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p2 ~& e9 ~$ \) M8 b& {本报美编 张维麟 制图
" r/ R+ u& c; n+ k8 }华坪县按照“黑色产业强县、绿色产业富民”思路,推动芒果、茶叶、柑橘等绿色产业漂亮转型升级。
( L4 @! S3 s7 N4 d C7 t1 A芒果媳妇变成婆1 S: ?$ V. x6 A$ T) T4 N& w* _3 k7 e% g
“美丽的芒果香……”一首由著名歌手谢军作词、作曲和演唱的《华坪芒果香》,一度唱红网络,唱响、唱大、唱强了华坪的芒果产业。到目前,华坪县芒果种植面积已达16万亩,共有9.5万农户种植芒果。今年,全县芒果产值突破5亿元,成为全省最大芒果的生产县。
t6 r8 E; c# }0 E" X! p7 ]$ d+ T v“芒果产业能否实现转型升级,事关全县芒果产业发展大局和近万种植农户的长远利益。”10月18日,记者来到华坪金芒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总经理邹杰一语道出了她的担忧。) x8 `: |5 E o
2008年,一心一意回华坪相夫教子的邹杰,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几个月后“嫁”给了芒果,成为远近闻名的“芒果媳妇”。当时,邹杰投资856万元,在荣将镇膏泽村建立华坪金芒果生态开发有限公司,并建成了一条年产1200吨芒果速冻原汁生产线。此后,邹杰在全国各地四处奔走,积极开拓芒果销售市场。
3 d( |3 R/ j3 S6 r6 g+ n% F去年11月,她独自带了6箱芒果到北京参加中国果蔬产业大会。“当时正值初冬,芒果一摆出来就被抢光。”邹杰说,在会上,金芒果公司与中华全国供销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达成了合作协议。今年,金芒果公司通过开展网络销售,实现芒果鲜果销售收入2050万元。同时,邹杰还与济南果品研究院一起,共同起草制定了芒果国家标准。在公司内部还设立了云南省芒果工程研究技术中心。0 m( K" E( `8 R m
深加工是实现芒果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今年4月,邹杰又投资1.2亿元,建设年产芒果原汁3000吨、保鲜储藏3万吨生产线。该项目占地124.8亩,计划年底完工,明年投产运行。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将有力地推动华坪芒果产业转型升级。到那时,邹杰也会从“芒果媳妇”升级为“芒果婆婆”。
5 q2 u. b. ]. e F; e, p9 S茶叶极品俏市场
* `9 A: f# l9 A$ ]" J# _茶叶是华坪县通过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起来的绿色产业。目前,全县已形成以“乌木春”、“雨台山”、“灵源绿”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企业和知名品牌。华坪县乌木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的“乌木春”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取得有机食品认证、国家QS认证、中国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有机茶加工证书”和“有机产品认证证书”。“雨台山”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取得“雨台山”商标权。在云南省第二届茶叶交易会上,“雨台绿蕊”荣获名优茶评铜奖。
4 i( Q% p& a+ Y/ E' ^' d* V- u“以前我们做茶叶,注重数量,生产的茶叶,价格多数是几十元1斤。”乌木春茶业公司董事长李世贵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来,公司在做高品质、高附加值茶叶上狠下功夫。2011年,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推出了高端茶,虽然1市斤要3200元,但在市场上很受欢迎。% l7 m: a' U0 r$ B: ]
李世贵说,通过生产高端茶,给茶农带来的收益比生产普通茶增加了三分之二左右。过去公司每年支付给茶农的收入只有200万元左右,今年茶农的收入增加到了1400多万元。从2011年以来,公司销售收入每年以50%左右的幅度递增。目前,公司已投入450万元,在荣将生物园区建设一条高端茶生产线。生产线明年建成投产后,公司的高端茶所占比例将从现在的15%上升到40%左右。
4 P9 o' N( u0 G+ l" Y S另外,公司还依托“乌木春”这个品牌,打造系列产品。公司投入2000万元建设的核桃油加工生产线,将于明年建成投产;通过整合茶文化、佛教文化、傈僳族文化和旅游资源,在永兴三股水村建设“乌木春”精品生态庄园。
/ U- n9 m( x e2 S3 n1 v+ T4 ~柑橘老树换新枝
' K. N1 P! @+ Q8 o [! N8 y) ?% l& Q$ g新庄乡是华坪县的柑橘主产区。10月18日,记者来到新庄乡新庄村方家村村民小组采访,看到满山遍野的柑橘挂满枝头,一派丰收的景象。
0 d( z+ W) ^2 Q5 ]$ |' k" |0 R“我们方家村共有30户人家、128人,家家户户都种柑橘。去年,全村实现柑橘收入300多万元,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在村民小组组长、党小组长方云学家里,方云学一边拿出刚摘下来的椪柑给记者品尝一边说,他家5口人,种植柑橘20多亩,去年收入22万元。“今年的情况,比去年还要好一些。现在椪柑开始上市,所有的果子都被成都的老板订购。”& B5 x- R2 @1 V% H* [0 t! f
记者了解到,新庄村发展柑橘产业并非一帆风顺。2006年,村里的柑橘卖不出去,村民一度蒙受巨大损失。为了让柑橘这棵老树焕发新枝,村里成立了柑橘专业合作社,在原来种植的6个柑橘品种中,优选出“岩溪晚芦”和“椪柑”两个品种进行重点推广种植。现在,全村3000多亩柑橘都换成了这两个品种。据方云学介绍,这两个品种的柑橘在市场上供不应求。6 T% g. z W1 z+ b# n) q
“新庄乡很适合种植柑橘,全乡7个行政村有6个村种植柑橘。目前,全乡柑橘种植面积已达6000多亩,其中今年新增1000亩。”陪同采访的乡人大主席谢天兵介绍,从明年开始,乡里计划每年发展2000亩柑橘,建设万亩柑橘基地。
4 g' t$ _. ^% U3 i9 `; n9 S- z3 k记者 李秀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