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J$ f, p0 |& [, | P( \
昨天上午,云南省审计厅厅长刘明受省政府委托向省人大常委会作《201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刘明在《审计工作报告》中说,云南省“三公”经费未能实现零增长,主要为出国经费、车辆运行费、会议费出现增长。《报告》还对65个民生项目开展了审计,结果表明,惠民范围持续扩大,惠民标准不断提高。
- i; h0 _, B( q) ~! U 审计( k* y7 d" ^3 M R
整改落实
X2 o, F W X9 K, \% d# ~/ C 问题资金36.53亿元( C( X1 y& G. I/ q5 ?1 v
挽回损失1.08亿元" j5 d* f" E; ]; Y9 e
2012年,省本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83.5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17.3%;支出695.6亿元,完成年初预算的120%。
8 O" W9 t* @" m) L 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民生支出2615.9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2%,其中,教育支出完成674.8亿元,增长39.7%。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资源环境等重点民生支出实现了较快增长。
1 o9 o3 {% ~, z3 O: v 全省财政经济建设支出突破800亿元,重点支持水利设施、公路铁路、环境保护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筹措产业发展资金31.2亿元,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经济、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发展。筹措资金6.45亿元,加快推动创新型云南八大工程的实施。& e: x2 q, F0 c- ?2 S2 n0 L
2012年,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审计期间边审边改,审计后认真执行审计决定,共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36.53亿元,挽回(避免)损失1.08亿元。5 ^" C4 ?' L' a0 q1 b+ N* x
2012年,审计厅共审计(调查)单位174个,查出问题金额267.98亿元,核减投资11.46亿元。/ c0 Q# ]- c0 w9 p
数读5 x" A/ S: _1 X h3 t6 A
民生支出2615.9亿元;
% j% `! @1 T1 B 教育支出674.8亿元;
7 c6 [1 W% m5 ?, R! z$ g 经济建设支出超800亿元4 s' R2 X! L8 ]: X( {
采购管理
6 @: G+ l) e( H) [9 B+ L* R0 l 14个部门不规范涉资金3.2亿元
& r+ P; S5 ?+ e: J0 d 5公司虚报材料从科技厅套取1635万元: s0 J* F2 }* b: h6 e9 w S. T: Q" H
农业大学未经政府采购审批购置资产2632.06万元;开放大学1133.96万元项目采购未办理政府采购手续;省监狱管理局资产不实3939.14万元;环保厅新办公大楼、家具等资产6078.81万元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云南大学商铺出租收入4714.82万元以及卫生厅下属省传染病专科医院、省医学信息研究所、省医学会资产出租、转让、处置等收入1034.91万元未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 f2 V# K1 H% p4 V 项目资金管理方面。科技厅审核项目把关不严,5个公司通过虚假资料或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从科技厅申报套取项目资金1635万元。其中:曲靖众一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用不具备实施条件的项目套取资金500万元,云南极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编制虚假资料套取资金640万元。省扶贫办两年来项目资金13.35亿元未细化到具体单位;省发改委创投基金4000万元长期闲置;省工信委资金闲置784.33万元;省总工会使用结余资金215.52万元未报省财政审批。) X9 J# N6 }. R
