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外出经商,大理喜洲人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实力,以此为支撑,大量气派的白族院落便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同时因为大理喜洲商帮出外经商后带回的先进理念,传统大理白族民居的建筑风格又有了兼收并蓄的改变,如在保留大理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传统基础上,融合了西式建筑风格,董家大院和严家大院就是鲜明的比照。
" k' s! S( j+ T- n" l' B4 U
% w' V; a9 w, Q. l. D" m# I2 B 位于大理喜洲镇寺上村的大慈寺建于南诏时期,是一座千年古刹。寺内儒、佛、道三教并存,这极大显示出旧时喜洲在传统宗教方面的开明,千百年来喜洲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安无事。
/ A+ V+ b* W, _ $ V# z" G; R8 q# e' ?$ y4 a
大理很早开始尊儒,自元代在云南开科取士以来,大理喜洲人才辈出,人们不忘圣贤恩师,遂建文庙。大慈寺内的奇观堂就是大理喜洲文庙,供孔圣人及其弟子牌位,门前悬挂的牌匾上写着“孔子思想与天地合德,儒家学说同日月齐明”的字样,庭中还种植梧桐、桂树、兰草等花木,散发出淡淡的幽香,同时也寓意“兰桂齐芬”、“蟾宫折桂”等。% W* O: g& A- {9 Q) K. i
* s) U; q/ j" V 大理喜洲大慈寺内最盛大的节庆活动莫过于每年农历8月27日举行的祭孔活动,祭孔活动持续两天,内容包括第一天的大规模聚餐和第二天的祭拜仪式、大型的传统文艺表演,祭孔活动年年盛大,至今火爆不衰,人气甚旺。, Q7 v) @! H4 N+ `4 E6 {
3 A; f; A6 ]6 B8 u
大理喜洲粑粑是什么时候在当地出现的,这似乎是一个难以考证的问题,据当地人士介绍,大理喜洲破酥这种传统食品起码也有几百年历史。而谈到所谓喜洲粑粑的正宗与不正宗,同样也没有一个固定标准,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说,当时在大理喜洲做喜洲粑粑的有两兄弟,一个叫大狗,一个叫二狗,他们做出的大理喜洲破酥无论从口味和数量来说,都受到一致肯定和推崇。 L4 z3 d1 I& @; j5 r, @
! A, e$ t9 L& R# l
大理喜洲镇有一家名为“杨氏祖传老字号喜洲破酥”的百年老店,该店的大理喜洲粑粑就是传承了大狗、二狗两兄弟的制作工艺,值得一尝。: t( D) F%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