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o: Q1 L: k  M
 3 [! |" M0 d5 Y9 D% K
  : O  {) q$ v- R4 e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
 * h* t; @' G! v/ I5 W. Q
  % U9 @+ {2 Q# J" w* ~2 \; p, ^' s白族扎染全靠手工制作,经过手工绘图、制版印刷,扎缝、染漂、拆洗、碾平等诸多工序制精制而成1 K8 C  c+ ?5 {/ |) F( g
 染料:天然植物板蓝根,草木灰等4 V/ ]# l/ s: p
 布料:棉布(或白族土织粗布)
 0 r; ?& U' `" p; H在我们销售蜡染和扎染过程中常常遇到客户都题出这样一个问题:蜡染和扎染是否会掉色?蜡染和扎染都是纯手工艺制作,几千年来一直保持源始手工制作方法。其染料都是用植物作的原料,不是现代工业化学染色。在洗涤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掉色现象,这都是正常的。那都是布料表面多余的颜色,你可以用温水浸泡的同时加入食盐,待充分溶化以后拿出来自然晾干即可,下次洗涤就不会掉色了。 (如果非常介意掉色的MM和GG,请不要购买!)2 m0 t: k4 o* \" S9 G2 Q
 
  ' P7 h$ P9 I- D* h. P5 ~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
 5 Z4 N; ?% Q% q. ?# E6 |& b
  $ e0 x6 O+ e% d' ~0 L+ m0 H- R
 & O- c2 Z: e& b, b; M
  6 x+ [" @: x# h( Y; d6 y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
 / c3 S7 O, s; g$ k9 C
  ( ~8 p( g* f5 u2 x8 m; K 
  5 x2 D9 h% I5 m1 M8 V3 }8 m% ~# C
 . F4 D2 g# i( ~
  6 i* o9 `* u2 b3 @ 3 n$ n9 c1 }# n9 o5 f4 q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  y0 R/ r2 c7 A2 b0 _8 i4 o1 I
 
  4 D# O  X; N# G3 A 
  7 q8 o# {5 L, c# X, N+ \' F5 w 
 % P( ^, C5 U7 M- a9 o3 `1 p白族扎染桌布原图图案:
 ! R5 ~  ^- G1 ]7 g% `. _
  . b! n0 I) o, ]& @
  9 {$ ~& @: S5 A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0 l! R4 a/ S! v  f/ C
 
  7 D3 X6 X8 r1 S0 {$ i  E; H" L 
  + |/ R: g0 F8 X* i. z# V
  9 A8 \* C% s; P4 K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案:
 0 P* l9 L1 R* G0 C; m- {
  ' p7 L5 q8 M+ Z( [8 l: ?1 I
  + y* g# D% {" h- z) K
  , W* \3 r5 V( T# r6 [! d- t& A( ~2 i 
  , D" c8 x! S4 T0 S: `! l2 g4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案:
 " f% m/ ?" e6 I
  - D, I; A6 i/ m* Z" s# S% ~
  3 V/ f7 ?6 ^9 U. a* z白族扎染桌布原图案:
 . B1 B% m6 \2 Q6 F
  1 I$ A7 N. y; z& K# V; v, p* [
  8 T; t4 b7 L3 X, H9 Q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案:+ W8 \/ `: g4 t  a7 R
 
  & I6 l7 P+ i4 I; H
  ' R2 z, ]  F/ i& x4 e- d- }: n4 i 白族扎染桌布原图案:
 3 E5 ?& w7 C+ g; g2 B" O
  " b1 K0 `) d0 I7 K
  , ]4 |" L& E7 M+ a7 h# e白族扎染桌布原图案:
 8 W7 p( `( p5 ~0 J
  + y/ A( i9 E, s# H6 P$ p
  . N+ a# \; d* N 裁剪下来的边角余料
 S3 [1 z) D8 B" Y白族扎染视频 CCTV7每日农经:http://www.dalifushi.com/wp/?page_id=104" ~" S1 B( ~4 p# [# H4 M. o
 1 A& s( v1 N! F4 [5 b$ m
 : {' d+ H6 T. G: H# W
 编导:郭冬云  摄像:蔡向上
 - r4 N( @6 U7 g1 Z' m+ j) M9 H; h 一个是历史悠久的古老工艺,一个是家喻户晓的药用植物,千百年来,它们相依为伴,致富路上,它们共赢商机——不同寻常的板蓝根。 记者李文刚:雨浓,雨浓,来之前我说什么来着,到大理这么漂亮的地方,你就不能带女孩。哎哟,你不知道,这女孩吧,太爱美,看什么都好奇,见什么都新鲜…… 记者徐雨浓:咳咳…… 李文刚:哟嗬,什么时候弄这身出来了? 徐雨浓:不错吧?