违反财经制度规定的其他问题。部分单位存在违规收费、扩大开支范围、虚列支出、核算不规范等问题,涉及资金7.16亿元。农业大学后勤集团违规向学生食堂收取管理费441.88万元;司法厅向下属3个协会摊派84万元用于补助机关食堂经费;云南大学应缴未缴合作办学等财政性收入3551.51万元;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收取学费262.43万元未上缴财政;财政厅及下属服务中心账表不符9548.42万元;省粮食局下属服务中心往来款1098.16万元长期挂账未清理。
& g. N! ^ N* R8 F6 S5 k8 H" ] 部门决算草案编报情况。从部门决算草案审计情况看,18个部门决算编报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7个部门(单位)少反映收支4126.24万元、资产负债3003.84万元,影响了决算草案编报的完整性;13个部门(单位)多反映收支5869.12万元、资产负债7013.01万元、结余3753.56万元,影响了决算草案编报的真实性;9个部门(单位)收支不合规4166.83万元,影响了决算草案编报的合法性;3个部门账表不一致9794.59万元,影响了决算草案编报的准确性。, ~0 k" P* b6 s0 U
数读
9 P! j! D+ k2 a" U 7个部门(单位)少反映收支+ F8 g& e- c ^7 M' P
13个部门(单位)多反映收支$ L) C$ ?* p5 G9 x; @
干部审计
7 }- o8 X) I; E- m2 n 个别州市违规出借、挪用资金9.65亿元: v4 T1 f" o5 `/ m. P) V
高校涉贪污挪用公款共88万元" {1 x3 j8 w8 a9 b- y2 e
2012年,审计厅对21名省管领导干部进行了审计,揭示了个别州(市)违规出借财政资金、挪用专项资金9.65亿元偿还政府债务、地方企业未按要求淘汰落后产能等问题,以及个别省级部门下属单位违规设置“小金库”、固定资产未入账形成账外资产,个别省属高校预算管理不全面、违规出借资金、内部管理混乱等问题,为避免问题继续蔓延,积极挽救干部、强化内部管理起到了较好作用。
, v# Q' e8 T' B% P 审计省属高校校长发现收取下属单位款项3578.84万元未纳入预算管理;出借资金2300万元长期未收回,存在潜在损失风险;一些高校后勤部门管理混乱,涉嫌贪污挪用公款88万元,违规设置账外账98.6万元。2 |7 S& x! N* Y; T3 n4 Q" o
数读9 P8 W4 ^" o, E
3578万余元未纳入预算管理% g: [8 U& ]0 G; e) D$ M# X
三公经费# z& p% L0 ?9 l6 z5 m% z2 Z
未能全面实现零增长
8 ]/ A8 A Z5 c& Y7 T, P 出国经费源头审批不严* \$ k! d. j. O
今年,省级预算执行审计采取了“两年审一次,一次审两年”的新模式,共审计18个省级部门(单位),延伸审计下属和其他单位219个,审计查出2011和2012年度违规金额6.6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8.5亿元。1 P+ x8 e# c+ E; V
《报告》第一次公布了“三公经费”的支出审计情况。《报告》显示,云南省“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未能全面实现零增长,18个部门(单位)及下属单位2012年的出国经费、车辆运行费和会议费支出,较2011年分别增长6.74%、11.75%和18.34%。5 D0 z$ I' S$ u0 B
“三公”审计结果还显示,近年云南省有关部门对出国经费加强了管理,未发现严重问题,但仍存在一些苗头性的问题。比如出国经费源头审批控制不严,仍呈增长态势;公务用车购置也得到了控制,但车辆管理及费用支出仍不规范;公务接待费总量虽然有所下降,但超标准、超范围及转移到下属单位接待现象较普遍;此外,会议支出漏洞较多,差旅费报销规定也存在着执行不太严格的情况。
B h; H' F E1 c9 z 数读
# g+ ~1 _+ W" ?6 N* E 18个省级部门(单位)接受审计;8 p- }) z3 n5 r# ? [
查出2011和2012年度违规金额6.6亿元; i1 g+ S1 A0 c3 [
管理不规范金额18.5亿元。
( B. v+ x' D( n( g$ ]6 e3 P, v 民生项目; O1 |9 H7 c. V3 N! K5 c7 f. h
3144户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 Q( B5 I6 d0 T! U }. _
110套保障房被挪作他用0 A" ^$ Q8 r4 p! j+ w
《报告》显示,2012年民生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也揭示了在民生政策落实、民生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Z. N& }. p8 `# Q+ g
