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N; B( ]) w& S4 K5 t/ f0 K, y
% x0 w: C2 y! A0 G
3 d" j$ k2 _) d5 Q$ U' W+ v7 w 杨丽萍(1959—)中国舞蹈家。云南大理人。自幼随母在西双版纳生活。12岁时,被吸收为西双版纳文工团舞蹈队学员,从此开始艺术生涯。1978年在云南全省文艺调演中,获表演一等奖。次年,在北京国庆文艺演出中,她成功地塑造了傣族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女主人公孔雀公主美丽动人的形象,得到了北京观众和文艺界的一致好评。后随云南歌舞团赴东南亚和香港演出,引起更大轰动。1982年调中央民族歌舞团,任独舞演员,先后创作表演了佤族独舞《火》、傣族独舞《雀之灵》(该舞在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和《两棵树》等。1985年当选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杨丽萍对文学、音乐、美术等有着广泛的爱好,艺术创作既植根于民族舞蹈的沃土之中,又富于时代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4 G1 B% d6 m. g+ E# D d" v* ~
9 ?0 J; T' y5 k" j' s+ h% j 杨丽萍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u/1240750770
7 `; b- T& g% W) z7 l/ i) a : l# B$ U/ p1 ?, ]5 g& A
杨丽萍谈舞蹈表演( w: F, P+ N3 s7 B; T8 h, T
“过去的许多电视舞蹈专题片,缺乏舞蹈的视角,拍摄的方法仅是局部展示、过于表面化,与舞蹈的整体韵味不搭调。甚至于把舞蹈弄轻、弄飘,弄得不实在了。像姜铁红跳的《阿惹妞》电视上演过,现场看又是两回事。”
' U& v" R+ x. K1 {5 ^+ ?+ t* r8 B4 q “综艺晚会令舞蹈本身越来越迷失自己,往往居于配搭角色。观众在电视里对舞蹈欣赏已经很难完整了。”
1 O4 u; m, \0 w o0 \ “现在舞蹈服装也存在品位问题。就说安塞腰鼓,许多人都拍过,我看只有陈凯歌拍得好。黄土地上,农民穿土棉袄,腰系麻绳,那鼓敲得太捧了,原汁原味。不像有的腰鼓表演,穿得红红绿绿,连鼓都镶上金边边,简直变了味。”
* n6 h1 j( M5 {" g; M8 @, R/ q “搞舞蹈太难了,综合素质要求高,作品要好到极致才有观众。现在的大部分舞蹈还停留于欢娱、情绪化的程度。精品太少。题材选择太重要了。”
6 \/ a# I" A( a9 }% K5 q 0 E+ l: P0 V8 l: c: R( j, e2 C
塑造纯净空灵的舞蹈风格
, B6 p* Z6 `8 i" _ 杨丽萍给人的感觉是一个极感性的女人。她的艺术感悟力也极强,独到的艺术思维方式和真实的生活体验,造就了这位个性独特的舞蹈家。
' m) _; t0 s1 y* w+ C0 v 杨丽萍式的舞蹈风格,最大胆和成功之处在于她将舞蹈中原本动态的艺术表现形式,转化为静态的,而且她的舞蹈风格又大多源于自然和真实的生活。在杨丽萍的意识中,大自然是最美、最真实、最深刻的体现,通过感悟,她力争用自己朴实的语言去构架人类最美的梦想。所有看杨丽萍舞蹈的人,都会进入她构架的如诗如画的意境,都会情不自禁被她所表现出来的美所动容。
7 R9 F5 z9 F! S7 Y) f6 L% W9 l 九九年元月,在西藏气候最为恶劣的季节,杨丽萍去了拉萨进行创作生活体验。在参观大昭时,一缕极透的阳光从屋顶泄来,射在壁画上,慢慢地在移动。杨丽萍突然眼睛一亮,旋身融入阳光之中,情不自禁的摆起来。她就是这样地酷爱着舞蹈艺术。每当杨丽萍站在舞台上,看似每一次都是在重复她自己,但每一次又都是不同的,因为她每一次的舞动,既是自然的再现,同时又是一次艺术的重生。* z9 V8 g2 i# ?3 v
她在舞台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魔力,一举一动,哪怕是一个休止符,都有如微风从一泓止水上空掠过,寂静的身体里,便有了细浪追逐的声音。她让人动情于自己的感动,自己的发现,她的世界无需用人的语言便能读懂。
1 N( w6 R7 ?; s# ~/ o6 l 杨丽萍的舞很纯很纯,离现实的炊烟很远很远,却离我们心灵所渴求的东西很近很近。她的舞总是和“灵”、“魂”有关,借助人们熟悉的意象来表现人的内心境界、空间、梦想和意识活动等等,她的舞总给人以超然、空灵、淡泊、抒情而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印象,她是一位真正的“舞蹈诗人”。0 \) t& G, T6 p' p1 @
其实,早年的杨丽萍,生活得并不象个“公主”。她生活在父母离异的家庭,和两个妹妹一个弟弟跟母亲过。在杨丽萍的童年记忆里,大都与贫穷与歧视有关,但她有一份大多数人少有的快乐态度。她与神奇的大自然贴得很近,她知道在自然的怀抱里,自己永远是一个好奇而喜悦的小女孩。4 i1 ?! c- {) E/ z {4 k
杨丽萍的艺术品德也十分令人敬佩。象她这样一位世界著名的舞蹈家,还能以平常心与其他创演人员一起,“同享”每日食宿30元的标准而毫无怨言。在当今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象她这样可以做到献身艺术而漠视金钱能有几人?她能做到这样,就是因为她对艺术创作有炽热的追求,所以她可以给予别人更多善意的理解和支持。
