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善农村出行条件
6 f7 I; Y, g0 k$ K5 c+ A# g0 T# x! q. z完成155个行政村、1379.7公里硬化道路建设,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 ]% U9 l% U2 x+ q; ?
建设完成35000盏乡村路灯,“点亮大理”乡村路灯新覆盖2580个自然村,超额完成乡村路灯建设任务。4 [, o }8 j- U- o& T
>>>新闻实例
" P/ c" \" \2 J9 i村道贯城乡,山村变富了
" d" w3 R5 V3 G" p2 u/ S. \, Y穿梭在青瓦白墙的永平县龙门乡龙门村官庄村民小组里,干净平整的水泥路通到家家户户门口,太阳能路灯立在村道两旁,房前屋后的粪堆、柴堆、垃圾堆不见踪影,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的笑容写在脸上。官庄村民小组的变化,正是永平县农村公路建设的一个缩影。9 B2 d D* I( r( {- J- [5 t
在官庄小组采访时,村党总支部书记吴金文告诉记者:“过去村里路不好走,卫生条件非常差,人们想讲究也讲究不了。现在通了水泥路,也装起了路灯,村里变得亮爽爽;过去村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骡子和马,现在各家各户都有了摩托车,有的还有了小车、大车,进进出出快得很;过去最头疼的是无论哪家有人得了急病重病,村民都得用担架抬到大老远的公路边,而现在只消打一个‘120’,救护车就开到家门口。”他还说,自从村里修起了水泥路,邻里吵架斗气的少了,三天两头到村里纠缠的少了;装电话的多了,出门用手机的多了;买车跑运输的多了,外出做点小生意的多了。说实话,通村公路不仅修通了致富路,而且修通了民心,理顺了民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群众打心眼儿里感谢党,感谢政府!
$ q. D! J8 V5 ~, A7 t6 @, \5 {- {特约记者 杨福军$ Z! [% y% q& S3 e# h
■ 小水利建设0 y1 {" f" x3 Y" R5 h: E
完成“五小水利”工程51259件,其中完成“爱心水窖”建设32567件,超额完成新建“五小水利”工程5万件目标任务。解决22万农村居民及0.54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 I9 l0 n/ r2 _" V# |1 K7 i/ E
>>>新闻实例
3 ~' W6 Z2 O: y* C爱心水窖润彝乡5 l# X# G( A- r7 f& |+ x: }$ {) h
暖阳迎春节,村民迎清泉。“有了清泉,我这村组长的工作好做多了。”2月13日,南涧县宝华镇宝华村委会四家村张学富喜滋滋地引领记者看村里的饮水工程。
4 p, y9 W) Q: I8 n. T8 b9 ? m宝华四家村全村有42户151人,村庄青山环抱,隐藏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但近年来附近水源点减少,村民饱受缺水之苦。张学富介绍说:“2005年开始,村边的水源点逐渐干枯,村民便自己建水塘,然后用皮管将水引到自己家中。再后来,这些水源点的水也逐渐少了,有的直接没有了水,村民们只能几家人相约一起修建小水池,然后将水从水池里引出来进入各家。”: v' k2 @! W7 U6 E. j% Q
在张学富家门口,可见皮管、胶管和钢管几种新旧水管捆在一起。从这些水管的变化中,可以看到四家村人用水条件的逐渐改善。从张学富家沿着小道前行20多米,路边有一个可容纳10多立方水的大水池,水池下面,13个水表整齐划一的一字儿排开。“这是前年,村里13户人家一起修建起来的水池,现在不用了。”张学富边介绍边往前走,不一会便见一个刚刚修建起来的大水池。“这个水池可容纳20多立方水,现在管道还没有接通,但过不了多久,我们全村人就可以使用了。”( P, N9 z: X, g# Y4 h- A6 V
“一户一水表、一龙头、一管道……全村共修建了38口爱心水窖。”张学富讲述了去年的饮水工程内容。“加上这些水窖,现在全村共有90多个水窖,平均每户有2个水窖。”一边说着,张学富带着我们走进了村民张学发家。2 q; C e/ [# L8 h [
张学发家去年新修建了爱心水窖,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这爱心水窖可帮了我家的大忙了,过去家里办事,单是挑水就要请好几个人。”, O/ W; Q" ]. i; s; f4 F, P2 N9 `
“对于我们山区来说,小水窖发挥了大作用,是农村安全饮水的好帮手。”宝华镇水利站负责人介绍说。* N0 h% }- f( e+ [4 d
特约记者 杨训波 通讯员 左先勋
G, w# b9 S9 f# j4 }( W■ 助学行动1 v+ i4 V) l) w
筹集资金960万元,资助3093名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顺利入学。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6 @% j, E" N5 s1 u: c$ [+ g( ? K>>>新闻实例
. ^3 O; o# S0 c t& w- Z“爱心圆了我的梦”' Q* a- c, ~/ T
2014年8月13日,云龙县白石镇云顶村江尾组的杨菊花收到了大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考上大学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可杨菊花告诉记者,“我先是高兴地憧憬着我的大学生活,但很快这种喜悦就被如何筹集学费的难题替代了,我怕没钱上大学。”& V0 b. t, d7 S
杨菊花家住在高寒山区,家里有4口人,母亲长期患病,妹妹就读于云龙一中,家里只有父亲一个主要劳动力,一家人除了畜牧业和白花芸豆上有点收入外没有其他固定收入,一年一万元左右的收入除去家庭开支和母亲的药费已经所剩无几,盖了10多年的房子也因为没钱一直没装修。杨菊花就读云龙一中期间,也因有“启航行动”的资助,才顺利完成高中学业,读大学的费用家里根本无力承担。/ K. m) w8 x2 {0 Y1 u
杨菊花告诉记者,为了能顺利入学,她申请了6000元助学贷款,生活费没有着落。正当她犯愁时,听说大理州“爱心圆梦”行动专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于是就申请了这个资助金,并得到了二级资助金3000元,顺利进入了大学校园。. Y" C# A8 w% f& j( e" J6 S
杨菊花说:“我一定会刻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报答社会各界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2 ]* P. ^0 k8 [$ l) `! M* m& j" H特约记者 赵雪梅 大理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