  8 k7 [7 t, w, d 李文刚:真漂亮!甭美了,干正事了吗? 徐雨浓:不就是来找板蓝根吗? 李文刚:对啊,找着了吗? 徐雨浓:找着了,找到身衣服。 李文刚:赶紧把这身衣服换了,办正事要紧。 徐雨浓:这可是白族地区,我觉得你穿这身衣服吧,有点不太合适,该换的是你。 李文刚:哟嗬,那我换一身不就完了吗。 到云南大理,拍的明明是板蓝根,记者雨浓却在穿着打扮上下起了功夫,难道是早就胸有成竹?这个啊,还真得从板蓝根说起。板蓝根是一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药用植物菘蓝的根,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消炎的功效,在云南大理啊,很多人都在种,据说,还跟一种传统工艺有关。那么,这是一种什么工艺?记者雨浓又要帮文刚挑一件什么样的衣服呢? 徐雨浓:我刚才打听了,人家告诉我啊,这扎染可是白族特有的工艺。
  李文刚:挺漂亮的,你看,这一个个小花多精致啊,而且标准都差不多,再加上这花纹……哎,对了,这扎染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扎染是大理白族的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早在盛唐时期,就已经作为民间时尚,成为向皇宫进献的贡品。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扎染制品又成了云南大理的一种特色产品,吸引着中外游客的目光。 徐雨浓:这扎染的成品啊,还真是挺丰富的,不仅可以做衣服,您看啊,这是些小背垫,那个呢,铺到床上啊,还可以当床单。哎,文刚,你来看看这个,我觉得啊,这个也特适合你。 李文刚:这个啊,挺有意思,可是谁有这么大的腰啊。哎,那不是板蓝根吗? 明明是一间以扎染为主的手工加工坊,文刚在这里却发现了板蓝根,这是怎么回事? 村民杨麟:这个板蓝根,它本身就是植物染料,没有这个板蓝根,它就染不出这个扎染来。 徐雨浓:它是用叶子呢,还是用根呢? 村民杨麟:全部都是用叶子,根不用,只用到这个中间。 板蓝根,板蓝根,这白族的扎染恰恰就只用叶子不用根。原来啊,这菘蓝虽然是一种药用植物,但是它的根和叶的作用却并不完全一样。相对来说,这板蓝根,也就是菘蓝的根啊,是一种著名的中药,在城市的药店里经常可以看到,可谓是家喻户晓,而菘蓝这种植物本身呢,反倒很少被人们提起,所以啊,很多人也就只知道板蓝根,不知道菘蓝,而把菘蓝统称为板蓝根了。 中医副主任医师薛祖武:我们中药上主要是用它的根,它的根入药叫板蓝根,它的叶入药叫大青叶,大青叶通过加工成粉末,就叫青黛。 和板蓝根一样,青黛也是一种常见中药。不过呢,您可能只知道它能够清热解毒,消炎杀菌,却不知道,这扎染颜色的秘密,全在这青黛和提取青黛所用的菘蓝叶子上了。徐雨浓:这以前对板蓝根的了解啊,就是感冒时喝的那冲剂,认为它呀只能药用,没想到它在这儿啊,还成了扎染的染料。现在呢,我就用最简单的方式啊,让你看看,这板蓝根到底是怎么变成染料的。 徐雨浓:嗨,您看到了吗?现在这个水啊已经变蓝了。所以说啊,以后别老拿板监根当药喝。哎呀,清热解毒啊。 以前,人们把可以提取蓝色染料的植物称为蓝,把提取染料时产生的沉淀物叫做淀。《本草纲目》记载:“……南人握地作坑,以蓝浸水一宿,入石灰搅至千下,澄去水,则青黑色。亦可乾收,用染青碧。……淀乃蓝与石灰作成,其气味与蓝稍有不同,而其止血拔毒杀虫之功,似胜于蓝。”战国时期荀子的一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指的是颜色,而本草纲目中提到的“似胜于蓝”指的却是青黛的药效。也就是说,用这种天然植物染料染出来的扎染,不但颜色好看,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呢。 李文刚:哎哟,我说,干嘛呀? 徐雨浓:别动别动,我好好看看。哎你说,我看了半天也没看出来,这扎染是怎么回事啊? 李文刚:没看出来? 徐雨浓:没看出来。 李文刚:我琢磨出来了,你呀,找根蜡烛。 徐雨浓:啊,这儿就有。 李文刚:那我这儿也有。 徐雨浓:哎,咱们点蜡烛干嘛呀? 李文刚:还没明白呢?有蜡油没有? 徐雨浓:有啊。 李文刚:有蜡油就好办,蜡油,滴哪儿呢? 徐雨浓:哎,把你手伸出来。 李文刚:伸手干嘛啊? 徐雨浓:就滴这儿。 李文刚:哎哟嗬,你够狠的啊。行,就这么着吧。瞧着,这是染料,把这个放一下,瞧见没有?甭吹了,这个蜡油以外的部分都被染上颜色了吧?被蜡油封住的部分,是不会被染上颜色的。到时候,把蜡油一揭开,这无色和有色一结合,就形成了美丽的图案。 徐雨浓:哦,我明白了,不过你这是蜡染啊。 李文刚:扎染啊,跟蜡染同理,来根针…… 徐雨浓:针?我怕疼。 