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友哥”是山里人对朋友最亲热的称呼。
: }, x% w: U- A+ h. E6 l2 m ] 云南大理市地税局的普通党员干部杨广,22年来心系贫困山区,坚持利用每天下班后的休息时间,往返在大理市很多社区单位,为山里的贫困百姓收集衣物和生活用品,并利用节假日送到山区百姓手中,被山里人亲切地称为“老友哥”。: Z" K) V4 ]# T. B* h5 q
二十二年如一,情系山里群众
r2 v6 V. o! O! Y' n3 G 199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杨广去到大理州漾濞县羊厩村。原本把山区生活想象成世外桃源的他,一下子被眼前山区的贫困现实刺痛了。6 [0 s$ B6 H* j$ G" ~
羊厩村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区位偏僻、土地贫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连基本的粮食作物和蔬菜都很难种植,以种地为生、靠天吃饭的许多村民连温饱都难以解决。用当地老百姓的话说:“种一亩山地还买不到两件衣服”,“种地赊化肥、年尾赊米吃,娃娃上学赊学费,样样都赊”。
5 X) j. f- W- r1 w 城里与乡村生活的巨大反差让杨广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暗暗下定决心,不管多难,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哪怕送一件衣物、一双鞋子,也要为老百姓节约一点钱来买化肥,送小孩上学,尽可能地帮助山区群众。' }0 H7 }8 X; F. V% F) e
从山区回来后,杨广像变了一个人,整天做着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如果您家中有不要的衣物,拿给我好吗?”就是从这句话开始,杨广开始在单位和附近社区收集旧衣物,大到一床旧棉被,小到一个饼干盒、茶叶桶,只要能继续使用的东西,都成了他收集的对象。! P. u4 o" k* u4 _
杨广的这个举动,开始时招来许多人异样的眼光,有人说他要把收集来的东西拿去当废品卖,也有人说他要送给他农村老家的亲戚捡一份人情,甚至还有人说他是拿去山区以低价出售赚差价。* S W& o' O, o+ m
背后的风言风语并没有阻挡住杨广,他不断收集衣物,再一件件送到山区贫困村民手中,这样一干就是22年。, D+ Q0 o! C; T/ O) x
五十余吨衣物,温暖众乡亲; @8 f$ u7 |7 _* W3 f1 T% {
22年来,杨广时常忙碌在各个住宿小区里,四处收集别人不要的衣物,清洗、分类、叠放好收集来的旧衣物,然后骑着载满衣物的摩托车,穿梭在山村崎岖的小路上,将衣物送到山区贫困村民家里。
, X4 J a8 K, ]$ Z. i7 f! @ 原本的模范丈夫如今却一有空就往外跑,还四处收集别人的衣服及其他各种生活用品,大包小包的往家里堆,每逢节假日也不再陪家人。
1 d$ H7 c* b; F; G7 H7 @3 ~ 刚收拾整洁的家常常被杨广收集回来堆得像一座小山一样的物品弄乱,杨广的变化本来就引起妻子的不满,加之外人的种种猜疑,妻子的不满情绪更加激化,多次明确提出不准再去收集衣物。外面的误会杨广一笑了之,妻子的不满他努力安抚。3 _9 Y1 P. b4 d9 ~4 E8 L7 S0 }2 t
1 2 3 下一页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