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保护海西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u7 m H8 |0 }9 O% Z5 A' l
今年6月1日起,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洱海海西保护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是我州行使民族立法权,依法保护我们美丽家园取得的又一项成果,为苍山之麓洱海西畔的这一片美丽富饶、风光秀美、承载着厚重民族历史文化大地的风貌长存,历史性地走上了法制轨道。% O' n1 n$ D* d* g& M F
(一)保护大理的民族历史文化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 U7 U/ m0 G. o, d& U0 a, y 保护海西就是保护大理的民族历史文化。大理是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提起大理,大家就会想起南诏、大理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就会指着苍山脚下洱海西边的三塔、一塔、南诏德化碑、大理古城等等这些文物古迹讲述大理的故事。在大理,苍山有无数的故事,洱海有无数的故事,每个村子每条溪流都有故事,这苍山脚下洱海西岸的海西大地就是大理历史文化民族文化荟萃之地,是四千多年来人们用双手绘制的历史画卷。这幅画卷中包含了洱海地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民族历史文化的信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诗篇。
+ `, T/ i/ }% T+ d5 g 根据近期考古研究表明,大理地区在五千年前已有人类定居,洱海湖畔的先民开垦土地,形成村落。有专家对此进行过研究,认为四千多年来,洱海地区人类居址和村落的形成与洱海水位有很大的关联性,从山脚到洱海边,居址和村落的形成大至可分为新石器、汉晋、唐宋和元明清四个时期。不同时期形成的居址和村落都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及自然条件,尽管朝代更迭,世事变迁,但村落的形成、村落形态和布局并没有发生改变。唐代以来不同时期修筑的苍山十八灌溉沟渠至今仍发挥着作用,平畴万顷的农耕区一直是滇西农业最发达的地区。洱海地区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区,更是白族的根,白族的历史和民族文化与苍山洱海、古城村落、万顷田园融为了一体,缺少了哪一部分来谈大理,来谈白族都是不完整的。我们不能让大理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化为博物馆中的展品和书籍中的文字图片,要让苍洱大地上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信息永存,生态永存。0 k) o# c2 P: u1 k/ [+ C% X
(二)保护大理发展的根基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4 A4 _+ d* S7 t- t$ ~ U 1、保护海西是保护大理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的需要% j, `- w& L( a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代会报告中少见的这种动情的叙述方式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对待自然的基本态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c7 p3 f$ S1 D0 P* A
生态环境作为一个品牌是当今世界的一个潮流,我们并不是为了赶时髦,因为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是人类经历了破坏环境而付出了惨痛代价后作出的明智选择。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转化为生产力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投资商已把投资地点的生态环境的好坏作为决策的一项重要因素之一,有越来越多的绿色食品是消费者和销售商追求的目标。我们有的城市已把良好的环境作为对外招商的卖点和品牌。大理旅游要实现转型升级,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大理有丰富的植物种类和生态系统类型,如:从寒带至亚热带的山地生态系统,高原湖泊生态系统,千百年来形成的农耕人工生态系统。有史以来,大理的先民们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发展,这成为大理生态环境一直保持良好的重要基础,大理的魅力所在也正是保持有这种完整的生态系统类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近些年来,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大理的生态环境保护也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量。洱海出现水质恶化趋势,农田面积在减少,农药化肥的大量施用,原有的村落形态正在被无序的农村居民的建房改变,村落林木越来越少,房地产项目正无情地吞吃着海西有限的土地资源等等,这些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大理的生态环境。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了突出地位,“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州委明确把建设美丽幸福新大理作为努力奋斗的目标,因此,对海西的整体保护是保护大理生态环境,使大理朝着生态文明道路发展,实现美丽幸福新大理目标的必然选择,最终实现人的发展。
$ H9 N' s! w) |$ m, Z1 s 2、保护好海西是建设大理新型特色城市需要5 O' o: q2 a# e; a1 q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推进,各地的城镇建设也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到2012年全国平均城镇化率已突破50%。但在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过程中,城市建设也出现诸多问题,如城市特色问题。十年前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就曾痛斥城市建设中千城一面,没有特色的问题。现任总理李克强就城市建设提出不能摊大饼式的发展,要建新型城镇和特色城镇。目前大理市已进入到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作为滇西中心城市,把大理市做大做强,城市建出特色是时代的要求。城市如何建?建一个什么样的特色城市?一直是社会关注关心的问题。洱海地区是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丰厚,民族特色突出的地域,大家也在担心城市扩张、人口增加将会给风光秀美的小城市失去特色和宁静,洱海的保护将会带来很大问题,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其实大理的天然禀赋为我们提供了建设特色城市的良好基础。2003年省政府在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专题会上提出了“两保护两开发”的战略决策,据此,大理市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调整,修改后的大理市城市总体规划,城区由下关、大理、凤仪和海东山地四城区组成,海西地区严格控制新的开发。如果我们放眼于环洱海地区或洱海流域地区,把洱海地区作为一个城市整体,这个城市是由四城区为主体,数个功能明确、特色突出、环境优美、相对独立的小镇(如喜洲、双廊)以及田园之中星罗棋布的居住小区(把村庄进行功能配套完善和城市社区化改革,成为城市居住区的一部分,把小农经济式的农业生产引向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规模化家庭农场,变农民为农业工人和市民。)构成的城市。城市形态和城市空间布局打破了传统概念上从中心区向外扩张,城市集中连片的发展模式,形成田园式的城市空间布局,保持一种“大自然,小城市”的田园氛围,突出大理山水田园城市的特色,使大理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城市。走出一条建设新型特色城市的路子,使大理成为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的田园之城,气候宜人,风光秀美的风景之城,现代时尚,美丽幸福的宜居之城。
