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争奇斗艳4 D0 l" g5 V6 O8 F* i; H
7 {" D1 L" f' x/ Q一年一度有三月街,也是大理及周边地区各民族妇女展示自己节日盛装的大好机会。头戴鸡冠形“勒子帽”的白族少女,身背“披星戴月”披毡的纳西族女子,背斗笠戴花冠的彝家女孩,都是三月街上的主角。: P" o4 J/ K. {0 e
7 s9 l. m t: p3 j3 b7 r; Z* R大理地区的白族少女,因了地域的差异,有着数不胜数的头饰种类。70多年前的老照片中,头戴装点着红色绒球的鸡冠形“勒子帽”,身穿大滚边、宽袖上衣,戴银领扣、手镯,围裙上有边饰,左肩上戴着有掏耳勺和针线盒的银链子的白族少女,在街场上很是显眼。还有一些白族少女,身穿、绣花衣,头上包的是镶有银饰的绣花头帕。
$ S, F* p! F. f- Q$ o1 q+ Q2 x5 H7 X' ^7 Y. a( Q4 T U4 Q
三月街上还会看到一些来自洱海地区的民家姑娘,戴着男式的圆礼帽,上面装饰着五颜六色的纽扣。已婚的白族妇女,则是把头发盘到顶上,再戴上用黑布镶上银泡的鱼尾形“勒子帽”。小男孩则在节日的时候戴上最神气的虎头帽。
k l/ M) r2 `5 m' m# x$ V, ~$ d/ L Z
每年三月街街场上的“绕三灵”表演,白族男子头上的包头、扇子、眼镜,甚至手中的汗帕,都是一脉相承的传到了今天。但白族男子的服饰,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复杂的对襟土布衫,变成了白衬衣加扎染马褂。/ |# }. Z: ]' u' O `" I% b
5 Y" [0 e1 Q* E8 w* b$ K7 x
三月街为年青的姑娘们提供了一个与朋友会面和参加热闹场面的机会。她们可以在公众面前展示她们最漂亮的服饰,这对她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她们在人群中自由的闲逛,选购自己需要的东西,观察同伴和对手做同样的事情,并羞怯的感到被男士观看和赞美的眼光。
, B1 J1 P: {0 q8 V' E: X2 X8 ^9 y8 ?/ _5 }9 ?
电影《五杂金花》中金花姑娘们的装束,就与现在喜洲镇周城村的白族妇女极为相近。而近年来大家最为熟知的“风花雪月”头饰的金花装束,则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为了发展旅游业的需要,在洱海周边地区白族妇女传统头饰的基础上发展创意而形成的。! j2 u2 Y, v' a
" f1 J6 \2 h" d9 W! Y
如今的三月街上的赶集人群中,依然能够看到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个少数民族服饰。尤其是在民族歌舞和民族民间服饰展演的舞台上,身着各民族节日盛装的青年女子们,用她们优美的身段和娴熟的舞姿,展示着民族服饰的华美。! g- I; a5 ^6 G7 G7 L* I! ]
! X a1 o; c; S/ i1 h, n
1991年,大理三月街被正式确定为大理州的法定民族节日,规模和影响一年胜过一年。每年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以及东盟、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集众达百万人次之多,称得上是中国最悠久的中国-东盟博览会。$ V4 Y8 @1 b) A
3 x0 O) |, L2 `9 _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大理州连续多年举办了三月街民族节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每一次的表演,都会有数千名甚至上万名的青年男女来参加。鹤庆甸南新娘装、大理者么新娘装、云龙山地白族装……她们带来了全州十二县市众多少数民族最华美的服饰。不说别的民族,单单一个大理州12县市白族姑娘的头饰,就足以令人眼花缭乱了。
6 `1 ^* I6 l3 A4 N$ Q# `/ Z: d* h; `& x
