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年说,地震时,她正在赶集,在街上感到地震后就立刻给村里人打电话,结果一直都打不通,这时她心里暗喊:“糟糕,可能出大事了”。李玉年急忙往家里赶,当跑到家门口时,眼前的一切让她傻了眼:房子塌了,电视机、冰箱、家具全埋在废墟下面,连厨房和猪圈都严重受损。傻站在废墟面前的她回过神来脑海里蹦出三个字:“家没了!”李玉年告诉记者,她家里的一切设施都是10多年陆续积累下来的,看着那片废墟,内心着实不舍,转念想想,好在家人没有受伤,圈里大大小小20多头猪也还在,从废墟里面还刨出了300多斤玉米可以喂猪。3 ]( Y1 z8 a f
在恢复重建中,李玉年和同村的44户农户实行异地搬迁,每户分到了4分多地,政府每户补贴3万元资金,免费提供部分红砖、水泥、钢筋,她家向银行贷款10万余元,经过4个多月的紧张施工,今年1月11日,李玉年一家人搬进了新房子。
( \. S2 @& `: V: @, s) m' Q住进舒适明亮的新楼房,生活也有了新的希望。“过完年,等新家完全建设好后,我和老龚就外出打工,挣钱还贷款。”李玉年说。
1 c& b+ }4 L, d- F" B+ q今年春节,巧手的李玉年特意绣了两幅“家和万事兴”、“福”十字绣装点新家,同时寓意来年的幸福。
' [+ F/ h6 u9 D1 ?8 x, y% L; M; J据了解,李玉年家原来所在的村子——新建小组是洱源县地震受灾最重的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0户人家。“3·03”“4·17”两次地震共造成60户390间民房及村内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780万元。由于新建小组原址地质情况较差,农户房屋受损非常严重,恢复重建中,在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防治和尊重群众意愿的前提下,新建小组45户农户实行异地搬迁,新村取名振兴村;12户原址重建;3户修复加固。搬迁安置点占地面积53.6亩,总投资215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950万元,民房重建国家补助140万元,群众自筹1060万元。截至1月16日,12户原址重建和3户修复加固已完工;45户异地搬迁农户已有12户迁入新居,其余33户正在进行房屋装修,预计春节前可全部入住新居。
' I+ i$ ?4 Q9 u- ^2 d+ q# ~% v大理日报李灿梅 苏云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