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彝族与酒

0
回复
837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31 15:5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汉人以茶为敬,彝胞以酒为尊。”饮酒是居住在高海拔山区的彝家人为驱寒而形成的习惯,酒已渗透到了牛街彝族生活的方方面面。6 h4 M6 e$ o& x; u/ t/ J, Q
居住在哀牢山区的弥渡县牛街彝族,酒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他们认为:“有酒便是宴,无酒不成席。”每逢有客来访,无奉烟沏茶待客之俗,却有传酒敬客之礼。敬酒献客时,先从老人或长辈开始。他们说:“酒是老人家的,肉是小年轻人的。”这里的彝家人总是虔诚地恪守着“翻田犁地由下而上,喝酒吃肉从上到下”的良风美俗。
! e& H- s/ W7 G$ U  s" b彝族是热情豪放的民族。哀牢山彝胞历来好客,他们劝酒真心实意,一片赤诚。有谚云:“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到了彝家没有错过喝的酒!”客人应按酒量跟主人一起尽兴饮酒。倘若谢绝接酒,则有不受敬之嫌,被认为是你见外,主人就会把客人当外人看。: e! v6 N2 u6 O1 V
牛街彝俗以姑娘敬酒为贵,不论什么场合,只要是姑娘敬酒,被敬者不得拒绝,应一饮而尽,饮后再回赠点小礼物,俗称“姑娘酒”。
: f# D! h3 [! y1 X牛街彝人喜欢聚饮,不用下酒菜也能喝个宾主尽兴。饮时,几个人围着长年不灭的火坛坐成一圈,不用酒杯,一人一口抱着酒坛轮流喝,称“转转酒”。若用酒杯,从长者开始,从左至右,一人一杯不得轮空,称“杯杯酒”。+ x3 x0 U" ~- o. v1 z
当地彝族青年男女以歌为媒,相知相恋,不拘泥于俗世礼节,他们常以酒私定终身:在打歌约会的松树林里,彝家小伙子送给心上人一包芭蕉叶包着的米酒,表示求婚。姑娘若接受,表示同意。双双坐在青松针叶上同饮,称“吃松毛酒”。男方父母知晓后,便托媒人去姑娘家履行“三趟九转”的求婚程序,以示慎重。: u( A- S$ e' C- t5 p5 g" A
牛街彝族几乎家家酿酒,酿出的酒有白酒和烧酒之分。白酒连渣,粥状;烧酒无渣,液状。彝族家庭年内酿制的酒,第一杯敬神,第二杯家中老人,后辈小生不得先喝。# g. t2 I0 s1 |) E
牛街彝胞集体敬酒神要“跳酒”。跳酒以粗犷豪放的舞蹈形式展示彝家古老的酿酒和饮酒文化,从中反应出了彝人旷达、洒脱、奔放的民族性格和人生态度。& J1 L9 d$ l+ }& |
跳酒的敬神酒歌是这么唱的:“好酒啊好酒!十六种草药做酒酿造出的酒啊,神仙吃了都能睡十年,还说———我不醉不醉。啊么么,佩服啊佩服!天上咋个会烧起大火?雀鸟咋个会朝后倒着飞?大山咋个在翻筋斗?神仙没有醉,这些都不是瞎说捣讲(当地方言,意为:闭着眼睛乱说乱讲)。滋渡,一轱辘憋!(彝语,意为干杯)”0 S. i2 U' X; l& b4 Y1 [& _6 h
牛街彝人遇事离不开酒,在商谈大事前,要宰一只鸡,滴血入酒,主事人起誓后,一饮而尽。牛街彝人还善于用酒治病。以米酒煮红糖鸡蛋来养气补血;用白酒送服花椒来治疗腹胀、腹泻,用各种中草药泡酒来治疗风湿腰腿疼痛和脱臼、骨折跌打损伤。% B' e1 w/ z* t7 M' {3 G- v- T
罗蔚华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