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 }" Y6 E+ g* C2 B- j
看过金庸小说的读者大概都会对大理有良好的印象,这里不仅有苍山、洱海,更有历史悠久的古城,距今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是1982年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近年来,随着大理旅游业的兴起,这里也迎来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同时而来的,还有各路开发商。
4 E/ i" N" f2 I$ J, P 开发商逐利本是天性,但目前大理面临的问题是:政策明确规定必须给予保护的古文化遗址及古城风貌“红线”,将在这场开发热潮中面临挑战。' `4 q9 U) }$ Q& x
炎炎烈日下,几台推土机正在不停地轰鸣,远处已盖起5层高的几栋楼盘还在争分夺秒地施工,旁边还有一大块已划在项目区但仍残存的菜地与几家木材加工厂……如果看到这里,你一定会疑惑: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许多地方现在不都是这样吗?那如果你被告知该工地正位于云南大理古城的脚下,且直线距离不足百米时,你又是何感想?
7 U- F5 p v( L0 J, x+ X+ z( z2 O 不仅如此,相关报道还显示,在上述项目启动之时,这里还惊现了一处千年的城墙——羊苴咩城遗址,当地研究者也认定,这就是南诏帝国、大理国的帝都所在地。4 p A- u: w% |6 T- @( h
既然是古文明遗址,为何业主方还能进行“旅游综合体”开发或对外宣称“再造千年帝都”?在当地政府看来,这是所谓的“二次创业”,而业主方负责人曾公开称,正是由于项目地处古城脚下,又是大理旅游的核心区,才更有商业价值。6 j q* U, f( X5 P4 N
连日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大理深入调查发现,该工地原本就是古城北门外西门村几个队里的良田,按照该村村委会主任的说法,“现在村里几乎没啥耕地了”。
' E/ A% `0 E# ?' l% h 据多位当地村民透露,此次征地不仅存在涉嫌强征等违规问题,补偿款也成了空头支票,而掌控着这盘棋局的是云南实力企业恒丰祥集团,当初因接盘“南国城”的残局而介入这个命名为“密湾”项目的开发。4 C* k4 ^9 s! u l7 X$ x0 L
从征地到动工不足20天/
9 R* B* H' ]1 B# M 王博(化名)是大理镇西门村五队的村民,他家原有的两亩三分田,这次全部被征走了,现在只能外出打工谋生。“最后一次征地时,五队的纯耕地仅剩104亩,加上田埂等这部分空地,可能有130亩左右。”, Q5 @1 q% X# P! v, g" A
据大理镇西门村委会官网显示,一段上传时间显示为2008年12月的视频内容提到,西门行政村地处大理古城西北边,下辖第一村民小组、第二村民小组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737.38亩,人均耕地0.3亩”。而6月17日,西门村委会主任黄宗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村里的现有耕地基本上没有了,目前还仅剩下160亩”。
2 o: Z) P9 R" |( d; x& ]! x 对于数百亩耕地的迅速消失,黄宗平坦言,“我们这地方不发达,征地以后村民不用再去耕地,可以干其他的事情来增加收入。”
& z7 M. O& }& S5 Y4 z! { 不过,记者发现,该村的征地过程本身已存在隐形的违规问题。按照王博及其他村民的说法,去年7月下旬,在五队村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雇挖土机将田里即将成熟的秋玉米直接毁了,大理镇的副镇长还告诉他们,‘不要种了,地已被征用了’。王博回忆称,村委会与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口头对他们说,“被推的片区已列入什么规划与商业开发”,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书面文件。" F3 h4 p. u6 h U- @ N
对此,黄宗平表示,“我们在征地过程中已让2/3的村民同意才征用的”。“相信政府也是按照这个程序走的,但我们质疑2/3的村民同意签字这个情况,要求重新签一回,如果还是这样的话,大家会毫无怨言,但他们没有这么做。”王博说。- \5 ~2 ]# G& b8 l/ H( M; z
据云南当地媒体报道称,2012年8月8日,密湾文化旅游小镇项目启动了开工奠基。也就是说,从项目征地到动工不足20天时间。* g C& t6 ~* U$ h+ h1 v. O6 Z- |
大理市大理房地产管理所一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称,虽然古城外的一些郊区也是他们的管理范围,但他们也管不了。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遗产局局长、大理市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杨政业表示,大理古城保护范围分为几个区域,古城的核心区就是原来四个城墙的范围;古城的保护区,比如密湾地区等;还有古城保护的控制区。& M3 Z2 L8 o+ J! ^! Z5 B
“包括崇圣寺三塔,一直到赛马场,从苍山到洱海边,都是南诏国的国都,包括密湾、南国城都属于古南诏国都的一部分。从城建和文化的角度看,我们还是按照历史文化名城的条例,新建的项目高度不能超,但有时候也出现了一些混乱,没有成片地开发。从规划的角度上讲,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因为古城周围新项目比较多。”杨政业说。
k' v+ `- M7 W" {& M 实际上,密湾项目紧邻大理古城北门,直线距离不足百米。据相关报道称,上述项目在2012年动工修建时,还惊现了一处千年的城墙——羊苴咩城遗址,它作为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历时近500年。