# W0 a: e8 O3 d8 f/ Q9 r5 \/ f 3、保护海西是大理旅游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0 E# i) r% `
大理是一处风景胜地。她不以山独尊,也不以水独秀,大理的百二河山,集山水田园,古城村落,民族风情于一地,西面的苍山横列如屏,雄阔伟岸;东面的洱海海镜开天,妩媚秀丽;山海之间平畴万顷,村落棋布。大理给人更为深刻的感受是大理的整体美。苍山、洱海,古城、村落,有人把大理这种搭配得当的山水田园称为天然大盆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现代都市人则更想体验田园生活,这是人们享受大自然,了解和感受人类文明及发展进步,丰富精神生活的一种追求。
' x3 D( d' }" O7 x% a# m8 }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届时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比2010年翻一番,而且经济发展质量、社会文化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将踏上新的台阶。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纲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广旅游休闲理念,提出保障国民休闲时间、改善休闲环境、建设基础公共设施、完善公共服务等工作任务,明确了落实带薪休假、提升休闲共识、提高休闲质量等一系列发展目标,进一步丰富了小康生活内涵,对人民分享改革开放成果、体验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纲要》将在增强国民旅游休闲意识、转变旅游休闲观念、保障国民旅游休闲时间、促进旅游休闲产业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大理作为风景胜地,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是旅游休闲不可多得的地方,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苍山和洱海,还要保护好古城村落和田园溪流,担当起保护好大理风光的完整性责任,为大理旅游的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否则“大理好风光”将毁于我们当代人之手。
& [* [/ @* @# x' {2 Y 二、以法制为保障,加强治理,加快发展
) ? w, o# _2 ?) K; w# S: @ (一)加强法制宣传
9 j) F! T" ?) _5 z, ?1 W* i 《洱海海西保护条例》的公布施行,为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实施好“两保护两开发”战略提供了法律保障。大理市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对该条例的宣传和贯彻实施,使保护海西的有关法规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形成良好的法制社会氛围,让全社会支持参与到保护大理的生态环境,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行动中。海西各镇及村社,特别是农村居民是海西保护条例的直接涉及地,只有广大村民把保护海西成为自觉行动,保护才能得到落实。
8 f' G- h; w* R9 ~3 V; @ (二)建立起保护海西的体制机制
7 g6 ~2 f! a# Z6 O2 Q& F 保护好海西只靠一个条例是不可能的,海西的保护涉及许多相关的法律法规,因此,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从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到村社,要有一套机制、制度和管理手段做保障,整合建立镇一级的综合执法队伍,提升综合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依法划定不少于10万亩的耕地,立桩建档永久保护,依法划定十八溪两岸保护地带,植树绿化,按照防洪减灾,截污治污,净化水质,旅游休闲的原则,治理好十八溪,尽快建立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使村庄建设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 W- T6 ?5 J, ~2 i2 V+ w9 M
(三)提升海西地区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7 [ r8 v6 J x4 n; S 充分认识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保护的目的在于更科学合理地永续利用,发展才是符合百姓的利益。保护大理的生态环境,保护民族历史文化,保护大理自然和人文景观就是保护大理的核心竞争力。大理的文化与天然禀赋使大理的旅游业和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理的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保护好村落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保护好耕地发展现代农业,提升集约化生产水平,以“绿色”“有机”农产品为品牌,提高经营效益,发展以茶花、兰花、杜鹃花为主的特色花卉,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5 W, m/ B1 W3 f9 C4 h' @: o8 f
(四)进一步加强村落的污水、垃圾治理和环境绿化- k' }: T; x% m/ W$ i
环洱海地区村落污水和垃圾治理已经进行了几年,对改善村庄环境,保护洱海收到了很好效果,污水和垃圾治理要覆盖到每一个自然村。这些年,村民建房使海西的原有的村落形态和环境发生了较大改变,过去那种房屋掩映于梓桑棕梠丛中的村落景象已难得寻到,生态环境远不如从前。在加强村庄环境整治的同时,要重视村庄绿化,发扬白族人民爱护生态家园的传统美德,使海西的村落再现掩映于梓桑棕梠丛中的生态景观。通过治理,使城乡环境得到根本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更加优美,洱海的污染压力得到有效减轻,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快速。
+ q5 ^5 e& G0 o- W4 c 责编:段超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