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系列报道之六
- |$ o2 R7 Y }! f云龙县在“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中,把为民服务作为重点,有效解决了机关部门的“梗阻病”和党员干部的“冷漠病”,通过一项一项地认真整改,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实,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总结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三大法宝”。
8 v) x9 g4 Q3 q; a& n- b7 I法宝之一:“一连五要”实现“无缝对接”
6 h4 q5 C! O% X: W$ Y& _党员干部“一连五要”,实现联系群众“无缝对接”是云龙县“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的法宝之一。“一连”,即建立干部群众“连心卡”制度,每名干部联系2至5户农户,将个人信息与联系户信息登记在卡,实行双向互动,全县干部个个联户,农户家中户户有卡,干部电话时时能通。诺邓镇杏林村村民杨树权说:“找干部,一拨‘连心卡’的电话就灵。”“五要”,即要进农家门、要听农家话、要住农家屋、要帮农家忙、要解农家难。团结乡河东村着力开展“一人富带动一片富,一片富带动一村富”,实实在在地与群众共谋致富路,目前,80%的农户告别了垛木房,住进了新居。县编办干部与云头村40多名群众一同修复年久失修“云头藤桥”,村民称赞说,干部不仅修复了“出行桥”,更是架起了干群“连心桥”。5 ]$ c+ h4 @! f: g; m& O% ~
法宝之二:“一建五送”,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 U. i- ?' n% L, N) H9 {机关部门“一建五送”,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是云龙县“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的法宝之二。云龙县机关部门扎实开展“机关进农村、干部进农户、服务进农家”活动,全面推行部门挂钩行政村“一建五送”工作机制,努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一建”,即建立一块“民情责任区”,按照行政村区划,把全县划分为86个民情责任区,每个部门负责一个行政村,开展“驻村办公”,听诉求、帮决策、帮协调、帮解难;实行城乡组织联建,帮助农村建阵地、强组织、谋发展。“五送”,即送法律政策、送实用科技、送发展信息、送党的温暖、送和谐新风。县人大通过干部捐款、协调困难救助等渠道,积极为山西村重度烧伤的赵雄协调植皮手术费,把党的温暖送进群众家。" N. t; \% ]8 i$ F0 W- V
法宝之三:“一转五推”,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
: p" ]8 T" Z: I; A( z" H( W基层党组织“一转五推”,激活基层党建“神经末梢”是云龙县“干群心连心”教育实践活动的法宝之三。以“一转五推”为载体,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把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神经末梢”。“一转”,即推动基层党组织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把党务变业务,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使服务成为基层党建的鲜明主题。“五推”,即一是推进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二是推进联系群众体系建设,三是推进服务群众体系建设,四是推进服务责任体系建设,五是推进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使基层党组织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主心骨”。(完)(记者 杨艳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