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艾伦·索伦森(Alan Sorensen)以同一个地区的药房为例,解释药品市场的搜寻成本。一般人在购买必须长期服用的糖尿病药物时,其行为与购买用来控制感染且短期服用的抗生素不一样。索伦森便从这点出发进行分析。
糖尿病这种药是往后好多年都要持续服用的,所以想买这种药的人,会多花一点时间到处比较,寻找最好的价格。糖尿病药物的买家,其实就跟那位挑剔的中国女孩一样。
对药房来说,这会如何影响这两种药物的定价呢?药房主管知道糖尿病的药不能定价太高,因为这种药的消费者会到处比价;至于抗生素的定价,他可能会想:“如果我把价格定高一点,很多人还是会直接掏钱,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注意到。”然而他还是不能漫天喊价,因为有的人时间特别多,不管买什么药都会到处比价——如果他的定价太高,大家就会认为这间店在大敲竹杠了。
不过整体来说,我们可以预期抗生素的毛利比糖尿病药物还高(毛利来自于消费者所付的单价,超出药房购买的单价)。我们同时可以预期,每间药房在抗生素的定价上会采用不同策略。有些药房会大胆一点抬价,有些则会考虑到那些连罕用药物也会到处比价的顾客。另一方面,糖尿病药物的价格则每家药房都差不多,因为有更多顾客在购买前会到处比价。
为了解搜寻成本的重要性,索伦森利用纽约州的一条规定来做研究。在纽约州的每间药房,必须根据规定,公布特定几种处方药的价格。他开车到纽约州北部地区的各家药房,写下店里所张贴的药价(并且忍受药房店员的怪异眼神)。
结果,他的确发现像抗生素这种购买频率较低的药物,与糖尿病药物这种购买频率较高的药相比,前者的毛利明显较高。一般药房都知道,把病患只会买一次的药物定价抬高,其实不会有人发现。索伦森也发现,顾客有较高诱因四处比价的药物,在每间药房的价格就比较相似。每间药房的糖尿病药价格都差不多,因为药剂师很清楚,如果跟市场价格相差太大,销售量就无法增加。(摘自《社交网络学到的十堂经济学课》)
注:本内容由合作机构授权阅读时间网发布,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