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四五千亿资金参与民间借贷 风险可控

0
回复
415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7 11: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提要]温州、鄂尔多斯、安阳……国内多个城市近期相继爆发民间借贷风波,引发了百姓对民间借贷的担心。据一份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我省目前有四五千亿的资金在民间借贷市场上流动,投资风险有多大?22日,三位专家就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3 h2 Z6 f+ F. {* B/ X/ F  a9 ?我来说两句
  【市场现状】
2 P, v6 |: I* \  地方债务进入偿债高峰期
1 a9 T8 e, r" c% @0 P2 `- I3 ~  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指出,美国的次贷是把钱借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个人,而中国特色的次贷是把钱借给了没有还款能力的地方政府。+ c# L3 E7 \1 |, o8 D
  中央政府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激励地方政府投资的冲动,相继出台的投资计划约为20多万亿元,其资金主要来自商业银行的信贷。在2008年,银行新增贷款达4.82万亿元,在2009年则猛升一倍至9.59万亿元。据估计,地方政府担保的基础建设项目占了银行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一。  a9 q) }" d+ d9 q  W0 {4 Q
  由于地方政府不准直接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此前也不得自主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因此地方政府通过组建融资平台公司绕过限制。这些大大小小的融资平台公司超过1万家,其债务属于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以外的表外债务,大多以土地作为抵押。$ l* ]- B) k! }8 J+ w, C" K% |" `
  早在2008年“信贷大跃进”时,就有银行高管表示,很担心将来地方政府能不能按时还款。这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利用借入资金建设新的地铁系统、道路和机场。而在很多地方,这些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和经济效益却不容乐观。同时,在房地产调控逐步深入时,地方政府的卖地收入也在减少。$ O7 M+ J* U9 G3 R7 D/ X6 T
  根据审计署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达10.7万亿元,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27%;其中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6.7万亿元,占地方综合财力的比重(债务率)52.25%。如果按地方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全部转化为政府偿债责任计算,地方政府债务率达70.45%。
& w. g! v, ~) `1 D# C  在10.7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中,有4.6万亿元(43%)将在今明两年内到期。评级公司标准普尔估计,银行借给地方政府的债款,大约有30%会成为坏账。
$ n  @9 E/ N: z* X) X5 U+ `  财政部日前发布通知称,经国务院批准,2011年在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和深圳市试点地方政府自行发债。和众汇富首席分析师李鹏认为,允许地方政府自行发债,体现了中央政府掐断土地财政的思路,为应对地方财政压力,地方债开辟了新的“财源”。& d) h9 H. G5 y: O* L
金融卡喉 开发商“跳楼”时代来临! `) n2 h2 b$ Q) k: O8 i3 n$ l
民间借贷“野蛮”生长 影子银行风险已凸现
4 q5 \  _8 F0 ?; Q4 |  【波及范围】. r& s7 j# S/ F) H0 x' p
  民间借贷波及银行体系$ u5 T1 I% R7 _1 s4 ]
  如果说关于地方债务平台风险的担忧由来已久,民间高利贷危机近期在国内多个地区的爆发也很令人担忧。  C( Q0 [& G4 P  v2 ]  G9 y
  银行新增贷款在2009年创下接近10万亿元的纪录后,在通胀压力下,央行开始收紧银根,自2010年以来12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从16%提高到目前的21.5%。在银根收紧下,民营企业向商业银行融资更为困难,即使获得银行贷款,其支付的利率也比基准利率高出许多。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显示,90%以上的受访民营中小企业表示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小型企业选择民间信贷的高达67.8%。
3 G- v' c. B& z- O  w7 K! H1 `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指出,由于民间借贷利润高,这个市场吸引了各路资金,整条资金链包括了银行、担保公司、国企和公务员、上市公司以及追求高回报的个人投资者。据统计,温州89%的家庭、个人和59%的企业都参与了民间借贷。- V. h" I  w4 r. c" e, _
