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式建筑打造城市名片 内涵比高度更加重要

0
回复
452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7 12: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来翻阅报纸,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在商业地产项目的宣传中,CBD、EBD出现得少了,取而代之的是铺天盖地的“地标”。在这些自诩为“地标”的项目中,很大一部分除了对建筑高度的标榜外,并没有更多实质性的内容。
# W8 j  ^" D& E% H9 L; ~  有读者在云南日报微博上打趣道:“到处都是地标,以后认路看来还是低矮建筑的辨识度高一些。”也有读者冷静地提出质疑:“难道只要楼高就可以成为地标?如果只在项目的外观上做文章而不考虑装什么内容进去,会不会把昆明推进千城一面的行列?”更有相关业界人士表示,大量出现的超高层商业地产项目,未来在运营上会面临不小的问题,有些很可能会成为“空城”、“死城”。
8 Z% o& r7 r+ y4 O; C6 Z  那么,是否意味着所有往高处发展的建筑都毫无意义呢?
" ^) X7 r, f# @* a# Y: L  不可否认,中国城镇化日益推进的今天,城市空间日益逼仄,超高建筑提供了一种有可能更高效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同时其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对城市的形象提升不无裨益。此外,随着云南桥头堡战略地位的确立,昆明正在从一个旅游城市向区域性国际化城市发展,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地标式建筑尤其是商业性地标来打造城市名片,将给城市带来旅游、文化、经济等正面效益。# Q/ o, f. ^! r% ]: F
  但是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所谓“标志”,不外乎我有人无,独一无二,高度和外观容易复制,只有内涵难以模仿,因此内涵比高度更重要。纵观国内外公认的地标性建筑,如英国的白金汉宫、法国的凯旋门、俄国的克里姆林宫、北京的万里长城、上海的东方明珠塔等,这些地标,无不代表着各自时代的审美标准和建筑水平,更是集提升周边环境、聚集人气、历史文化底蕴于一身的“内涵”建筑。
8 D  x* ^/ M( {( G6 L  笔者认为,地标应该是有思想的。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能够受人认可,首先源于大师底蕴、学术气氛,可见人才是创造者,也是传递者。人们被地标所吸引,并不只是为一睹风采,更多的是像阅读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通过建筑了解并进入这座城市的文脉和发展史。项目建造者如果只想盖一幢房子,那么建筑就只能是钢筋水泥的技术堆砌。然而当人对于城市的理解融入到建筑当中,冰冷的砖瓦就成为了一个载体,和人对话,实现思想与思想穿越时空的交流。2 c; K+ T  ?5 ]1 }$ J
  地标是有个性的。著名美国政治家彼得·波特说过:“在宇宙的中心回响着的那个坚定神秘的音符‘我’。”这个“我”指的就是个性。吉隆坡的双子塔也好,迪拜的帆船酒店也好,它不一定是地域特色的集大成者,但无论从外形还是内容,必定能找到一些与之关联的、具有创意的与众不同。千篇一律、盲目跟风的建筑就像工业流水线上的塑料瓶,只有光亮的外表和空洞的心灵。( e- e4 X3 R. w# C" i
  地标是有生命力的。所以它一定不是一幢用来参观的毫无表情的建筑,否则来过一次就不需要再来第二次了,甚至买张明信片看看照片也可以。地标带给人的,更重要是能够参与其中,体会到不一样的感受。造一个建筑放在那里了事,用不了几年,新鲜感就消失殆尽。文化地标需要不断营造文化活动,来制造人与建筑的情感积累;同样商业地标也需要通过持续地运营,创造源源不断的商业热点。如果惊鸿一瞥之后再无人光顾,那么“地标”也无从谈起。 (李梓嫣)9 U! S" M5 s! R8 M
  责编:吴洁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