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621万元; \& n2 h& V7 O1 `! k
本报讯(通讯员 李东杰) 祥云县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党的基础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重要突破口,采取五项举措,促进全县村级集体经济科学发展。2012年,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济收入6621万元,全县136个村(社区)有105个村有集体收入,空壳村较去年减少18个,极大地凝聚了为民办事的实力,改善了民生,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 M5 X$ b9 w: }
组织牵头搭建平台。该县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列入党建目标考核,每年县财政拨付不低于1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同时,每年还组织一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表彰,每半年举行一次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进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本领。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结合村(社区)换届,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有经济头脑、会做群众工作的农村优秀人才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并切实加强教育和管理,打造了一支懂经营、会管理的基层干部队伍,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j8 I; t( W2 j' K+ Q
依托资源积累资本。引导各村级党组织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一是把集体所有的土地、山场、果园、水面、房产等资源出租给经营者,集体收取租金。祥城镇芮家营社区把集体的冷库出租给龙云公司,把冷库外的空地短期出租给其它企业,每年可收取租金6.4万元。二是加强对集体资源的管理,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刘厂镇大波那社区集中管理龙山石料资源和运输车辆,每年可收取管理费80多万元。鹿鸣乡雄里坡村每年收取煤炭资源管理费15万元。三是合理分配国家资源补助。各村按照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生态草原保护等相关政策,村集体以股份制参股分红的方式将国家补助资金作为发展集体经济资金。禾甸镇大营社区每年仅此项就能为集体积累资金80多万元。
. Z; K6 M. H: O6 ^+ p* m' H7 d B 盘活资产兴办实体。积极引导完成集体资金积累、具有发展优势的村级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做大做强集体经济。一是兴建集贸市场。各村在人流集中的地方兴建农贸市场,集体收取摊位出租费和环境卫生管理费。沙龙镇青海营村、普淜镇普淜村、米甸镇米甸社区、云南驿镇前所社区等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农贸市场每年都可增加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二是集体出资创办企业。各村依据各自的区位和产业优势,纷纷创办独资或参股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禾甸镇的检村集体出资兴办卫生室,成立秀丰公司、文伟加油站、秀丰宾馆,年集体收入达169万元;祥城镇城西社区成立综合服务公司,建设综合市场、广源商贸城,开发房地产等,每年为集体创收上千万元。) b* y6 b# r2 f- r8 d- Z$ L3 [
聚集民力扩大生产。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百万党员创业致富工程”,引导各村聚合农民土地、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同时,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是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各村针对本地具有产量优势和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成立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在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开展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服务,以有偿服务方式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刘厂镇大波那社区依托彩云红梨产业建立了彩云红梨协会,兴建了冷库,截至目前已发展彩云红梨近6000多亩,人均收入达13000多元,集体每年可创收30多万元。二是发展规模种养殖。各村把分散的种养殖聚集在一起,兴建养殖小区和发展规模种植,集体通过土地出租、提供服务等方式增加集体收入。云南驿镇云南驿社区、祥城镇芮家营社区、刘厂镇青坡村都依托各自的养殖规模和优势,建立了禽蛋、生猪等养殖小区,每年都能为集体创收20多万元。三是实施土地流转。各村将各家各户的土地、林地资源依法有偿流转,增加群众和集体收入。祥城镇程官村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大棚西瓜,刘厂镇大波那社区通过土地流转种植大棚蔬菜,降低了生产成本,推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拓宽了群众和集体创收渠道。 C# ? x( Z0 @; n% \# ^/ O! d
用活政策加快发展。祥云县引导各村积极利用国家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政策,抢抓机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一是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扶持资金。各村和各农民专业合作社,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扶持资金发展生产,壮大经济实力。两年来整合项目资金42万元,帮助2个村、6个专业合作社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二是积极夯实发展基础。各村通过整合新农村建设、通村油路、土地平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夯实发展基础,创造发展集体经济条件。刘厂镇的刘厂社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了水厂,年增加集体收入20多万。下庄社区通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推进招商引资,吸引了5家企业入驻社区工业小区投资建厂,每年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近30万元。三是发展国家扶持的新型产业。大营社区大力挖掘和发展特色文化,每年举办一次彝族哑巴节,吸引游客5万多人,总收入达50多万元。同时,依托文化资源积极向上级协调争取扶持项目9个,扶持资金达600万元,以项目带动了全村经济快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