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8 x3 G: L5 N2 Q. P* C5 C/ B6 z1 ^6 N巍山县全力抓好文物保护工作
$ S8 l2 H8 S, Y9 w4 z2 W" O" J: u- n近年来,巍山县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建立健全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措施,全力抓好文物保护工作。
% m0 _6 p$ A: A巍山县是南诏国的发祥地,历史文化遗迹十分丰富。到目前,全县已探明不可移动文物点282处;经各级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有5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馆藏文物达3000余件。
" S( z' A8 j% L& A' m" h1 H为确保文物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巍山县强化各类保障,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乡建设规划、财政预算、领导责任制考核中,成立了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健全完善了一级抓一级的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并从2015年起将每年的工作经费由往年的50万元提高到200万元。8 A: l b+ c+ @; _. g0 L
在具体工作中,巍山县首先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督促各相关部门在土地开发、城乡建设中认真落实文物保护措施,要求在各类重大项目建设的立项过程中,必须征求文物部门的意见,并组织专业队伍对建设区域进行文物调查,探明无重要文化遗迹方可展开建设。在此基础上,巍山县建立健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档案,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设置保护标志,树立保护界桩;建立健全文物藏品账目,做到账、物相符;实施分类管理,做到人防、技防相结合,有效防止了不可移动文物被破坏、被损毁责任事故和馆藏文物被盗、被抢、丢失、损毁案件的发生。同时,依法开展文物专项检查,依法组织和配合各级做好考古发掘工作。2 E4 t4 s; ^ _3 f5 j
经过多年努力,巍山县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古城保护和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工作成效尤为突出。古城保护方面,巍山县对占用到等觉寺古建筑群、文庙古建筑群等文物保护单位的县人民医院与县第一中学进行整体搬迁,并积极做好文物建筑的保护利用工作。为保护古城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累计投入1.6亿元保护资金,分期实施了古城保护性恢复一、二、三期工程和古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对所有外露线路和管道实施入地暗敷工程;实施完成古城街道青石板路面改造工程,对有碍古城整体风貌的“洋建筑”及设施进行拆除整改;新建了与古城相适应的文献、蒙化、南诏等广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方面,巍山县先后对长春洞、等觉寺、玉皇阁、文华书院、巍宝山古建筑群、文笔塔等32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建筑类文物保护维修覆盖面达67%,累计投入文物古建筑维修资金6000多万元。
( `* v2 u& j2 x! t大理日报(记者 施贵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