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_, ^" M. I" F, A9 D在大理,做一枚吃货是幸福的。
9 @) f7 X; x: i" Q/ |' R大理多美食,靠海吃鱼,洱海鱼无论是沙锅鱼、酸辣鱼、冻鱼、生鱼片、鱼鲊、鱼粉蒸,都是让吃货们舌头瞬间发疯的尤物,就更不用说香透脑后的永坪黄焖鸡、细糯贴心的巍山叭肉饵丝、热热闹闹的鹤庆铜锅菜、别具一格的云龙猪血排骨、温情脉脉的剑川母子相会汤、活色生香的弥渡卷蹄和酸香可口的南涧油粉了。可以想象,在这样的美食面前,吃货们的味蕾,会在舌尖怎样恣意舞蹈,酣畅淋漓。
2 A. |# Z$ g R6 v4 [在众多大理美食中,吃货史诚对鱼情有独钟。史诚是一枚真正的吃货,对美食的挑剔有口皆碑,确切的例子是如果菜里味精不够一颗,也要拿牙签在清水里点一下,粘一颗加上。而吃货的真正意义在于有一天把吃这一爱好发展成事业,比如开一家店,做最爱吃的烤鱼,聚集更多的吃货,做散淡生意的同时,天南地北地侃食之道。
6 s+ N8 v9 o: L 吃货史诚对鱼的钟爱也许缘于从小生活在洱海边,喝洱海水长大,这种爱一直融入骨血。早年吃沙坝鱼,是一家一家数过来吃的,后来有一天偶然在保山吃到烤鱼,真是众里寻它千百度,那鱼却在保山阑珊处。细问,也不是本地制造,而是来自长江三峡。不甘心,追至三峡。其实最初的三峡烤鱼非常简单,只用柴火、铁叉、油和盐,讲究的是原味,然而也有一处的烤鱼一枝独秀,先烤后煮,味透肉鲜,浓郁中不失鱼肉本色,配以各种素菜,和炉子一起上桌,正是吃货史诚在保山吃到的那种。
8 m" E c' B, e! L3 d; J/ a" o; v$ m少不了大哥长大嫂短地套近乎,几番软磨硬泡,终于学得烤鱼真谛,有一两处不明白又套不出来的,就自研自创,在多次实践多次失败之后,竟也无师自通了。那段时间史诚回大理后天天烤鱼,轮流在亲戚朋友家烤,烤好了请亲戚朋友边吃边总结经验,直到无可挑剔。
5 \& c) }1 ?9 P- n4 I+ G( U) c4 p 2011年4月,兴明烤鱼店水到渠成,在嘉士博大道一次次秒杀着吃货们的胃。而吃货史诚也开始了一枚吃货的烤鱼生活:每天从杀鱼开始。在史诚手中,那刀是长着眼睛的,杀一条鱼只需20秒。每天清晨一口气杀剖三五十尾鱼,加酒和盐淹制5分钟后,就开始在炭火上翻烤了。这可是做好烤鱼的关键:火候。这火候也不是说得出口的,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史诚的世界里,仅仅只是一种感觉……
6 |: ]& y; v8 E" W) t. P6 ~烤好鱼,就要入盆了。盆是长方形锑盆,先放入炒好的素菜,有包桨豆腐,白菜,千张,海带,土豆片。炒的过程倒也平常,只是秘制的酱可圈可点,独家配方,仅兴明烤鱼独有。菜在下,鱼在上,再加秘制调料粉,文火慢慢煮来,直至入味。这调料粉大有讲究,包含中草药在内的24味植物香料,调味的同时,清火消食,说兴明烤鱼是药膳也不为过。8 b. S. D) `, v. b9 Q- S
上桌了。简约的长方形盆子里,满盛琥珀色的烤鱼,汤汁饱满,撒着青菜和胡萝卜丝,绿的青绿,红的橘红,衬着鱼的青灰和辣椒的红艳,炭火细细,热气腾腾,一热三分香,当那些香味源源不断地穿透呼吸,才知道什么是烤鱼的诱惑!挑一小块,入口,皮脆,肉嫩,辣、香和麻瞬间占据头脑,回味丝丝入扣,难以自持的吃相不计较也罢。
6 V# Z+ n T6 r/ B: O7 C值得一提的是与烤鱼配送的酸汤炊锅,真正的大理特色,是新华白族旅游村的匠人打制的,中间放炭火,环着一口汤锅,酸汤用来自贵州的木桨子,以及香草、柠檬草配制,开胃,败火,煮些清淡的素菜,与味道浓烈的烤鱼可谓绝配。; o6 E: F$ J5 g4 B$ \6 ?
吃鱼不可无酒,酒是杨梅泡酒,胭脂色,不太烈,香甜中自有股山野之气,正是儿时采杨梅的味道。记得那时童真未抿,阳光清澈,绿的红的杨梅果仲夏里满目清凉。忽觉这烤鱼不仅聚集保山、三峡、贵州、大理于一桌,还扬溢着浓郁的童年味道。大理的鱼,就这样因吃货们的不懈追求而跨州跨省,天南地北憧憬怀旧于一桌,美事!
; H, h) e3 f* H 旅游小贴士: : J: y5 {( y( s& Z7 i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美食跨省、地州相融合的现象十分突出,比如近一两年在大理兴起的烤鱼,融三峡、贵州和大理饮食文化为一体,备受食客青睐。$ S8 ^6 o* ~6 V/ U7 u
烤鱼推荐:
: C$ w* h1 ]- n" y6 g& _( ?8 m ^兴明烤鱼,在下关嘉士博大道二小对面,烤鱼18元/斤,订餐电话:0872-8868756;% B, J Z( s2 C7 t' j
贵阳留一手烤鱼,在下关开发区银通酒店斜对面,烤鱼22元/斤,订餐电话:13988590027;8 T: V J( w( R9 G/ s6 I
阿龙烤鱼,在下关黑龙桥北往右10米,烤鱼18块1斤,订餐电话:13097497677。) z$ T N, ?5 L# F n2 b
图文:又凡 (文章拟首发于2012年4月9日《春城晚报》,谢绝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