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排塘尾古村落:国家八百多年历史文化名村

0
回复
47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16 00: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_64826001.jpg

■塘尾巷道

  塘尾村位于石排镇西南部。建村之初属水乡,有莲叶田田,因此,古称莲溪。到清乾隆年间,村前有一狭长水塘,广种莲藕,人称莲塘。由于村围居莲塘之尾,故名塘尾。
  塘尾于南宋开禧元年至三年(1205~1207年)立村,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明代时期,塘尾属文顺乡第三都辖。民国时期属云山乡(俗称云岗乡)辖。1951年属埔心乡辖。1957年属石排大乡辖。1958年属企石人民公社辖。1961年属石排人民公社辖。1983年属石排区辖。1999年7月,管理区改称行政村。目前塘尾辖1个自然村,分设1个村民小组。
  塘尾村最早由黎、谢二姓迁入居住。南宋时原本是一杂姓村落,自栎蓭公卜居后,随着时代变迁和姓氏更替,至明朝中期塘尾居民基本以李姓为主。
  塘尾村的古村落已被评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东莞市人文传承基地”、“东莞市十佳景点”、“东莞市十佳旅游线路”。每年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日,这里还举办大型“康王宝诞”民俗传统活动。
  塘尾村古称莲溪
  莲塘一直是莲溪村民夏天的乐园,每到冬季,粗壮的莲藕与白花花的塘鱼,给村民带来美味的同时,也给承包莲塘的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塘尾是一个杂姓混居的村落,黎、谢等姓氏村民在此快乐生活着。至于莲溪村建于何年何月,则已经无从考据。根据有关史料记载,莲溪之得名,要追溯在南宋立村之时。当时,附近一带尚属水乡地区,莲溪村前是一望无际的莲塘。夏季来时,只见田田莲叶铺满水面,朵朵莲花点缀其间。一阵风吹来,塘水荡漾开来,荷叶摇曳起伏,颇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境,该村逐得莲溪雅称。
  可以说,莲塘一直是莲溪村民夏天的乐园,莲塘一直以来也是该村重要的水产基地,每到冬季,粗壮的莲藕与白花花的塘鱼,给村民带来美味的同时,也给承包莲塘的人带来了不菲的收入。
  到了清朝康乾时代,莲溪村前的莲湖逐渐萎缩,变成一个狭长的水塘,呈半月状绕村半周,而这时莲溪村居于莲塘的尾部,因此该村更名为塘尾,并沿用至今。只是该村后人在吟诗作对之时,亦常以莲溪指代塘尾,如该村抗美援朝战士李包润所写:“莲溪自古文风盛,诗礼承传数百年。”彼时莲塘大而美,但由于历久淤积,水面不断退缩,八百年后,成了如今的一个小小莲塘。
  如今在塘尾村生活的,绝大部分是李氏家族人,可以说,古村的历史也就是李氏家族发展的历史。史料记载,“至元丁丑,元兵至广,欲剿东莞。”可知在南宋末年,元军侵犯东莞,白马村六世祖栎菴公此时正在13虚岁年龄,家中父母为令其躲避战乱,要他离开当时地处要冲而容易受元兵侵犯的近郊白马村,到云冈乡莲溪村的外祖父家。栎菴公在莲溪的生活,《塘尾李氏族谱》上有着详细的描述,“馆于外家,遂卜莲溪”,在莲溪开设了书熟教书,并娶了该村黎氏女儿为妻,“因爱莲溪山水之胜”,便定居于此。此后,随着世事变迁,莲溪村黎、谢等原居民氏族逐渐没落,栎菴公门下的李氏家族却日益兴隆。至明朝中叶时,莲溪村民便以李氏家族为主。明朝举人李质作《石冈房谱序》云:“自栎菴公卜居莲溪后,子孙蕃衍,他姓莫及。”现在,塘尾就是一个李氏家族村落。
  有“立围伯婆”没“立围伯公”
  据塘尾村耆老介绍,该村立围始祖为一女性,始祖伯公却在东莞白马。故塘尾村有立围伯婆,没有立围伯公……
  据考证,塘尾村的始祖伯公在东莞的白马。南宋时代,李姓第一世始祖避乱南移来到东莞,在莞城白马立村定居。后来,聚居白马的李氏家族已经繁衍生息到了第六代。该李氏家族中,有一户小房穷人,其子尚年幼无知,在一次神诞庙会上,该户人家的小孩子因顽皮好玩,伸手扯碎一个大房贵族妇女的头饰珠簪,贵族妇女勃然大怒,不肯轻易善罢甘休,故事由此展开。
  该小孩子闯下了祸后,为了保护小儿子免遭伤害,不得已之下,小房人家的母亲被迫背井离乡,星夜带着小儿子逃出村子。几经辗转奔逃,一路到了石岗树吓村,母子俩在定居在该处沿门乞食。农忙时,母亲给农家做田工,或为大户人家推砻做饭,以换取母子二人的食宿。后来,儿子逐渐大了,并且长得身材魁伟,相貌英俊。后来,儿子被当地一户姓黎的人家看中,便入赘为婿,母亲也一起被收留。岳父母去世后,这个李姓小伙子逐在莲塘尾一处地方,另立门户,盖房置业,从此人口兴发,繁衍成为塘尾村。其后,村人修建祠堂,尊奉这位携儿出逃、艰苦挣扎一生的祖婆为立围始祖,但这一代的始祖伯公却不在塘尾,而在白马。故塘尾村有立围伯婆,没有立围伯公。
  据塘尾耆老介绍,目前该村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祠堂21个、古民居268座、古井15眼以及书房19间,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村落格局。该村以村口的水塘为中心,坐北面南,巷道七纵七横,组成“井”字形网状布局。为适应南方炎热多雨潮湿的气候特征,塘尾的建筑绝大多数采用三间两廊的金字屋和三间一边廊的明字屋布局,利于通风散湿。同时,建筑清一色采用红砂岩作墙基、柱础、和门框,墙壁则一般用青砖砌成,墙上筑起两个镬耳,显得大气庄重,又不失美感,具有鲜明的岭南建筑特点。
