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历史总有许多吻合之处,祥云米甸隐形地龙的背后,却隐着永恒无形的东西,铭记民心,将是千古的永恒。拜谒地龙意不仅意在古迹,还在于“地龙”是明朝留下的最激动人心的水利工程,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是一部不朽的经典,也是一部神秘的天书。5 z {3 V" D0 `9 N7 P( e9 X& d
地龙,原指环节动物门钜蚓科动物。米甸的地龙不是动物,而是明代人工修筑的一条悠长的地下暗沟,细细浸润、节节延伸,总是沉着地为米甸提供庇护和濡养,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平坝,成为旱涝保收的“米甸”,因而被形象地称之为“地龙”。
7 H! }+ S% e2 R A- s0 T4 N& X祥云县志载:“米甸‘地龙’是明朝初期汉族屯军和当地彝白两族群众共同修建军民互利的地下引水灌溉设施。实则为四面砌石,顶上覆土深藏于地下的暗沟。‘地龙’位于米甸街北的塔坡山麓东面,起端连接十二长官司篝水源,末端直达坝区田野,长数公里,中部及末端开口数处,筑塘称“龙潭”、蓄水以灌溉沿途田地。‘地龙’不占耕地,不受泥沙冲击填埋,减少了水分蒸发,设计及建造具有相当科学性。地龙现存3条,残存段为500-700米不等,当地群众称为‘龙沟’,常年泉水长流,仍然发挥其灌溉作用。”8 T& h! A6 c; ]; G2 `9 Q
1993年10月30日,被祥云县人民政府列为古文物重点保护对象,并立有石碑加以说明:
: z3 {' } n" k' z米甸地龙+ [0 a' c. x$ Q7 m: e4 U
时代:明代- r) ]3 s% o0 n6 N X
地龙:系古代的水利工程设施,是随着明代屯恳制度的推行和生产的发展而兴建的。其建筑方法类似于地下简易涵洞,一段连接于克昌一带的山箐流水,另一端连接于蓄水灌溉的“龙潭”,集山箐流水于一池,供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9 q4 f9 U: h; I8 O( [5 ?
“地龙”构筑于地下,不占地表土地,扩大了耕地面积,减少了水的蒸发量,避免了山水冲坏田地,在当时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水利灌溉方法。它对于研究当时明代的水利设施有着重要的价值。
% f" `5 j/ ?* ~不用看米甸山川如何壮丽,单听那脆脆的“地龙”二字,心就被它不容分说地拉过去。从县志记载和碑文说明看出,米甸地龙水利工程的修建,历史悠久,地点选择恰当,工程布置合理,规模宏大、配套严密完整,最主要的是它运行科学,尊重自然,征服自然,服务人类,打造了自然与人、人与水、人与地高度的统一,与环境最完美的和谐结合,造福于人民,一直沿用至今。米甸地龙,是当时屯田制“十里一保,五里一哨”的水利设施产物,是今天的典范,古人伟大的杰作,天人合一的真谛。4 ?- X& X7 f" }
当我身临其境近距离地接触它,走进它,观察它,感受它,了解它,品读它,就会感到有一种晶莹的、诗的露珠从心里滴落下来:$ V+ J# W6 [( q9 y' X+ q
筑堤不敢辞劳苦,神功建成地下龙。4 e- w/ }+ G8 V7 b# ^
穿越时空稠岁月,芬芳智慧铸“根”“魂”。
6 `# l( p7 h A天人合一龙吐珠,惠泽膏流润九垓。
9 V9 a, r" W3 j$ h# Y1 _清盈泉水沃米甸,田畴麦浪写温情。
( L5 Q. n$ h/ e/ d5 L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地龙永久性地灌溉了米甸人民,依然默默呵护着这块土地,肥沃着这块土地,造福着这里的人民,它像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恋人永远热恋着这里的一切。; [1 Y& _7 j0 z0 @/ Z0 J/ h
品读地龙,我读出的是辉煌的历史,读出的是天地人最美妙的和谐。
2 S: l' I! ], m' p, X$ s( {9 l(杨源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