诠释最美——援藏干部的那些故事

0
回复
406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2 23:4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大地涌现出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炳、最美妈妈吴菊萍以及许许多多最美的乡村医生……他们的美丽让人震撼,让人敬佩。其实,在祖国的雪域高原,也有一批最美的人,他们就是那些克服一切困难,秉承“老西藏精神”,默默为西藏发展建设奉献自己青春、智慧甚至生命的援藏干部人才。
  顾群:妙手援藏一片“针情”
  在两赴西藏林芝共计近7个月的时间里,顾群已累计为1万多名患者解除了病痛的折磨。在她看来,饭可以凑合吃,但为患者检查诊断绝不能马虎。顾群,海军总医院第四批援藏医生。她被当地藏族群众称为“格桑卓玛”,藏语意为“最美丽的女性”。
  受海拔、气候等因素影响,失眠、高血压、肩周炎等是当地的常见病,但由于医疗和经济条件有限,在当地治疗起来十分困难。顾群凭着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开发了埋耳豆和针灸的办法,对患者进行穴位调理,效果相当理想。
  小小的银针,居然有如此奇效。被治愈的藏族群众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亲友和乡亲,不久顾群就变成县医院最繁忙的医生,每天找她看病的人络绎不绝,最多时一天达到120多人,不少患者甚至从远距数百公里的墨脱、拉萨等地专程赶来求医。
  尽管语言不通,但每一名藏族患者都对顾群报以极大的信任,看完病后,都会作揖以表达深深的谢意。还有的瘫痪患者在经过针灸治疗后,第二天被家人抬着来到顾群面前,只为道一声“谢谢”。一股股暖流涌上顾群心头。“那些眼神特别真诚,让人没法拒绝。”
今年8月的一天,本已结束援藏工作的顾群,得知当地群众和政府联名希望她再回去工作一阵,她隐瞒了自己正在感冒发烧的病情,次日便登机飞往西藏。尽管她知道那后果可能是“肺水肿而死”,但更坚定的信念在心中,“医者仁心,这是真正需要我的时候,怎么能说‘不’”。
吴光、张先俊:被追授“重庆五一劳动奖章”的援藏干部
  12月13日中午,重庆市经信委外经处办公室急促的电话突然响起。外经处付处长接过电话后,突然发出一声惊恐的尖叫,然后颤抖的向电话那头询问:“两个?两个吗?”
  不久,挂断电话,付处长颓然坐下,已是泪如雨下……
  这是一通从1500公里外的雪域高原白玛雪山打来的电话。打电话的人,是重庆市援藏干部专员杨树海。电话中,杨树海传来噩耗:市政府援藏工作小组副组长、援藏办主任、市经信委副主任吴光和市援藏办副主任、市经信委外经外事处调研员张先俊,在援藏工作中发生交通事故,因公殉职,不幸壮烈牺牲。吴光同志享年57岁,张先俊同志享年47岁。
  吴光,1974年5月参加工作,38年来,将毕生心血和智慧都献给了重庆工业信息化建设和援藏事业,曾连续7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5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2010、2011年连续两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优秀领导干部。这个在妻子眼中不够守信用,在儿子眼中常常说着话的功夫就累睡着的援藏干部在雪域高原永远睡去了。
  张先俊,1983年10月参军入伍,2008年12月转业到市经信委工作,2011年3月兼任市援藏办副主任。是一位经过生与死、苦与难考验的好同志,曾荣立战功一次,三等功两次。这位昔日英勇战士,在边疆战场的冲锋陷阵枪林弹雨闯过来了,和平年代,生命却消失在茫茫雪山。
  为了西藏的繁荣发展,为了藏族同胞的幸福生活,一批又一批的援藏干部人才,前赴后继奔赴雪域高原,他们舍小家顾大家,默默地耕耘着、奉献着,他们也是最美的中国人。
祁威:被旅游界誉为“智力援藏专家”
  在他的参与下,曾处于原状态的藏东南旅游景区,如今,变成了一个个生机盎然、充满活力的原生态和谐旅游景区;尽管他不是国家机关的援藏干部,但他在藏四年,为世界屋脊旅游业创造了一个个的新纪录;在他的参与指导下,西藏诞生了首家农民旅游专业合作社、首个汽车自驾游目的地服务规范西藏地方标准;在他的精心打造下,诞生了中国首家以“茶马古道”为文化品牌的历史文化旅游博物馆,并于2012年9月向游客全面开放……他就是被西藏旅游界誉称为“智力援藏专家”的来自湖北的旅游专业资深专家--祁威。
在西藏进行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祁威勇于开拓、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克服了高寒缺氧、气候恶劣、自然灾害频发、语言不通等各种困难,在雪域高原创造了一个个旅游援藏者的新业绩和新纪录,为当地旅游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世界屋脊树立了湖北旅游人新的标杆。
孔锬:在笔墨间耕耘的援藏人
  30多岁的孔锬,已经满头花白的头发,像个老者了。这个来自北京朝阳区最基层乡镇的组织科长坦然笑称自己这是“鹤发童颜”。
  作为北京市第一批专职援藏干部,进藏后孔锬立即就对当时的领导表力量态:各种工作都可以适应,没有接触的可以学习,领导交办的事情一定执行到底。
  于是,领导把指挥部党委各项重要文件材料、领导讲话撰写工作交给了他。接到任务后,孔锬立即紧张了起来。因为原来在北京的单位,层级较低,一般也就是给乡镇的书记乡长写写材料,而现在一下子要给局级、部级甚至更高领导写汇报稿,跨度太大了。他为此焦急得睡不着觉。为了提高写作能力,他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文件,从网上搜索和援藏相关的文章,集中突击学习。两个月后,孔锬就成为指挥部里优秀的“笔杆子”。
  入藏一年来,孔锬撰写各类计划总结、汇报材料、经验材料、公文和宣传报道累计400多份,近百万字。对于文字工作,古人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孔锬却说:每一项工作在援藏工作里,都是一样重要的。在笔墨间耕耘,虽然不起眼,虽然很辛苦,但是只要是为援藏能做出一点贡献,我就心满意足了。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