. x8 t' r! I$ s8 m0 h 2007年7月1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根据保护条例规定,古城重点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包括南诏国、大理国历史文化遗迹,历史文物及古建筑,传统街巷格局及名称,溪沟水系,古树名木和民族民间文化等。
3 l! \$ m$ r( y! u 虽有上述条例约束,但密湾项目依然在大理的古文化遗址上动工开建起来。就在几个月前,住建部与国家文物局还曾联合下发通知,对包括大理市在内的8个县市因保护工作不力致使名城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严重破坏与名城历史文化价值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进行通报批评,要求相关各省住建厅、文物局紧急采取补救措施,并在今年8月31日前上报整改方案。) m7 \7 y* u& g; t$ A& O# ]
曾频发保护海西文件/
! {0 H" y* f) K! E 在距离密湾项目不远处的十字路口,《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看到,一块写有“保护海西耕地,永葆田园风光”12个绿色大字的石碑矗立于此。
+ Y" y6 D$ B, ]$ P. K 在西门村四队的一处墙壁上,来自大理市政府2012年10月发布的《关于整治海西违规用地的通告》(大市政告〔2012〕1号)规定,对非法占用农业用地,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构成犯罪者,自该通告发布之日起15日内主动投案的,可依法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1 j$ m+ u' a4 L) Q$ h: t% C) ^
据相关报道称,仅在2011年1月至去年9月,大理市制止违法行为631起,依法强制拆除违法违章建筑314宗,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占地面积125.1亩,拆除违法违章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在查处的违法建设中,有一部分是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等造成的”。
9 D9 b. C5 B6 F. ?$ r" X# ~ 实际上,早在2008年,大理州人民政府转发的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有关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文件的通知》(云政办发〔2008〕90号)承认,大理州存在少数地方未经依法审批,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等问题,并要严格规范使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各县市要抓紧完善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随意扩大建设用地规模。' h) D, T8 o# N% B. E
2012年3月29日,大理州州委书记尹建业在全州加快海东开发建设推进大会上指出,必须用最直接、最严格的措施保护海西,保护海西就是保护大理的历史和文化,保护大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3 U) K" ^' w: @4 [
3个月后,大理州人民政府下发的 《关于加强海西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意见》(又称“新六条”)强调,要严格控制海西新增建设用地总量,在 《大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海西片区的建设用地预留总量非常有限,必须严格控制。4 u% x- ~% a5 F* I. s4 C N) E
既然保护海西的呼声已如此高涨、相关文件也频频下发,为何还会继续批地,并且还是在古城脚下?对于密湾项目,黄宗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这是州政府审批的,2006年就审批下来了,到2012年开始征收耕地。”在大理镇政府的党政办公室里,一名姓李的办公室主任亦表示,他们也是按照上头的要求征地的。( u4 ^3 S! ^2 q! j( `+ X" _
实际上,上述“新六条”也提及,要把有限的建设用地用在完善和提升海西片区功能最迫切需要的项目上,除统筹兼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用地以外,原则上不再提供其他建设项目用地。* F* b1 Q# D0 z0 _) q; A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5年云南省提出“旅游要二次创业”以来,大理州围绕“建成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胜地”的总体目标,以重点项目来推进大理旅游二次创业。据统计,与丽江、迪庆、怒江这3个旅游城市相比,大理近些年来在旅游接待总人数与总收入绝对量的年均增长率排名上,一直在最后。“旅游中转站”成为大理旅游尴尬处境的真实写照。
, G) u9 L3 I4 r. P! m6 _9 d 当地观察人士认为,这足见当地政府在海西农田保护与项目开发两者态度上的摇摆不定。; t/ F" ]' j0 c
<p> <p><p> [1] [2][下一页]
6 K( Z5 G% D/ ~& ]! V7 \! C本系统支持键盘方向键←和→翻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