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是白族人民十分珍爱的民间吹奏乐器,广泛应用于白族地区的生产劳动、婚丧喜庆、戏剧舞台、民间风俗社火集会和宗教礼仪等场合。唢呐是由一杆空心黄洋木管,管上钻7个洞,管上端安个芦苇哨,下端安个铜喇叭制成的。早在明末清初,古老的“吹吹腔”戏就在洱源盛行, 白族村寨逢年过节都要搭台唱戏, 以唢呐为主的吹打艺人便应运而生。9 y/ Z! P& R/ ~' u$ E
民国时期,茈碧湖镇松鹤村有个叫毛凤银的唢呐师傅技艺最精,他带领的徒弟毛玉宝、毛厚银吹奏唢呐技超群芳,音乐纯正,韵味浓郁,调门齐全,堪称民间唢呐大师。- ]/ z8 @; W6 a. Y' E
解放以来,各级政府重视保护民族民间艺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唢呐在民族文艺吹打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仅松鹤村2700多人口中,平均20人中就有一位唢呐艺人,全村有20多个唢呐吹奏班,100多名鼓号手。他们之中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最小的仅15岁。松鹤唢呐远近闻名、被文化部命名为“唢呐之乡”。& j+ K1 Z6 H( H3 e+ u* ?
在州县文化主管部门的倡导下,以松鹤村的唢呐艺人为主,加上邓川、江尾、凤羽等地的年轻艺人,于1988年组建了有1 20人的洱源白族唢呐队。这支唢呐队从1 998年起参加了云南省首届艺术节、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云南省第八届体育运动会、第三届中国艺术节。1991年起,连年参加大理州三月街民族节文艺表演,无论广大铁路奠基,通车仪式,大理机场通航庆典,省级旅游度假区奠基活动都少不了白族唢呐,并多次参加欢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文艺活动,1999年又参加'99昆明世博会中国馆日文艺表演……洱源白族唢呐被誉为白州的军乐队,多少人忘不了那宏大:仕观的行进场面。那响彻红土高原的鼓乐声声,给中外客人留下难忘而美好的印象。, M- U' k. P% b' Q; i
青年唢呐演奏家张亮山(原洱源文工队,后调大理州白剧团)继承和发扬了白族唢呐的演奏技巧,加上他气足音满,指法纯熟,将传统的唢呐曲目“迎亲调”、“蜜蜂过江”、“大摆队伍”、“龙上天”,“美女梳妆”,“哑子哭娘”等演奏得更加丰富多彩,悦耳动听。那欢乐的调子使人心花怒放。激昂婉转的音色使人精神振奋,充满力量和信心,中国唱片公司推出了他的“白族乡音唢呐盒带”、他多次到北京、天津、泉州等地参加全国性民族乐器演奏、1 9 9 6年参加中国云南大理民间艺术队飞赴欧洲的荷兰、比利时、芬兰等国家演出、把洱源的白族唢呐调吹出了国门,奏响欧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