三月的苍山,虽然峰壑间还闪现着雪影,但杜鹃花已绽放于丛林,使以往青黑的山颜泛起了红晕。而在山的半腰,出其不意就会飘起一两幅白云织就的飘带,这时的洱海,白帆点点、岛屿隐现,岸柳轻拂如忽闪之眉睫,清波荡漾如多情之眸子。华服、美饰、盛景。每年的三月街民族节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都是盛放在苍山洱海之间的一场民族服饰争奇斗艳的盛会。1 n# B, Y; x, Y7 e
9 J( J3 g0 \/ J( a% b2 n5 f. J# j, E5 p' @8 r% G
7 o2 N, O. x6 a
节庆衍生文体活动2 N4 B; Z. u+ c' X* {5 T. `) i6 y2 P' D
5 w$ X+ ?, x: i/ B. j
放风筝8 @0 F6 d: L( B1 [! C
& V5 }$ o; ~2 _. t3 ?2009年的三月街民族节,一只创意独特,长达1000米,由666只典型的传统滇派硬翅“歪桃”风筝串联而成的巨型风筝,在大理标志性景区三塔公园的东大门前广场上腾空飞舞,场面蔚为壮观。风筝首次作为三月街的活动内容呈现,为传统的三月街民族节盛会注入新的内容与活力。0 z# [/ T! u% k+ P- E. D
2 P* M2 D$ O( Y2 d$ j: _5 p大型蝴蝶造型风筝放飞表演活动已连续3年在三月街民族节期间举办。大理是“滇派”风筝的发源地,大理风筝已有800多年的历史,风筝放飞作为一种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体育、游乐形式,在大理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 z$ P) @6 F$ ?0 F2 T7 R
& t1 X" w3 O* v9 |! F2 V* c6 C. a: q2 G% F老电影
) O8 ]+ P: G- G% Z9 u+ S, v7 L2 n6 s- {$ s
《叶赫娜》、《阿诗玛》、《孔雀公主》、《山间铃响马帮来》、《从奴隶到将军》、《摩雅傣》……一个个30多年前云南观众熟悉的电影名字、一张张带着那个年代强烈时代色彩的电影海报,唤起了年长的人们,对那个时代的追忆。" b+ L4 R- a Z
" n5 j5 q' O5 |4 g2011年4月17日开馆的中国大理农村电影历史博物馆,馆藏电影放映老设备、电影胶片拷贝、老电影海报和老照片、书刊杂志、服装道具、电影票、电影放映用品等展品共6200多件。从无声电影时代的放映机、卓别林电影的“原装”海报,到《五朵金花》等大理题材电影剧照,以农村电影放映为主线,见证电影放映百年历史,集中展示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大理电影放映的经典之作。
6 g' k9 A7 `, [) U( }
& p/ ~% N: {, U环洱海自行车赛' i, R( e. s8 R1 F/ l! ], O6 l
/ V2 L4 w( H) n
2007年,大理州第一次成功举办以“迎接奥运、保护洱海”为主题的环洱海自行车赛。报名总数超过500人,年龄最小的16岁,最大的已经78岁,其中既有大理本地居民,也有很多来自省内外的游客、普通群众、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和退役的专业车手等。在报名参赛队伍中还有一支完全由外国选手组成的代表队,其成员分别来自英格兰、波兰、法国、美国、奥地利等国家和地区。此次环洱海自行车大赛堪称云南省自行车赛事历史上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项群众性赛事。78岁高龄的李平老人在比赛中的表现却格外神勇,早早就完成了39公里的赛程,和奥地利的年轻车手迈克尔一起,获得了赛会评出的最佳精神奖。# c& |6 e! E( a9 n9 }0 V+ X% H
% ~* f2 q' @& C3 v- `% p. h/ Y" c2011年,环洱海自行车赛已成为三月街民族节的一项衍生内容。此次赛事,除州内自行车爱好者外,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6个国家和四川、广东、上海等9个省市的自行车爱好者参加。在近千名参赛运动员中,年龄最大的63岁,最小的14岁,真正体现了“快乐健身,全民同行”的精神。赛场上,一辆长约两米,能仰躺着骑的限量版自行车,颇为引人眼球。 这辆车是何之风自制的,同时生产的还有17辆。% w9 y# a; L+ Y/ H, v6 S
B$ U( \% \4 J8 U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