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科技路” 打响“高原牌”剑川“冷凉地”上盘出“热产业”

0
回复
193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4 11: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甸南镇种植春蒜1020亩,平均亩产春蒜苗4200公斤、产值10920元,总产值达1100万元,小蒜苗成了百姓增收的大产业。”采访中,甸南镇党委副书记杨建明这样告诉记者。近年来,剑川县发挥农业发展比较优势,靠实科技,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在“冷凉地”上盘出了“热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跨越发展。( m  |6 {; _; K# o
高原粳稻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剑川县通过与省农科院、省农大、州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和选育出适宜剑川种植的剑粳系列和凤稻系列水稻新品种。全县栽种优质水稻新品种5.6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77%。其中“剑粳3号”、“剑粳6号”通过省级品种审定,“剑粳3号”籽种外销大理周边地区及州内洱源、弥渡等县。通过7年的努力,将剑川打造成了滇西北高原优质水稻良种繁殖基地,可供40万亩水稻生产用种。
& ^5 K, D4 K& V; F种薯产业初见成效。剑川县抓住被列为全省马铃薯种薯基地县的机遇,坚持逐年稳步推进发展的原则,开展马铃薯新品种选育试验,已初步筛选出“69”、“H6”、“B4”等一批优质马铃薯品种。目前,该县除能满足县内马铃薯生产全面使用低代种薯外,每年外销0.8万吨至1万吨种薯,并通过农业部下属谷康公司成功推广10吨种薯到缅甸试种,成为剑川第一个直接出口的农产品。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0.8万亩,发展到今年的4.5万亩,产值从720万元提高到7000万元,“剑川红”马铃薯首次通过了无公害认证,该县今年准备申报国家级马铃薯种薯基地县。) p) p. G" t" A
制种产业稳步发展。剑川县紧紧抓住与云南农业大学“校县合作”的机遇,2007年试验种植17.4亩杂交包谷获得成功。2012年推广1200亩,并与大理佑丰公司、洱源良禾种业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开展玉米杂交自交和良种选育与应用工作,5年内累计实施面积25000亩。同时,今年全县水稻良种繁育面积达2000亩,繁育水稻良种预计达50万公斤。# A& [# l+ P! l7 G
季差蔬菜优势初显。剑川气候冷凉,作物生长缓慢,相对热区同季种植的蔬菜晚上市,病虫害少,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通过试验探讨,培植发展了剑川特有的冷凉地区季差蔬菜,并在省、州得到认可。发展春蒜苗、烟后菜、香葱、莴笋、大白菜、春秋青蚕豆、白萝卜等季差蔬菜种植2.5万亩,产值突破9300万元。组建了剑川县蔬菜生产技术协会,今年建成700亩蔬菜大棚,臻福公司等龙头企业建成投产。全县种植香葱5000亩,并认证莴笋、大白萝卜、青蚕豆、春蒜无公害基地980亩。( k( U/ H" h+ e7 N/ v0 N
药材种植强势兴起。剑川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由2009年的500亩发展到2014年的7万亩,主要栽种续断、灯盏花、附子、重楼、云木香、秦艽等6个品种。引进云南兴瑞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来剑川发展玛咖种植及深加工。目前,剑川已有千亩以上中药材种植大户2家,百亩以上种植大户20多家。0 ]" |" w' j6 q7 b8 o4 V' M0 G0 P
沙溪地参独具魅力。沙溪地参由驯化栽培发展到规模种植,通过推广辐射,种植地区由沙溪镇扩展到老君山镇,基地面积稳定在2500亩。从事该产业的车记地参食品厂列入州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册“车记号”商标荣获云南省著名商标,其地参产品备受客商青睐。地参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得到立项扶持,彰显了高原生态品牌的魅力。
5 [1 n) [/ B  E1 V“双A”芸豆独树一帜。芸豆是剑川县一大名优传统出口创汇产品。目前,全县年种植芸豆面积4万亩,总产达6千吨,初步建成滇西北芸豆、杂豆批发交易市场,有2家芸豆经营龙头企业和数十家个体户经营芸豆。该县在丰登等7个村建设芸豆生产基地3万亩;还与省农科院合作,以大粒丰产为目标在石龙村实施芸豆高产栽培示范300亩,初步选育出优质高产大粒型4个品种,并在全县推广,提高品种产值,增加农民收入。(特约记者 陈永和)(大理日报)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