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对名曲《小河淌水》的源头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甚至诉诸法律。目前,学界对《小河淌水》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对它的乐曲原型是来源于《放羊调》还是《大田栽秧》。而遗感的是,即便在乐曲上的争论,也只是在音型、节奏、旋律、旋法等音乐形态上寻找渊源关系,甚至忽略了音乐的立意、情绪和创新变异,更很少涉及歌词。但是,一首名曲的产生,有的得益于词,有的得益于曲,或者是二者最佳结合,《小河淌水》当属后者。因此,我们探究它的源头,应该从二者入手。
; u0 r9 O6 n+ D0 i7 `5 [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言什么呢?当然是情感。那么,《小河淌水》的情感综合体是什么?手段又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呢?我们也许可以从尹宜公在故乡和昆明的的历史背景、婚姻、社会活动和生活学习的人生轨迹中探究他当时的情感世界,寻找一首名曲产生的真正契因。( o) W' d2 U' K& R! ~, P
尹宜公先生1924年生于弥渡密祉乡。而密祉又是滇西茶马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解放前那里有各种会馆和客马店,马帮很活跃,不少男儿常跟客商远走四方,甚至几月几年不归家。望郎归、盼郎归构成了密祉妇女的情感世界,密祉的许多山歌和花灯调都有这种思念的情结。这就是尹宜公改编《小河淌水》的一种“社会情商”。
! F8 V9 S5 n n尹宜公1940年在弥渡县城初中毕业,由于各种原因,毕业后就在县城结了婚。尹家是县城的三大富商之一,其妻是他的中学同学,也是大家闺秀,人才出众,聪慧睿智。俩人可谓天生一对,感情甚笃。婚后不久,妻子到大理读女师,尹宜公到昆明读书。后来尹参加了革命,最后由于可以理解的种种复杂原因二人关系渐远。青春年少,两地分居,思念之情不言而喻。尹宜公在《关于<小河淌水>的回忆》一文中,已经不经意地泄露了“天机”:“1947年春天一个下晚,我听见合唱团的华明邦同志用‘啊’音在反复地唱一个曲调,那旋律很像家乡那首深深打动过我的山歌。但他在反复咏唱中又有许多变化,而且在优美的旋律中还使人感到一种深沉的激情,是爱情的一往情深的思念,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追求与现实的矛盾、痛苦和呼喊。”可见创作个体的这种“生活体验的激发”是何等的珍贵。
* U. ]6 g) Y3 e# p弥渡是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花灯之乡”,自古有“十个弥渡人,九个会唱灯”的美誉。而密祉又是弥渡的花灯窝子和民歌的海洋,村村有灯帮,处处闹花灯。只要对弥渡花灯和民歌稍作深入调查都不难发现,从调式、音型、情绪上,世界名曲《小河淌水》都可以在密祉人李光泽收集整理的《月亮出来亮汪汪》、密祉老艺人李国钧演唱的《放羊调》、李寿昌收集的《田埂调》,以及《哭丧调》、《过山调》等花灯和民歌中找到影子。苏珊朗格认为:“艺术作品是把个体情感升华为人类普遍情感的形式。”尹宜公的贡献就在于从词到曲上都做了这种升华。* F2 z2 L! N" {% M T9 i
由此,我们认为:《小河淌水》是一首经尹宜公整理、改编、填词的弥渡民歌。它的源头应该是蕴育尹宜公青少年独特人生、独特文化底蕴的弥渡这块沃土。
4 G$ P" ]* q: _' p李照和 李雁 魏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