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1994年第四期)曾刊出“少数民族特色肴馔”一文,其中介绍白族同胞传统的佳肴之一——“吹肝”。生活在云南老山之麓、洱海边的白族同胞,几乎家家户户都爱做这传统的佳肴,而且手艺不凡,做出来的“吹肝”,色、香、味俱全。据有经验的白族同胞介绍,做“吹肝”要选择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季节。用一副新鲜而又无破损的猪肝作主料,再用一节特制的空心竹管插入猪肝内。这时,用嘴吹气入猪肝,并用手轻拍猪肝、使猪肝涨大。适时将已配好的草果、花椒、茴香、辣椒、盐和酱油、生姜和蒜汁等佐料,一勺一勺地由管灌入猪肝中,然后拔出竹管,用麻线把猪肝(灌佐料处)扎紧,再将其挂在通风阴凉处,任其自然吹干,(约一个月时间)“吹肝”的初加工完成。食用前,将其洗净,即可炖、可煮、可蒸,极为方便。食“吹肝”前,先将其切成片,然后拌上葱花、芜荽和杨梅等调料。食时,香酸四溢,味长独特,回味无穷。难怪,这佳肴成为当地白族有胞招待宾客的上品。不过,食“吹肝”时,当地还有个习俗,即每位客人只能吃六片。为何只能吃六片“吹肝”呢这与历史的渊源有关。传说,唐代初年,云南洱海一带居住着六个少数民族部落,历史上称为“六诏”,他们是白族的始祖。在每年向唐王朝进贡礼品时,总是每“诏”一份,而大唐的回礼也是每“诏”一份,“六礼”。所以白族同胞依据祖先留下的习俗,流传至今。再者,这里的白族同胞通晓汉语,他们用汉语中的谐音字,取吉利蕴意丰富生活——“六六三十六,有福又有禄”,以示庆贺。关于“吹肝”的由来,还有一段美妙的传说。在明代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旅行家徐霞客徒步来到滇西考察著名的佛教圣地——鸡足山时,丽江木土司就用这种“吹肝”来款待他,徐霞客食之赞叹不已,称之为“奇食”,并在他的《游滇日记》中作了较高的评价,因而使“吹肝”佳肴,名声远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