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云南一年两季荒,穷走夷方饿奔厂。”每当吟诵起这首歌谣,祥云人就会想起过去的凄凉与贫困,想到挑着土锅走夷方的苦难日子,并由此将土锅与生存在古云南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一代代传唱。然而,土锅具备“煮三年不涨,涨三年不冷”等特点和功能,曾令人惊叹不止,受到了远近人们的青睐,销路大增,为祥云赢得了“土锅之乡”的美誉。) k+ v0 y2 q2 [' W) P1 B& H% k
慕名来到“土锅村”,想一睹“土锅匠”制作土锅的场面。在东海子,笔者拜访了老“土锅匠”罗俊昌。今年72岁的罗俊昌老人,儿时就烧土锅,至今已当了60多年的“土锅匠”。听了笔者的来意,这位身体硬朗的老人带着我们走进一间狭窄的小屋。只见这间小屋的里侧摆放着放泥巴的木架子,架上有几样简单的工具,门旁是下半截栽在土里、上半截的辘轳露在地面上,且辘轳仅有脸盆大小的制作土锅坯子的转机。看到如此简陋的装置能制作出土锅,笔者觉得有些不解。罗俊昌老人看到大家表露出的疑惑,便拉过土锅坯子转机旁的一个矮小的草墩坐下,当场为我们演示了土锅坯子的制作方法。只见他双脚往辘轳上一蹬,一遍遍做着制作土锅坯子的动作,让人看得眼花缭乱。2 w& V3 f5 _) s6 ?* ]/ M3 c. e
随后,罗俊昌又带笔者来到小院里。只见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农家小院竟修建了3个窑炉,其中一个窑的锥形伸出地面,筒体则处在地下,是用于烧焙土锅的烧窑;另两个则置于地下,是用来烟薰土锅的闷窑。一般烧焙土锅的烧窑都不大,每窑仅能装土锅30个左右。& N! l0 l4 q9 p
当了几十年“土锅匠”,罗俊昌尝足了烧土锅的酸甜苦辣。他烧了大半辈子土锅,在合作化的年代,在集体的厂里当“土锅匠”。土地承包后,1982年至1985年间,他与人承包了集体土锅厂。土锅厂倒闭后,他另起炉灶,于1998年在自家小院里建窑烧土锅至今。由于土锅是“独脚货”,虽然烧土锅的人不多,可市场需求却不大,不得已他还烧过花盆等。
: J2 S9 u J7 Y谈到烧土锅产生的效益,罗俊昌深有感触地说,土锅历来都是自产自销,主要是本地的客商上门来成批买走,有时也有剑川等地的外地人上门来买。土锅的价格历来偏低,口径达20公分左右的土锅,一个也仅能卖到5角钱。他忙前忙后烧土锅,一年下来,也仅能挣到2600—2700元钱。由于土锅价廉,“土锅匠”苦饱吃不饱,于是,不少人纷纷歇业,烧土锅这一传统工艺已日渐萎靡。
/ {+ x. O, n5 T' ^感慨中,罗俊昌又对烧土锅作了一些介绍。土锅用当地盛产的一种粘性较好的陶土作原料,加入煤粉、沙子混合拌匀,形成“土锅泥”,用坯子制作成锅、罐、盆等器皿,晾后放入烧窑内焙烧,待焙烧到一定程度后,用冷水浇窑顶,迅速降低窑内温度,增加湿度使土锅成为铁灰色。接着在闷窑中点燃松叶或木渣等物,使其产生大量烟雾,借此烟薰土锅,便做出了乌黑发亮的土锅。8 \1 _; T+ R9 Q# s, C2 Y$ t
土锅价虽不高,但在过去的销量却比较大,成为小云南县穷人“走夷方”谋生的一条生计,同时也使祥云由此扬名。
Y3 I' r5 d: T3 A+ ]: I* ]早在明朝,“祥云土锅”就是当地盛产的商品,被“走夷方”的祥云人挑到外地去卖。从此,西南丝绸之路又增添了不少挑砂锅卖的脚夫,靠步行肩挑,将大量“土锅”销往省内外以及缅甸等地。后来,“祥云土锅”又成为土特产,靠人挑马驮,大量销往弥渡、宾川、大理、剑川、永平、保山、南华、楚雄等地。随着销量陡增,“祥云土锅”蜚声四海,名噪一时。& P4 Y- `0 W9 [- r4 ~5 k3 X
祥云土锅,实为土陶,因用土锅泥制成,看着黑不溜秋,土里土气,故称“土锅”。据《祥云县志》记载,“祥云土锅”起源于明代。那时,贵州籍“土锅匠”从军入滇后,在祥云境内棕棚村安家落户后,传入配制砂锅泥焙烧砂锅的工艺。随后这一技术便在云南驿镇新庄子、东海子等自然村一带流传开,使这两个小村成为“土锅村”。) Y6 g9 i& U7 N1 ~: z! A4 r7 L- ^' K
祥云土锅虽土气,用土锅炖出来的白芸豆煮火腿肉,肉质嫩、汤纯白、味鲜香,油而不腻,越吃越香。砂锅煮菜、砂锅焖饭等,更是色香味美俱佳,令人食欲大增。多年以来,“土锅”作为祥云特有产品,深受省内外及东南亚国家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并将祥云誉为“土锅之乡”,一些曾用过土锅的外地人或听过用过土锅妙处的外地人,途经祥云或有亲友到祥云,都不忘嘱咐捎带“土锅”。正是有人识货,多年以来,经久不衰的“祥云土锅”源远流长,从明朝至今,历经沧桑,几经浮沉,却不更名、不变貌,长期保持着古色古香的外观与独有特征,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人们的赏识中兴盛起来。6 j8 z" D) [& H4 o1 q
(陈应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