& O% z: \+ x# v% g- X: a
1 e! O' c1 f" ~: m 主要舞蹈演出剧目- W% f& n6 B( v# z
1、《月光》
4 @" ~2 V/ R I4 T, I, J6 d 编舞:杨丽萍) G9 |* T2 ^( c
杨丽萍一直以为女人就如同一样有形和无形,所以她用抽象和变形的肢体表现了她的感情和月光的圣洁,我们在其中会看到舞蹈家是怎样张开她那想象的翅膀。
3 x" {3 b( N, M; v3 C' s 2、《两棵树》
/ T5 Q4 F6 x( k2 e% Q0 a% | 编舞:杨丽萍9 ^. j* a: J- @8 l# t
传说中两位相恋的人不能相爱,死后也没能葬在一起,但他们的坟墓却同时各长出一棵树并紧紧的缠绕在一起,这就是人们传说的连理枝。杨丽萍崇尚那种灵欲交溶的爱情,她创作的《两棵树》被评选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舞蹈。
6 a* n0 Q7 c* M' A( _$ R0 a& J 3、《嘎奇奇》
1 U" f5 ]6 [4 o4 g h \2 V7 K4 @2 w 身,象征着一个女人一生中都不会缺少爱。杨丽萍运用十个手指的巧妙颤动,象征连绵不断的春雨,这一动作设计被誉为独特的创编。" p: E3 \7 C! V1 w7 ] k
4、《珠穆朗玛》
) _; Y$ x" {( j2 S8 q" ?$ K- @8 e 编舞:苏东梅、何浩川、赵明珠9 I. |; E6 }& ~; {7 @ V
你耸立在人们心中,你立在蓝天之下。啊!圣洁的珠穆朗玛!
1 I* v6 ]5 n `; P* P: ` 5、《火》
: f5 j O7 | I* ] 编舞:杨丽萍! Z# O: Z2 V! o7 W- C: g) j+ `
生在自然里的瓦族人,对火有着原始的崇拜,他们认为火就是太阳,太阳给大地带来光明,点燃起人们对生命的所有欲望。杨丽萍将用她的手指脚指身体乃至她的心,点燃起生命之火。+ @* ~4 H* }' b# c
6、《拉萨河》
8 E" Z8 k; S4 T' G8 R 编舞:杨丽萍
! P( N$ {5 H$ G; T0 y4 h 藏族人每年有个沐浴节,她们每年那一天将在拉萨河里沐浴,接受河水那母亲般的呵护祝福,从而得到一个纯净的灵魂和一个无限的生命,这个舞是杨丽萍最新的作品。) M7 {* Y8 c+ A! q* [( U
7、《红色诱惑》
4 j$ m2 E# r- O6 F8 |- K 编舞:何浩川4 t& r5 K8 z M+ S: d
她,似一团红色的雾,令憨哥们迷迷糊糊;她,像一把炽烈的火,叫壮汉们失魂落魄。1 K8 D5 @6 W! ]7 V5 Q
8、《女儿国》
& w' d( A# f( s: F! F% T9 h) U 编舞:杨丽萍
4 B" A* o& e& J 女人不去吃苦,日子那会过得甜?天上没有个女人,天就不会亮;地下没有个女人,地就不长草。5 Z, }0 D- A0 X5 b4 B1 r
9、《心之翼》
: F G9 r# t/ a. L$ Y7 W 编舞:苏冬梅$ M3 ~$ o3 y: v6 y0 o0 c
改编:何浩川
9 k, G1 } ]% m* @: w 心之翼托起古老又年轻的情感,大凉生因此而青春浪漫。索玛花又有了新的传说。
( [, Z D& `8 P4 s7 Q1 e; p 所获奖项( l( S1 U: c$ L2 Y* h! [) Q
1979年 她主演的大型民族舞剧《孔雀公主》曾荣获云南省 b; r2 p1 K: g4 b' O3 K
1979年表演一等奖。
0 {& n5 `5 a' q0 S& E8 m 1986年 她创作并表演的成名作---独舞《雀之灵》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 一等奖、表演第一名。
: b- j9 T# _) a& P) C( r; N0 U 1990年 应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闭幕仪式中表演独舞《雀之灵》 K3 P% p5 W, T( Y
1992年 她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赴台湾表演的舞蹈家。# M9 C$ @1 I# j* _
1993年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她创作表演的双人舞《两棵树》,获得观众投票第一名。
0 l5 C- v0 M8 U3 c 199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授予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 独舞《雀之灵》荣获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
) M0 h8 \" ~' U( E 1997年 参加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演出,大阪国际交流中心授予最高艺术奖 菲律宾国家民间舞蹈协会赠予她为终身会员。
5 X1 P* o. Q N; x3 l 1998年 她编制导演并主演的电影《太阳岛》荣获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会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