审计15个州(市)2012年各类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目标任务未按规定分解完成。如:1个市本级、4个县(区)多报完成竣工任务1400套、租赁补贴任务4700户;3个市本级、29个县(区)未完成竣工任务。二是资金筹集管理使用不规范。如:7个市本级、62县(区)少安排或少提取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59.93亿元;4个市本级、42个县(区)的478个项目的地方投资55.76亿元未到位。8 r) O; d/ n; T, j+ Z- C" P9 t# @, e
三是工程建设管理不到位。如8个项目违规评标、定标、虚假招标、操纵竞标、转分包、肢解发包或转让,涉及合同金额1.14亿元。四是分配和使用管理不合规。如:有3144户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110套保障房被挪作他用,2.3万套保障房因配套设施不完善、位置偏僻等原因闲置。五是配套政策落实不到位。如:1个市本级、1个县(区)违规向保障房建设项目收取防空建设费、印花税等各种税费17.59万元;2个州(市)本级、2个县(区)4个项目8.12亿元银行贷款未享受优惠利率,多付利息1017.12万元。
# B4 R( b, ?( ^8 p 数读( ] r) |8 \$ |1 Q3 G5 W3 c# K
2.3万套保障房因配套设施不完善、位置偏僻等原因闲置
0 ^: f' {; M: d! W 校舍建设- m: A) v! p) Q$ |
市县级配套资金不到位1.48亿元. U2 D" J) \! D V6 b* y* S. Z. V
查出挤占挪用、骗取、滞留扶贫资金5750.88万元
4 k3 L& j! X+ F. l7 r+ E 审计20个县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结果表明,20个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进一步提升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了城乡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
) U. V L$ g. o$ [0 D) ^. G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8个县滞留补助资金、拨款不及时2098.92万元。二是17个县挤占挪用补助资金1422.7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和弥补行政经费开支等。三是4个县未按规定安排或拨付补助资金1176.07万元。四是7个县虚列支出,改变补助资金性质789.75万元。五是补助资金结余大,未发挥使用效益。截至2011年末,20个县补助资金累计结余达1.69亿元,占3年总补助资金的34%。
7 ^4 |# B( e1 j6 P1 ` 原因分析:部分地区未及时组织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或未按照要求开展项目,导致资金未使用;乡级卫生机构补助资金开支项目与预算安排存在重叠;国家出台的资金管理办法未细化具体内容,造成资金使用界限模糊、资金结算不及时。
2 y0 S& n8 c& s- n( a: n; h 跟踪审计2012年全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市县配套资金不到位1.48亿元。二是建设程序管理不规范。部分建设项目未完全履行建设审批程序、自行变更项目、未验收即投入使用。6 [' u6 A& u& r
2013年对3个县扶贫资金的审计,再次查出挤占挪用、骗取、滞留扶贫资金5750.88万元。截至目前3县已全部整改完毕。& Y! M$ K) P6 f- E0 h+ f9 o
数读9 v, Y; ?/ R |& Q* w
3个县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骗取、滞留5750.88万元! r Q G+ Z3 }' K# Z9 f) F0 Q) \
亮点, h7 P; o" p0 B
审计查出案件线索22件1 `- B) D: W; q1 P; l- E$ d
金额1.44亿元) j3 _9 Q! M9 E& j, J1 D, d
打击经济犯罪和惩治腐败是法律赋予审计监督的重要职责。( o2 f4 g: W4 j" {6 T
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专门用一定篇幅,深入分析了审计移送的24件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及经济犯罪案件的主要特点:利用虚假发票入账,骗取财政资金,或用虚假发票掩盖违法违规行为。审计查出相关案件线索9件,金额966.07万元。2 s' X. a# o7 u- w' i
私设小金库、账外账等顶风违纪行为屡禁不止。审计查出相关案件线索6件,金额1.31亿元。% H8 A: ?# l' Z/ X8 m7 T J$ j/ ]
利用权力寻租。主要是在工程建设、物资采购、招标投标过程中,公职人员或企业领导通过围标、串标、弄虚作假、贪污等手段,中饱私囊,损害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审计查出相关案件线索3件,金额120万元。
