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警官兵连夜阻击火线。新华社发 蒋文忠 摄 2014初夏,滇中大地创下了50多年来的极端高温天气。“5·21”、“5·24”,两场来势汹汹的森林火灾,发生在安宁市、禄丰县陡峭的深山密林之中。
6个昼夜,艰苦鏖战;一万多名参战人员,众志成城,降住火魔。这是军警民团结协作、指挥有方、科学扑救,在复杂地形和32度高温、六七级大风恶劣天气情况下打赢的一场灭火攻坚战!
火灾发生后,中央、省、州市各级高度重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火灾扑救工作作出指示;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总指挥、国家林业局局长赵树丛到国家森林防火指挥中心了解火灾情况,并就火灾扑救工作作出指示;省委书记秦光荣、省长李纪恒立即要求各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科学扑救,尽快扑灭山火,并确保扑火人员安全,及时疏散火场周边村庄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家森防指专职副总指挥杜永胜等在火灾现场指挥中心协调指导火灾扑救工作;省政府资政刘平在火场前线连夜召开指挥部紧急会议,部署扑火工作。
武警云南森林总队、陆军第14集团军、昆明警备区、省州市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等各路参战队伍第一时间奔赴火场。云南省森林防火指挥部、昆明市、滇中产业新区、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安宁市、禄丰县全力以赴组织扑救,安全撤离群众,做好后勤保障,巩固扑火成果。
全力以赴 科学扑救
火灾发生地山高林密、坡陡箐深、风大温高,不时有滚石落下,对扑救造成极大困难。
面对扑救困难极大的两场森林大火,“科学扑救”成为主线。指挥部统一指挥,对上万人的扑火力量,进行周密部署,统筹协调各方扑火力量,充分发挥灭火飞机作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同时及时研判火情处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火势发展,科学制定扑火方案,采取阻隔和扑打结合、地面和空中配合等有效措施,切实提升扑救效率。采取正确守护措施,实行分片包干,明确火线起止点,划段指定责任人,层层落实清理和看守责任。加强重点部位防控,妥善处置、及时疏散火场周边村庄受威胁居民。
对不具备直接扑打条件的区域,采取人工砍开通道“两翼对进”的战术进行扑打,专业森警部队从南向北推进,地方专业队穿插到北线,从北向南推进,形成合围,实现全线封控。昆明市按照“牛刀战术”处置原则,各个击破,充分利用工程机械、运水车进行扑救,挖机沿南线作业,开挖火场外围隔离带。空中力量发挥了巨大支持作用,把直升机吊桶灭火力量放在火场关键点上。22日至26日12时,国家林业局南方航空(600029,股吧)护林总站投入人员50余人,直升机4架,共飞行52架次,完成吊桶灭火496桶,约1353吨。
为把科学扑救落到实处,指挥部要求加强人力物力等后勤保障,保证扑火队伍的战斗力,确保扑火人员安全。每个企业、村庄和重点目标者都要做保护和撤离两套方案,确保人民群众的安全。
由于科学扑救,整个火场未涉及民房、仓库,在扑火过程中无人员伤亡。
英勇善战 降伏火魔
武警云南森林总队官兵在火场一线充分发挥了专业扑火队伍的优势,采取“重点防控、分段歼灭、打烧结合”的战术,260名官兵携带风力灭火机、水枪、高压细水雾等装备采取“一线推进”扑打。针对火场过火面积大、战线长的实际,按照火场指挥部统一安排部署,官兵们分为攻坚组、疏散组、保通组,分兵作战,有的在村庄附近开设隔离带阻击火头,有的在工厂附近预设安全区域,还有的沿铁路线扑打明火,确保成昆铁路线安全畅通。
由于火场山高坡陡,地形复杂,最大风力超过6级,过火植被主要以云南松和灌木为主,许多着火的地方扑火人员无法接近火线,给扑救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24日,武警云南森林总队向驻保山、大理、普洱、楚雄的官兵下达了向火场增援的命令,迅速向火灾现场集结。部队于24日晚全部到达指定位置,在火场一线总人数为800余名。
陆军第14集团军2500余名官兵闻令而动,迅速赶赴火灾现场,经过3昼夜的奋战,抢挖隔离带37公里,运水60余吨,保护了任务区周边1000余户居民和上千亩的果园安全,圆满完成了前线指挥部赋予的各项救灾任务。
陆军第14集团军某旅1200官兵第一时间迅速赶往火灾现场。他们要在大火袭来之前抢挖一条长4公里、宽15米的隔离带,由于山势陡峭,大型装备无法跟进,官兵们3人一组,密切配合,用锄头、铁锹、砍刀抢挖隔离带。
“火情突变,请快速调遣人员前往支援!”该旅官兵立即投入战斗,与森警一起用风力灭火机、灭火弹、胶带拖把等工具与“火魔”展开较量。26日凌晨4时,在最危险的东北侧垭口,“火舌”欲穿过防线,危急时刻,参谋长贺元书立即带领30余名党员突击队,冲在最前面,与“火魔”赛跑。经过一昼夜的连续奋战,火势得到有效控制。
27日上午,该旅接指挥部命令,为确保山火不再复燃,要求官兵在火场死守48小时。下午18时左右,天空乌云密布,雷声大作,突然下起了大雨,在现场执行清守任务的22名官兵、6名地方干部和群众被雷电击中。危急时刻,官兵们先组织护送受伤群众下山,紧接着再抢送受伤官兵。然而,受伤群众的生命保住了,3名战士却因抢救无效,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大火扑灭,灾难过去。然而,我们却不会忘记6天6夜奋战火场的英雄们……
记者 胡江洪 孙伟 云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