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黄金交易市场到今天为止是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发展的。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它的一些重要转折点。
20世纪30年代,上海金业交易所曾是远东最大的黄金交易中心之一,炒金已是一种极为流行的投资方式,其市场规模、交易方式和市场影响力远比日本和巴黎的黄金市场要大。
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黄金实行了长达50多年的统一管理。
1963年初国家停止了对金、银饰品加工原料的供应,银行所收购的金、银饰品也不再对外销售。
1982年,我国放开了黄金饰品零售市场,中国金币总公司也从这年起开始发行著名的熊猫金币。
1993年,国家将执行多年的黄金价格的固定定价方式改为浮动定价方式。
2000年,我国政府将建立开放的黄金市场写入了“十五计划”。
2001年4月,央行行长宣布取消黄金“统购统配”的计划管理体制。6月,央行正式启动黄金价格周报价制度,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动对国内金价进行调整。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行,这是我国黄金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迈出了开放步伐。
上海黄金交易所开业后业务发展迅速,已稳居世界场内现货黄金交易量第一。
2008年1月9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挂牌黄金期货合约,交易活跃,2008年共交易黄金7780.9吨,1.45万亿元。 2009年共交易黄金6812.466吨,成交金额1.53万亿元。
2010年7月,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力促中国黄金市场发展。
目前,我国黄金市场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为大发展打好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