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 F9 @3 H R- P; } [3 S
本报美编 胡强俊 画
7 }' F9 R; M) d 25岁的女大学生杨某是某大学应届毕业生,今年2月她在大理市某银行投了自己的简历后正筹备面试。3月11日下午,她接到一条落款为该“银行”的短信:让杨某3月12日9:30到该银行参加面试。过了一个多小时,一个电话打了过来,电话那头,男子开口就问:“你是杨某吗?我是某银行人力资源部的王主任,你明天早上到某银行人力资源部主任办公室找我吧。”杨某满心欢喜,一口答应。. v! B1 k& F" M( z
第二天早上9:30,杨某来到该银行大厅,打电话给这名“王主任”。对方告诉她,其办公室临时来了两个领导,要稍晚一点才有空接待她。让杨某先到外面帮他买个信封,他要装钱给领导。杨某马上买来信封,并电话告知“王主任”。“主任”又有了新的要求:领导不敢当面收钱,所以让杨某再帮他个忙,先用自己的卡打25000元给领导,待会见面时就还给她。
0 x. W$ @+ Y, B T7 S 虽然将信将疑,但杨某怕给人力资源部主任留下不好的印象,便向“王主任“提供的账号上打了25000元。之后,杨某一直在某银行大厅等“王主任”。可直到下午4时,也没见“王主任”的影子,杨某再打电话,对方已是关机。杨某询问银行的工作人员得知,这里根本没有“王主任”这个人。这下杨某才意识到,自己遇到骗子了,于是到公安机关报案。
/ f2 e X( m& C1 \. N! u$ m* B 目前,公安机关已经对该案件立案调查。
) o* V- x4 f( v$ V* K7 t1 U 提醒
0 o- `4 n2 u: W4 ~0 [ 眼下正是毕业生们的求职季,准备求职的大学生们请擦亮眼睛,在求职时,遇到“招聘方”以任何理由索要钱财的,务必提高警惕,仔细核实对方身份,不要因为怕得罪对方而导致最后人财两失。投递简历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完)(秦蒙琳 通讯员 李玉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