* U$ \* }. ~7 E3 G( {5 z0 P 主管部门对下属单位监管不力。后勤集团、项目指挥部等单位利用监管的薄弱环节,挥霍浪费、贪污挪用公款。审计查出相关案件线索4件,金额221.32万元。充分表明,审计监督在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上是一把“利剑”。
! [' o Q1 o' H ?5 M2 E 查找漏洞缺陷
! t, r9 V" T$ n L& j( C 提出审计建设性意见3 O0 C- [/ N4 q- F
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提出了六条建议,每条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是着眼于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B; `& ?1 v4 e3 D' G& g3 b
针对地方税收征收管理中未严格执行税收征收管理范围实施属地管理的原则、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到位、涉税部门沟通协作不及时的问题,提出了“严格税收征管,进一步加大依法治税力度”的建议。6 s! X% w( Q4 Z% R
针对“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控制不严等问题,提出了“严格管控,提高行政效能”的建议。再如,针对14个部门(单位)资产管理不规范的问题,提出“加强资产全过程管理,确保安全、完整和效益”的建议。
" O& f+ t. c9 I3 G 这些意见建议切中时弊,能够“医未病之病”。此外,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还特别强调审计整改工作,要求审计、督查等部门形成联动机制,对审计整改工作开展跟踪问效,对整改不力的单位或部门,要及时启动行政问责,切实维护审计监督的严肃性。
3 d, Q, }* h, o) z& Z" |$ N# E. ~ 解读3 y, D: z% \2 G/ \! A$ T t7 w- n( J0 e5 C
朱锦余,云南财经大学教授,云南省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 p( W- h3 }6 `( t) ^; h
民生工程要重视效益审计
. t, a5 ]4 ?% C @( N8 p 细致到老百姓的满意度
1 T! m9 X( @5 p 通过认真阅读2012年度审计报告,朱锦余教授认为,2012年审计报告有如下特点:涉及的民生审计项目达65项之多,民生审计项目突出了重大项目和重点资金;民生项目审计充分揭示出了民生项目在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同时,审计部门特别注意从机制体制方面来揭示问题,并提出相关整改建议。
U6 W1 x7 u) v" y3 e" n 朱锦余认为,下一步在民生审计方面要在合法性、合规性方面,更加重视效益审计,以安居工程为例,审计工作应该细致到“资金使用是不是节约了”、“资金是否使用在刀刃上”。还要重视绩效审计,要审计相关部门“有没有把有限的资金建设出更多的安居工程房”;更要重视效果审计,审计相关部门有没有建设出一个高质舒适的安居房,建设出来的安居房是否得到了老百姓的欢迎。
5 h C8 i% u, Q" M& N$ V+ j: l 邓崧,云南大学教授,公共管理系主任
) }* d8 `2 C) c% }. r1 T 首次公开“三公”经费
7 i' P3 ?2 ]; {$ V9 V( d' z* { 起到“敲山震虎”作用
3 ~2 J5 h; j5 ~- A; A4 q 邓崧认为,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首次对“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大篇幅说明,客观地反映了相关部门和单位未能全面实现零增长、出国经费源头审批控制不严、车辆管理及费用支出仍不规范、会议费支出漏洞较多等问题,并对个别违规违纪情况较严重的单位进行了“点名”,起到了“敲山震虎”作用,进一步推动效能政府、廉洁政府、俭朴政府建设。6 @% B& \# y/ }$ ]( _
云南“三公”经费未能出现零增长,虽然跟老百姓期望值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报告也呈现出各方面经费都处在一个“可控”的态势,也在朝积极的方面发展。管理学原理中有一个“帕金森”定理,就是指在我们的公务部门中,经常会存在低效率和无效率这种状态。要改变这种状态只有通过打造绩效政府、严格审计才能实现。严格细致的审计工作,有利于我们打造一个效能政府和廉洁政府,更有利于打造一个节约型政府。' Z3 |* R4 f9 C
责编:吴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