  改革开放后,东莞同其他珠三角地区一样,走在了经济发展与建设的前沿,塘尾虽是石排地理位置不甚优越的村,但骨子里却流淌的商贾血液,还是让他们走在时代的前面。1979年11月,在香港的乡贤李棠拉着一车的机械和原料,回到家乡塘尾,在一间新中国成立前用于打米的破旧瓦房里,办起了石排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方舟木器厂。同时这也是东莞继太平手袋厂后,历史上的第二家“三来一补”企业,塘尾的工业化道路由此开始。
  而此时,塘尾古村落的那些老祖屋渐渐不能满足村民居住生活的需要。拆掉重建还是另觅他处?在这种传统与发展产生冲突的情况下,塘尾人并没有选择把整条古村落拆掉重建或者是加以改造,而是选择了另觅新址建设新居。多亏了当年这个英明的决策,塘尾古村落才得以完好保存下来,供现在的人进行研究参考和观赏游玩。有鉴于塘尾古村落的文化底蕴,2002年7月17日,塘尾古村落成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升级成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评为“中华历史文化名村”。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只为一睹这颗明清文化的遗珠。
  塘尾商人创业传奇传香江
  塘尾人瞄准世界的广阔,勇敢地走了出去。出外经商、打工,一时间成为塘尾的风尚。早在香港开埠初期,就有数十名塘尾人到香港创业。而有的甚至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发展。
  据考证,自栎菴公开基以来,塘尾从商之风就蔚然兴起,该村此后的一切发展与这种风气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早在明朝成化年间,塘尾的李质如就因经商而成为当时的东莞五富之一。随着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国门被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打开之后,广东沿海被迫开放。此时,塘尾人瞄准世界的广阔,勇敢地走了出去。出外经商、打工,一时间成为了塘尾的风尚。早在香港开埠初期,就有数十名塘尾人到香港创业。而有的甚至远涉重洋,到异国他乡发展。
  出外打拼创业,肯定要经历种种艰难困苦,但如同一粒种子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不需要谁来施肥和灌溉,一到春天就随处茁壮成长起来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塘尾人的踪迹一下子就遍布全国。到了晚清洋务运动的时候,在不到千人的塘尾村,竟先后有一百多人分布在香港、广州等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经营着机器厂、模具厂、银业商铺、内河船运等生意,并涌现了一批大富商,李凤池、李慧宗、李植宗等在香港和广州均具有比较大的影响力。据说,在香港,塘尾人经营着为数众多的企业商铺,而且这些企业商铺的商号大部分都带着一个“隆”字,如“广合隆”、“穂丰隆”、“华兴隆”等,因此香江河畔一度流传着塘尾“二十八条龙(隆)”的传奇故事。
  因为纷纷外出打工和经商,塘尾人的腰包率先鼓起来,塘尾村则逐渐走上富裕的道路。据一些老人家回忆,在当时,石排的那么多村中,就数塘尾最有钱,塘尾的一些富人甚至在石排的其他村也有产业。富裕起来后,塘尾人便用辛勤赚来的钱精心修建自己的家园,一座座精美实用的居室、书房、祠堂在莲塘前拔地而起,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村落构造和建筑风格。
  如果这些建筑和构造都能完整保存至今,那将是一笔怎么样丰厚的文化遗产!可惜的是,“文革”的时候,先是将李凤池别墅的砖瓦和梁柱等拆掉,改建成塘尾大食堂。后在极“左”思想影响下,该村众多祠堂也同样受到严重摧残,村中凡是涉及“封建”与“迷信”的建筑物件,均遭到野蛮得摧毁喝破坏,许多檐板、墙壁被刮削、凿毁、拆除,其上面的彩绘也尽数被涂抹,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康王宝诞”
  “康王宝诞”作为石排塘尾村特有的民俗活动,已经延续了三百多年。同时,作为塘尾特有的民俗,在东莞乃至广东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因而被誉为岭南地区明清民俗的“活化石”。“康王宝诞”民俗节日正连同塘尾明清古村落一起不断地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所知晓。每逢农历七月初一至初七,塘尾的村前村后,红灯高悬,鲜花锦簇,彩旗飞扬,鞭炮震天,村民都沉浸在欢乐、喜庆、热闹而祥和的氛围中,全村男女老幼在锣鼓喧天的阵势下,“抬大神”全体巡游,纪念北宋抗辽名将康王(名康保裔)的生日,以祈求平安好运。
  塘尾坐标
  塘尾东邻谷吓村,南接下沙村,西连中坑村,北靠埔心村。太和路、石岗大道、李横路贯穿全境。塘尾村呈井字形网状分布,东西宽约0.8公里,南北长约0.7公里,总面积1.57平方公里,占石排全镇总面积2.8%。村委会办公楼位于塘尾村广场侧。
编辑:Sally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