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发育开始阅读王朔,又于青春期遇见王小波、石康,在工作两三年左右撞上慕容雪村的70后来说,一本这样的小说会很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可是又极难有震撼力。耍贫嘴谁还能超越王朔?冯小刚偷学去那么点儿,都养活了他全家10年,成大导演了;青春小说讲校园生活,《晃晃悠悠》珠玉在前啊!
若干年前读过冯唐的《18岁给我一个姑娘》,看着封二上冯唐风流倜傥的样子,一双闷骚的眼睛从金丝眼镜后面透出贼亮的光,旁边配着他相当牛逼的简历。佳作诚然是佳作,却没有太多的震撼。
《万物生长》则不然。
一页页支离破碎的故事翻过去,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全无凝滞之感。在寂静的夜里,直叫人背脊一阵寒意,我的意思是说——鸡皮疙瘩掉了一地。直想翻身起来,立马找到我那些下落不明的兄弟,去路边的小摊喝几杯啤酒吃一把焦脆肥腻的烤串,然后趁着酒壮怂人胆,给你那早已嫁作人妇的初恋打一个电话。
胡赳赳说:“冯唐的贫嘴三流,叙述二流,但每每关键时候的意象一流,至于文字魅力,绝对独步天下。”
诚然诚然!两人在未名湖边隐秘之处的亲密段落,寥寥几笔,顿时云开雾散春藤绕树。
意象大概就是常说的诗意吧!将无法言说的感受,通过场景、对话、描写的组合表现出来,传递给人。冯唐显然是一流的高手。既有胡同窜子的生猛,又有一个医科大学博士的严谨思维,同时具备良好的国学修养,再加上天生流氓的无敌闷骚个性,于是写出了一本“浑身都是小鸡鸡”,阉都没法阉的小说。
青春小说的核心在于对青春不可挽回的失去而感伤,好多大胸翘屁股的妞爱着“我”,而“我”才华横溢放浪不羁气吞万里如虎,吹牛打屁上天入地,最后妞傍了大款而“我”在这里写小说。
《万物生长》却毫不悲伤,只是陈述那些明亮的眼睛里生机勃勃的欲望。一代人来一代人去,大地永存,太阳照耀,万物生长。在一个永恒的宇宙中,兴盛、衰败、高潮、勃起都只是一个万念俱灭前的过程。
有多少人怀念着自己的青春,一生为之怅然又不知为何呢?多少人深爱着北京这个奇怪的城市,却又说不出来它到底什么地方不一样呢?冯唐说清楚了。就凭这两点,我认为这是一本小母牛上天的小说。
我一直认为,好的作品应该是这样的:它像月亮一样悬挂在你生活的天空中。
白天当你为了生计苟且营生,奔走忙碌的时候,你完全忘记了它的存在。然而,当你独自走在晴朗的冬夜里,夜凉如水,空气清澈沁人心脾,树影婆娑散落在你的周围,四周一片冷冷的银色,万籁俱寂只有你自己的脚步声,你深叹一口气,或者刚好点燃一根烟,猛一回头——发现它一直在那儿朗朗地照着你。
我会好好的把这本书放在书架上,等我的女儿18岁的时候,把它拿出来,掸掸上面的灰尘——我们是这么长大的。(《万物生长》书评/大西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