文刚猜的没错,这扎染和蜡染的确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蜡染用蜡,而扎染用的却是针和钱。简单地说,扎染一般都是事先在棉布上画好图案,用针和线把图案缝起来,在需要的位置按图案的形状紧紧地绑扎到一起,然后才放到缸里去染色。这样染出来的结果是,没有绑扎的布被染上了蓝色,而绑扎起来的部分,反倒染不上色,把线拆开以后,这些没染上颜色的和已经染上颜色的部分一对比,就形成了漂亮的图案。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啊,却并不容易。 徐雨浓:哎哟,哇,又被扎到了,出血了。看来要想做好这扎染啊,真是不容易。其实,我跟大妈学到的这道工序呢,是扎染里边最需要耐心和技巧,也是最难的。 由于扎染布都是用手工一针一线做出来的,随机性很强,所以啊,每一个花纹所呈现出来的形状都不一样。不过呢,这缝扎还只是形成图案的前提,最繁琐的工作啊,还在后面呢。李文刚:哎哟我的妈呀……我说,这么弄行吗? (画外音)不行,像你这种要反复浸泡21遍呢。 李文刚:反复21遍?!不行,这太费劲!我说,雨浓,过来过来。 徐雨浓:什么事啊? 李文刚:你在家干家务活吗? 徐雨浓:干啊。 李文刚:洗过衣服吗? 徐雨浓:当然洗过衣服了。 李文刚:我早就看出来了,你就是这优点,平时吧,就爱体验生活。那这事交给你了,别着急,慢慢干。 徐雨浓:好。这得洗多长时间啊? 李文刚:21遍就行。 徐雨浓:啊?!21遍?! 和化学染料不一样,这天然植物染料在染色时并不能一次成型,而是必须经过很多次的重复浸染,每次在染料中浸泡一段时间,都要拿出来晾干,然后再重新放进染缸里,每浸泡一次颜色就会更深一层,直到用清水漂洗不褪色的时候,扎染布上的花纹和背景就会呈现出多层过渡的效果,自然天成,生动活泼。绑扎的手工加上繁杂的染色技巧,形成了大理扎染独特的魅力,深受消费者欢迎。 游客(法语):我以前在中国的贵州看过蜡染,这次到大理是第一次看到扎染,非常漂亮,很了不起,需要很多的人工,也需要很大的耐心。 游客(法语):我觉得每一张都很好,还没有时间把每一张都看过来,因为每一张都是不同的图案,都很漂亮。他们付出了很多劳动,这个东西的价值应该是很高的。 徐雨浓:第16遍,实在干不动了!哎哟,还剩这么多染料,这一大缸得染到什么时候啊!要不然我喝点? 由于采用了植物染料反浸染的办法,人们在染色时,一般都会随时往桶里添加菘蓝叶来加深颜色,而不会随便把染料倒掉,这样一来,不但保护了环境,而且还充分利用了染料呢。 村民杨麟:这样一桶,最起码要染布,像被单床单这些,要染100块左右,板蓝根,沉浸好的,需要20公斤左右。 按照当地人的经验,每20千克的染料,一般需要100千克菘蓝叶作为原料,这正好是制作100块扎染布所需要的量。在大理,人们种菘蓝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要板蓝根,而是要取菘蓝的叶子,所以啊,老百姓一般都会房前屋后种上二三亩,作为生产扎染的原料。 你看我们一年收两次,一次上半年,一次下半年,因为我们有大棚种植,每亩地收菘蓝叶将近在5000公斤左右。 目前在大理的本地市场上,一块2米长1.5米宽的扎染布,一般可以卖到四五十元。很多农户既是菘蓝的种植者,又是扎染制品的加工者。在没有大棚的情况下,一亩地大约能收2000公斤菘蓝叶,可以染出2000块扎染布,种植效益加上扎染工艺所带来的增值空间,综合收入高达七八万元。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大理市菘蓝叶年产量250吨,扎染年产值达到8000万元。 徐雨浓:嗬,文刚,还在这儿研究着呢? 李文刚:那是,现在不研究,回去没收获。 徐雨浓:哎呀,我这次收获可是不小啊。我跟你说,我趁你不注意的时候,在这儿学了点手艺。虽然这个手艺不怎么样吧,不过,这也算是幅作品吧。 李文刚:行了,别卖关子了,看看。嗬,看出来了,“每日农经”。 徐雨浓:嗯,怎么样? 李文刚:肯定没少扎手。 徐雨浓:说真的,如果跟这些比起来,我觉得我这个就不算什么了。 李文刚:您也甭谦虚,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这么一幅作品,那就相当地不错了,对不对?哎,我说,你那活儿干完了吗? 徐雨浓:活儿?哎呀,我还剩了五遍没染呢! 李文刚:嘿,你看!要说起来啊,这个真不错,要不,我收藏得了。 2006年,白族扎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底,大理市扎染从业人员1万人,参与菘蓝种植、产品加工和销售的相关从业人员接近5万人。阿哒音大理诱货淘宝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