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一贯实行尊重、继承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的政策。在中国的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对保护和整理民族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藏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各级政府十分重视保护和发展西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繁荣西藏的文化事业。和平解放以来,尤其是近20年来,西藏民族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藏族文化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
西藏的文物保护 中央政府一贯特别重视西藏的文物保护。1965年,自治区成立伊始即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1995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先后颁布了《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管理条例》、《西藏自治区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等地方性法律、法规及规章,有效地保护了西藏自治区的文物古迹。当然,西藏在文革期间与全国一样,部分文物也受到破坏。但在文革后,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出巨资进行了维修。西藏自治区现有270名专业文物考古工作者,其中藏族占90%。现有各类文物点200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5处。已对8万多件馆藏文物建立了档案,今后将用10年或更长时间对西藏所有文物进行登记整理。西藏著名的文物古迹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自20世纪80年代初到20世纪末,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投资3亿多元,用于文物古建筑维修保护工作,重点对布达拉宫、古格王国遗址、托林寺、大昭寺、札什伦布寺、甘丹寺、桑耶寺等重要文物单位进行维修保护。2001年,国家又投资4000多万元,全国16个省市援助西藏文物保护经费达400多万元。“十五”期间(2001-2005年),国家将投资4.3亿多元,对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和卡若遗址进行包括古建筑维修、周围环境整治、安装消防设施及检测体系等内容的保护工程。西藏基本完成了全区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大批珍贵文物得到全面保护。国家投资9000多万元建成西藏博物馆。
布达拉宫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出现了严重险情。自1989年开始,国家共拨专款5500多万元,历时5年多,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维修,维修面积达33900平方米。今后,中央政府计划投资2亿多元,对布达拉宫进行全面保护。
藏语文的保护 中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西藏自治区学习、使用和发展藏语文的若干规定(试行)》明确规定,在西藏自治区藏、汉语文并重,以藏语文为主。西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决议、法规、法令,人民政府下达的正式文件、发布的公告,都用藏汉两种文字。报纸、广播、电视都用藏汉两种语言文字。自治区编辑出版的图书中,藏文图书占70 %。自治区招工、招干、招生对不同语言文字使用者平等对待,优先照顾藏语文使用者。群众参加的各种大会都使用藏语文。所有单位、街道、路标和公共设施一律使用藏汉两种文字的标记。各级各类学校的藏语文课是学生的主课,要求学生在中学毕业时,具有熟练掌握藏语文读写的能力。西藏制定的“信息技术藏文编码字符集”国际标准方案已获国际标准审定会议通过,使藏语文步入现代信息媒体领域。1995年,西藏成立了藏语文统一标准化委员会,开始藏语文统一标准化和社会用语规范化。在新西藏,掌握和使用藏语文的人数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
民族文化的抢救和保护 在民族文化方面,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抢救和整理工作,全国以藏族学者为主体的藏学研究机构就有50多个,出版了诸如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藏文《中华大藏经》等一批重要著作。1979年,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区把《格萨尔王传》列为重点研究课题,设立专门机构进行抢救、整理。目前,共收集手抄木刻本300多部,出版研究专著30多部,学术论文1000多篇。
关于藏族的艺术,近年来已有许多批西藏艺术团到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世界各地表演或展出,这是西藏艺术得到继承和发扬的最好证明。
国家充分尊重藏民族的风俗习惯,城镇农牧区大多数群众按照个人的意愿,依然保持藏族服饰、饮食习惯、住房风格等。每年藏历新年、雪顿节、酥油灯节、沐浴节、望果节、达玛节等传统节日受到尊重。
现在,藏民族文化正处在前所未有的繁荣发展时期。“西藏的传统文化被毁灭了”这种说法纯属造谣,是别有用心的。
藏医学的继承和发展 藏族医学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在中国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政府十分重视藏医藏药的研究和开发,并实行继承、发扬、整理、提高的方针。先后整理、翻译出版了藏医历史名著《四部医典》等经典,出版了《新编西藏中草药》、《新编藏医学》等一批藏医藏药著作,并在西藏大学开设藏医系,在拉萨藏医院举办培训班,建立西藏藏医学院,培养了大批藏医藏药人才。现在,西藏自治区已建成7所藏医院,有71个县医院设立了藏医科,藏医人员发展到1170余人,有藏药厂9个。还在北京开办北京藏医院,力争将其建成为国内外患者提供良好诊治的一流的藏医院,并将作为向世界各地传播藏医学的重要窗口。
藏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藏学是研究藏族历史、宗教、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目前,全国从事藏学研究的机构有50多个,并于1986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国家大力培养藏学研究人才,目前从事专业研究及其辅助工作的藏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员有2000多人。其中已有一批卓有成就的藏族专家学者成长起来。全国各藏学研究机构承担了大量研究课题,如《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西藏通史》、《大藏经》对勘、梵文贝叶经的整理研究和西藏宗教源流与教派研究等项目,完成重要课题300多个,出版藏学专著400多部。这些研究机构还创办了《中国藏学》、《西藏研究》、《西藏佛教》、《西藏社会发展研究》、《西藏艺术研究》、《雪域文化》、《中国西藏》等近30种藏、汉、英文刊物。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藏学国际学术交流活动的逐渐开展,近年来举办涉及西藏历史、语言、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天文历算、藏医等学科的学术讨论会上百次,与美国、日本、奥地利等10多个国家建立项目合作关系,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几百名学者和旅居国外的藏胞学者来参观访问、进行学术交流、考察和洽谈科研合作项目。有多批藏族专家学者应邀出国访问、讲学和参加学术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