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中国核桃之乡漾濞,西汉时属益州郡邪龙县,东汉分属永昌郡邪龙、博南二县地。值此黄金般的历史阶段,于东汉汉明帝永平十二年开辟了一条西南丝绸之路,称之蜀(四川)身毒(印度)道。其始于川西北平原;蜿蜒于云南西部高原,经缅甸、印度、巴基斯坦,到达中亚。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国际商道,比西北丝绸之路还古老得多。. d6 B5 h2 _) v
该古道进入云南楚雄后,因经永平博南山而称博南古道。古道从下关顺点苍山西麓穿漾濞古城过云龙桥到永平共长约78公里。其中“漾关驿道”长约38公里;“漾永驿道”长约40公里。而博南古道西汉时期就有了,距今两千多年了。
" H m$ @- @; Y3 T' r. f( d9 ?" O该古道的路线与滇缅公路走向大体一致,并且有不少路段完全重合在一起;至今仍残留着不少路段,老店铺依稀犹存。
3 t/ i5 k' x* W2 b居住在漾濞的各兄弟民族的祖先,正是通过古道陆续迁徙到漾濞江、顺濞河、西洱河、吐路河、鸡街河等流域,在大融合及演化过程中逐步繁衍起来。该县出土的石刀、石斧之类的新石器和《漾濞苍山崖画》正是人类早期繁衍生息的痕迹;后又出土的编钟、铜镜、铜剑等青铜器和陶器,反映了该地区从古老原始的石器进入青铜器时代,同时反映了漾川地区的开发早于六诏称雄的历史背景。各兄弟民族创造了丰富的河谷文化和山地文化,使漾川大地的民族民间文化象这里的山水一样绚丽多姿。
, O1 G% C- }4 c9 p% L在交通闭塞,经济封闭的时代,人们信奉“三十六行,赶马为王。”西南丝绸之路,其实是一条马帮之路。随着丝绸、布匹、洋纱、稻谷、茶叶、盐巴、蔗糖、药材、宝玉石、铜器、铁器、金银、陶瓷等在古道上的流通,人类的文明得以在滇山云水交流、融合。/ C( R' d0 z* }- ?
徐霞客说的漾濞驿即漾濞古城,这座点苍山西麓唯一的袖珍古城,它并不是闭关自守一隅的“核桃国”,她是南来北往马帮牛帮的商贸中转站、集散地。她每天在吞吐着过往马帮,她自身也蓄养着六、七支马帮。
/ S/ e( B e! V) M古道蜿蜒万里,煮尽蛮烟瘴雨,熬过地老天荒,在历史的风烟中化为斑驳与苍凉。昔日,马帮的铃声和戎边的战歌,整整响彻了两千多年,启动了这里的历史车轮,播下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播下了希冀!
/ c( C' a3 V) p* S- k/ x古道,是一条深不可测的历史隧道:汉唐宋元明清骑在马背上威武的从这里走过,撒下了很多很多的诗词歌赋;涂下了崖画壁画;建筑了很多宫殿式的佛寺、道观、清真寺,以及古塔、古牌坊等;留下了不少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结寨散居的村落、古镇、古街,古桥……明崇预十二年(公元1639年),游经漾濞的大地理学家徐霞客在其游记中载有“抵漾濞街,居庐夹街临水,甚盛。”徐霞客简洁生动地道出了城西鳞次栉比、夹博南古道为街、依江而筑、南北贯通的店铺建筑群。把美丽的山川点缀成园林式的近水楼台。与山水陶融造化,天成妙景。
n& X! K u+ H1 j7 x古城,邑居青山绿水之中,漾濞江东之滨。古称“山城水国”也称“江城”。然而,元代古人路经漾濞时,其古诗中却载有“渐近蛮城谁敢哭,一时收泪羡猿啼”之句。可见,该古城在元代被视为“蛮城”,即蛮人居守之城。清波碧浪的漾濞江从古城与飞凤山之间缓缓流过。满目幽林秀水,令人清心悦目;鸟歌翠林,鱼戏碧波,楼、阁、亭、榭相嵌其间,自然与人文珠联壁合,更觉美不胜收。一首古诗赞叹道:“绿水回流去,青山合抱来。一桥通彼岸,两户洞中开。市屋随坡筑,江城就水隈。民稀因地广,林木蔚成材。”古城;既有山城之粗犷雄浑,也有江城水国之娇秀柔美。她以院落和街巷为生活空间,以青山碧水为游乐之处。使点苍山西麓这座美丽古城的古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且有林泉之致。古城古街之美,尽是得自天然。这一隅锦绣的高原水乡,在云南古城古街地域文化中,以“人无我有”的天姿而独领风骚,令游客无不为之倾倒。她脱胎于古驿道的喧嚣,而今,在林涛和江水的欢笑声中,默默独守着一份寂寞的闲逸与洒脱。
! p$ O% ?! ?$ }9 s古城以古建而著称,古建以古城墙及其门楼和寺字而见长;当其被大量拆毁后;古街两旁的民居店铺建筑群,较突出地展现了古城明清时期的遗风遗韵。7 O. n5 {& b8 B1 ?& c! x( H. |& z# ]
古街沿江岸地势高低逶迤伸延,顺古道南北走向呈一字形排列;相邻相依,布局合理严谨。两旁店铺土木结构多于砖木结构,二层楼多于平房(少数三层楼己毁于火焚)。一色的明清民居兼商铺制式,多数均前铺后院,前铺便于经商;后院宜人居住。有些后院还设有畜厩关养骡马或其它牲畜。是商业贸易催生的民用住房。环顾长巷街铺,放眼通衢大道,一翅翅屋檐飞角指向苍穹,仿佛在与日月对话;和星星细语,顿生一种古韵悠长的感觉。
1 U' m3 Z% G9 Q$ a古街中镶青石板,旁侧铺以杂花石。南北贯通长约二里多。雨不泥泞,旱不扬灰。随着古城东面新城的兴起。中心东移,古街已失去了昔日旺盛的人气和繁荣。然而,这条深邃的古街、历史的古街、文化的古街、精神的古街,还活着,还在传递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意味。作为博南古道一条街、西南丝绸之路一个闪光的连接点,商贸活动的中转站,集散地,历史曾在这里驻足过。长长的古街曾串起一个个老商号、老店铺:油盐店、粮草马掌店、马鞍架子店、丝绸布匹店、山货土杂店、字画装裱店、刻字店、茶铺、医药铺、银器手饰铺、饭店、酒店、客栈等.……应有尽有。昔日,本地人和各地商贾云集于此,市俚喧闹,生意热闹得象一条暴涨的河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