国民党白色恐怖统治下的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罪行,引起了国民党当局的巨大恐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京派指的是20年代末到30年代居留或求学于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城市,坚守自由主义立场的作家群体,他们追求文学(学术)的自由与独立,既反对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是一群维护文学的理想主义者,其基本成员是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以《大公报》文艺副刊、《文学杂志》、《水星》为主要阵地,以沈从文、废名等一批学者型的文人,即非职业化作家为代表,其中最重要的作家就是沈从文。"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其共同特点是:多带有乡土气息,具有来自乡野的质朴的美和凝重古久的风格,并由于对本土经验的眷恋和回归的渴望,其文体都具有一种抒情性。如沈从文的《边城》。新感觉派是一个小说流派,发端于20年代末,形成于30年代前半期,是海派的第二代。以《现代》杂志为主要阵地,代表作家是穆时英,其作品多表现半殖民地中国现代都市的畸形和病态生活,刻意描写主观感觉和印象,着重人物的心理分析和潜意识、隐意识的开掘,人物多具有"二重人格",一部分作品具有心理分析小说的特色,并流露出颓废悲观情绪。因主要受日本新感觉主义的影响,所以被称为是中国的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以批判都市文明为主要任务,顺应广大市民趣味的通俗的左翼作家群。30年代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新感觉派,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它的出现,表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引入,冲出了旧小说、旧文学的藩篱,让市民文学越过了通俗文学的界限,攀上了先锋文学的位置。其小说的意义在于它是真正观照现代大都市的文学,不仅注重对都市外在景观的炫奇式的描绘,而且也注重对都市的感受和体验的描写,并且将这种外在景观和内在体验同时落实到了小说的形式层面上,获得了把体验到的内在的都市内容和外在的文本形式相对应的诗学途径。
17.吴荪甫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对这个失败的英雄的悲剧命运的揭示,形象地表现了茅盾的创作意图。就吴荪甫这个人物讲,无论是才干、人格、气质、风度都远远超过粗俗、鄙陋的赵伯韬之流,然而吴荪甫却惨败于赵伯韬之手,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过失,其背后有无法抗拒的社会和历史的必然性。请结合教材专题五和专题六以及《子夜》的具体内容,谈谈你是怎样认识吴荪甫的悲剧命运的。
《子夜》是茅盾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成功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它第一次全面而又深刻地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生活面貌,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命运的真实写照。
<p >吴荪甫是《子夜》中塑造得最为成功的主要人物之一,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