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将培育认定20个示范型家庭农场

0
回复
46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 11:3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苍山洱海,青山绿水。大理的好风光,也成为当地家庭农牧场兴起的优质资源。截至去年底,大理仅家庭农场就有745家,比2013年新增140家,涉及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林业、种养结合等方面。对于如何帮助农民变身“农场主”,大理白族自治州今年将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整合资源,创新经营机制,培育认定20个示范家庭农场,扶持发展100个奶牛家庭牧场。" p6 {# s, C7 e  G; G/ H
  ◆ 养殖大户转向“农场主”. u/ l$ j* |3 p) n
  位于大理市泰安路的“应峰鲜奶坊”,是大理市首家鲜奶吧,出售来自自家牧场的鲜奶、自酿酸奶、乳扇等。老板娘廖玉琴介绍,牧场是2002年办的,当时几家大的乳业公司落户大理,需要奶牛养殖场来提供乳源,因此她家买了200头奶牛办起了牧场。牧场里产出的牛奶,全都供给乳业公司。近年来,奶价低迷,牧场经营成本增大。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奶价从4元一公斤的收购价跌到了2.1~2.4元。为了减少亏本,牧场陆续卖掉了奶牛,只留下了现在的一百多头,“现在靠家里的其他生意来补贴牧场运转。”这样的境况,一度让她和家人产生了停办牧场的念头。3 m  H. |, n6 Q6 ]- y
  去年6月,廖玉琴在网上看到鲜奶吧的运营模式,受到启发,在大理市内尝试开起了如今这家“应峰鲜奶坊”,鲜奶坊一出场,就受到了市民的青睐,为牧场开拓了新的创收渠道。鲜奶吧的开办,得到了当地农业、畜牧等部门的支持,专门组成了工作小组,到他们的牧场进行考察、走访,帮助他们获得了生鲜乳生产许可。
+ J9 B' X1 O  }0 s0 C  鲜奶坊还组织了两期会员到牧场参观的活动,廖玉琴说,这样的活动很受欢迎,今后他们考虑把农庄观光也加入到牧场的发展计划中去。不过,虽然鲜奶坊解决了一部分牧场产品的渠道,但大部分牛奶仍是供往乳业公司。在奶价低迷的情况下,如何让自家牧场走下去,仍是让她和家人头疼的问题。
) b3 J$ o6 G1 M; @, P  ◆ 资金扶持示范家庭农场
1 l! z) B3 e( C2 n  F4 Z  从大理州对家庭农牧场的扶持中,记者了解到,廖玉琴家的牧场,可以通过申报示范家庭农场或家庭牧场,来获得政府的资金扶持。
6 ?( [  V7 v" p  大理州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简称“经管站”)站长钱继云介绍,家庭农场是指以农户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实行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科学管理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家庭农场是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的重要途径。
  b" f3 T* K7 u- D; L' R  去年,大理州出台了扶持家庭农场的一系列政策,其中包括鼓励和支持农民的承包土地向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流转,开展家庭农场统计工作,以及对州级示范家庭农场进行评定、授牌,给予10万元资金扶持。此外,对于拥有10头奶牛以上的家庭牧场,给予两万元资金扶持。
6 D" P3 Y, H) U( l! T. g& G  钱继云介绍,根据《大理州州级示范家庭农场评定管理暂行办法》,申报州级示范家庭农场,种植户农场面积要达到50亩以上、产值10万元以上,养殖户中以奶牛养殖为例,规模要达到年存栏30头以上,产值达50万元以上。
) D6 O8 ^: r: ?( u% M, M  对于今年大理州将培育认定的20个示范家庭农场的带动力,钱继云说,推广家庭农场,能留住青少年劳动力,有利于农业专业化的同时,还能解决农村的留守老人、留守儿童问题,有助于社会更加和谐发展。(完)(记者秦蒙琳 杨茜)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