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博鳌房地产论坛昨日开幕。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现场表示,受到广泛关注的房地产长效机制预计需要3个月才能公布,方向不再针对房价。
! e8 [( O* T/ |; h( t z3 q 房地产调控新思路等待中,惊起热议一片。此前,今年以来的房地产调控其实已出现微妙变化,受到战略性“淡化”。' M/ f5 v9 k0 {/ g+ S& L
记者从昨日论坛获悉,有“史上最严厉”之称的限购政策可能有保有压,土地和税收是两大关键。不过也有看空者如卓越置业执行总裁张远就告诉记者,长效机制是一种希望,但还不太现实,企业还是要根据自身发展来规划。 U7 r: F& W( }* r
长效机制呼之欲出: Z8 `8 U( l7 w; Y+ k
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昨日在论坛开场发言即触动焦点,他表示,受到广泛关注的房地产长效机制预计需要3个月才能公布,方向不再针对房价。$ u2 @7 t; W* o# v7 A' N
朱中一向记者表示,其已向中央提出建议,鉴于当前房价、地价上涨的预期不减,对土地供应紧张,地价、房价上涨较快的城市,要强化地方政府责任制,强调住房用地的供应计划要与住房供应计划挂勾,普通商品房用地的出让价格要与稳定房价的目标责任制衔接。“否则下一步稳定房价的难度更大”。! t! F3 ^( G! ~/ n- y! m- v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也表示,很多人把希望寄托在三中全会,希望能给出一个比较明确的目标,“所以一定要等三中全会出来了才知道”。) H, U7 a5 Y& X) m# s
不过,卓越置业执行总裁张远表示,长效机制是一种希望,但还不太现实,“现在也就半年没有大的调控政策,大家好像都不习惯了。其实国家政策是希望推进房地产市场化,企业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发展,围绕政策围绕市场。”: y0 L, b2 h3 f$ f1 y3 G7 _2 l
主战场转向土地和税收1 }' s$ u! U8 J$ z( l3 W/ ^. D
在关于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的问题上,土地和税收被屡屡提及,成为两个关键元素。7 b0 B4 s7 X3 l% `9 X
“土地、税收,这两个环节是解决长效机制最重要的两个元素。如果再加上一点就是新的投资渠道,这三个因素是解决长效机制的关键,没有很好地结合这三个因素的话,都解决不了。”宝龙地产总裁许华芳在博鳌房地产论坛上表示。6 ^2 V1 w3 L1 k7 s8 r3 u% i
如何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朱中一认为应包括抓紧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今后更多地采用税收、信贷等经济的和法律的手段来进行调控,又要在完善住房和住房用地供应体系、房地产税收制度、金融制度和推进住宅产业化等方面健全长效机制。另外,应继续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在资金筹措、使用监管、规划建设、工程质量、分配、退出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 ^, Y7 ~7 ^ X/ u( f 虽然对具体内容难有共识,但房产税可能率先扩围的猜测,受到一致认可。“房产税谈论了很久,政策是明确支持的,决策层也有一定的计划在部署,”许华芳表示。: J. B" y$ v" ?9 _3 L1 y/ }) ?! _
开发商“钱途”平坦
+ I: [1 v: e# k5 u# W6 _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表示,开发商“今年比任何一年心里都平坦”。不少与会开发商昨日表示,其实混得好的房企不差钱。同时,众多房地产基金、信托产品依旧雨后春笋般活跃,积极寻找项目合作。3 b8 Q* h6 Y( {: D5 M
“房地产信托的兑付风险还没有规模性地出现,目前还能够消化,”上海爱建信托资产信托总部总经理张天非表示,其计划今年继续加码投入,准备做50亿地产信托,100亿政信信托。' N& E" x4 B1 `& P0 P( R
据其介绍,目前信托业普遍调紧了对风险的预判和评估。虽然大小房地产企业都有进行项目合作,但信托业对股权质押的要求普遍有所提高,谨慎面对“钱荒”风险。$ ]: e8 r5 g) Y
对于房地产开发资金问题,房地产业内普遍认为,扼住资金的咽喉,并不是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有效之道。. q' P" l, H5 E2 [& X
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表示,不管是房价问题、刚需蜗居问题还是农民的市民化问题,首先要有房地产业在规模、技术、竞争力上不断改善和提高,而不是萎缩。
9 a" n# @& E/ J( \0 I$ _$ O(云信 琳琳) 责编: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