  李鹏分析,大企业可以很轻松地从银行贷款,但目前,做实业利润降低,不如进入民间借贷市场坐享高收益。上市公司也是同样,三季报显示,放贷成了上市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 @$ f  _4 i5 [" Q0 X  瑞士信贷证券报告则估计,中国的民间借贷规模达4万亿元,相当于正规银行贷款总规模的8%。自今年以来,民间信贷急速增长,其资金有60%来自银行,20%来自私人企业,而另外20%则来自个人投资者。这些资金有60%是流入房地产,主要是中小型发展商;约20至30%借贷给生产经营类,以短期过渡为主。
: y% U: u7 Z$ c) }6 a) h+ u  民间借贷“影子银行”的规模到底有多大?业内有不同说法。国泰君安研究所策略研究员谢彤近日对此做了调研,他告诉记者:“温州的问题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严重,民间借贷规模风传8000亿元,事实上是1100亿元,占温州全部信贷的19%。全国范围来看,也没有4万亿,不超过1万亿。”  g9 m. l# g) Z# p! t# f6 Z& w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由于民间借贷的主体多为中小企业和房地产公司,出口减速和房地产市场回落可能使企业难以支撑,资金链发生终端断裂的可能性明显增大。, A3 j/ {) A! f$ Y8 ~! ]
  而民间借贷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系统、“不差钱”的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且很多属于转贷和连环贷,一旦终端资金链断裂违约,风险将成倍放大向上传导,引发企业效益下降和银行系统坏账增加。随着年底资金结算高峰期的来临,这种风险正在逼近。! z: t! W" F$ w
济南成交量一周仅增11套 房价真hold不住了?5 V8 t5 Q! m# `9 w0 }
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深度承压 房企促销高潮临近# W+ @8 u6 L$ b0 {* ~3 m
  【中小企业】$ ^6 g/ i, Y6 H/ e
  中小房企资金链断裂只好“卖身”6 G: h. A% m! w! [! x6 m* y
  招商银行济南分行高级投资顾问孙卫平表示:“房地产+高利贷”是最大的风险,中小开发商对资金的渴求是民间借贷升温的重要原因,中国的开发商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熊市,在成交量下降的情况下仍拒绝降价,希望拖到政府政策转向,温州、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崩盘都是这种情况。
. u: g& W. U  B0 E! C" ^6 ]& A  在人民银行济南分行三季度分析会上,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常的银行房地产贷款呆坏账也在增加。而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8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包括土地储备贷款、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为10.4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接近20%。银行业正密切关注房地产业动向。
, Y9 K$ @* v+ U; H& X  房地产行业正处于有史以来最严厉的调控中。在各种监管控制措施推出18个月后,开发商的销售量已经下滑,存货正在累积,资金面趋于紧张,房价注定将回落。这是调控的成果,但一些中小开发商已经撑不住了,只好“卖身”套现。
: ^7 _9 e' p; f/ K6 o3 Q  来自北京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信息显示,截至10月20日,共有25家房地产企业在这挂牌等待新主人。其中挂牌金额超过5000万元的大型企业或项目有6个,挂牌金额超过1亿元的企业或项目超过4个。而上海产权交易所的挂牌信息显示,有27个房企也在找新东家,有6个项目挂牌价格超过1亿元。挂牌数量最多的是重庆产权交易所,房地产企业或项目达到559个,挂牌总金额高达64亿元,其中27个项目挂牌价格超过5000万元,15个项目超过1亿元。" j9 s  B& z- d; I9 B
  “大的房企尚且难以融资,何况中小房企?房地产业重新洗牌符合国家调控政策出台后的效果预期。并购、整合是大势所趋,就像钢铁行业一样。”孙卫平说。$ w  S( }. a1 B
b_65078838.jpg
* P& a$ i; T4 I8 Q# w, X6 P
4 D7 j& b* C9 [* {& n+ w0 E
  【前景乐观】8 m8 p) J5 B" E7 N
  衍生品少,风险或可控) S* |% E0 n) P9 o' @" u
  面对地方债、高利贷、房企洗牌等金融风险,不少业内专家、学者指出,应警惕出现“中国版次贷危机”。广州万隆认为,正是由于这些风险,股市持续低迷,悲观情绪被放大,甚至忽视了汇金增持等市场维稳信号。+ c7 E+ E  g$ y1 @) f
  李鹏分析,股市“深不见底”,是做空机构在赌中国经济硬着陆。但他同时分析,尽管风险点不少,但政策空间还比较大,整体风险可控,短期内不会出现次贷危机。$ N( r1 T" ]9 u/ Y) r3 a2 F
  或许是为了解除人们关于“银行业被房地产业绑架”的忧虑,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日前表示,即使房地产价格下跌40%,我国银行业的风险覆盖率仍然高于国际通行水平,房地产贷款风险总体可控。与美国次贷危机所处的背景相比,谢彤等多位分析人士提及,美国金融市场非常发达,大量的金融衍生品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因素,但中国的金融衍生品很少,即便房地产价格大幅下滑,由于没有放大效应,风险可控。2 H, {7 _5 |  }, B3 y8 S; T1 G
<P><p><p>
[1][2][下一页]
( n  H8 t. u# a+ J# E本系统支持键盘方向键←和→翻页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