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中国,读大学值得吗?

0
回复
219
查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7 21: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月的第一个星期,其他的大一新生在忙着布置宿舍,和父母参观校园,而19岁的玲玲(化名)却还在家里与父亲为大学学费而争执不下。玲玲被她家乡——成都的一所学校录取,她本希望自己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并由此过上另一种生活。但是,她遇到了一个难题:父亲拒绝资助她的梦想。
其实,钱并不是真正的难题,她家在成都经营着自己的生意,有良好的声誉。她父亲反对她上大学主要是因为,他觉得大学教育是无用的。
玲玲的父亲告诉当地一家报社,“投资大学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如今,即使是收垃圾的人也比大学生赚的多。”
她父亲的话并非是毫无根据的,尤其是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据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数据显示,2013年有699万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但职位数量却比去年少了15%。
玲玲的父亲说:“四年大学读下来,学费和生活费要8万人民币(约13000美元)。但,如果你从高中毕业后就去工作或创业,在四年时间里你至少可以赚8万人民币。也就是说,大学教育真正耗费的是你四年时间以及16万人民币(约26000美元)…况且还有很大可能,你毕业后找不到工作,那你又得再多花几年时间才能把钱赚回来。”
“我真的很想上大学。我不想像我爸爸那样生活,做点生意,思想闭塞…没有精神追求。”玲玲如是说道。

玲玲的故事立即在网上传播开来,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虽然有很多人支持玲玲的说法,高等教育并不是一种投资,而是拓宽思想的一个渠道,但也有很多人支持她父亲的做法。
在天涯(流行的网上论坛)上,用户@修复方法许菲菲就支持玲玲的父亲,她说,“我认为他父亲是明智的。你在大学所学的跟真实的社会不一样,在社会上比在大学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大多数大学生每月工资不过几千元钱,要没有父母的资助,他们连房子,车子都买不起,甚至结不起婚。但那些在社会上磨练了四年的人虽然没有文凭,却通常过得更好。从这点上来看,为大学投资这么多时间和金钱是不值得的。”
社会质疑中国大学的教育价值,这并非是第一次。早在1973年,名叫张铁生的一名学生在高考中提交了一张空白答卷而被称为“白卷英雄”。当时教育被认为是极严重的错误;人们以饱满的热情参与毛主席发起的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知识被忽视,甚至遭到辱骂。
后来,随着领导人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改革,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开始创业并很快致富。相反,在社会主义体制下的知识分子——医生,教师,科学家和工程师——赚钱有限,只够基本的日常开销。
现在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这激起了又一轮关于教育问题的争论。农村人口和低收入家庭的辍学人数越来越多,因为教育并不能解决他们的问题,但报酬不错的工厂工作貌似却可以。
中国教育学会的韩青林曾说,2000年中国的辍学人数大约是62万,但到了2011年,数字上升到88.3万。多么惊人的数字。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在2009至2010年间对中国西部极贫困地区的46所学校开展了一项研究,该研究显示,农村高中生中有25%辍学了。
纪实类文学《中国在梁庄》的作者,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副教授,梁鸿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农村男孩想要通过读大学改变生活,结果却在一直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而他的那些早早辍学的同学却都已经挣了足够的钱来养活一家人,还在家乡建起了房子,但他家除了欠债啥也没有。
这类故事不再仅限于农村。现代社会,教育已不是光明未来的保证,而家庭背景,人际关系似乎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有效途径,普通人越来越不愿通过承担高风险来获得“拓宽视野”等非物质的回报。
在20世纪70年代,数百万中国人通过参加高考改变了命运。在文化大革命灾难后,大学教育给了很多中国人学习知识,获得资源以及专业技术的机会,这给了他们对于未来的崭新希望。
对于如今的青年来说,一切又都改变了。自1999年以来,政府以将近4倍的速度迅速扩招了大学入学人数,努力建造现代国家教育体系。但是这样的教育大跃进忽视了一个事实:中国的经济还在发展中,不可能创造出相同数量的工作岗位。这就导致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在踏入社会时,期望很高,结果得到的机会却有限。
同时,大学教育的质量参差不齐。扩招的副作用就是,除了十几所顶尖大学可以真正称为优秀外,其他的学校都缺少资金,师资力量,管理体系不全。许多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重复教科书内容,学生们仍习惯于听老师讲课,而不主动参与。
当然,更年轻的一代也得承受着这样的教育困境。许多学生辛辛苦苦学习好多年才能进入大学,然而在大学却厌倦了这样的教育。在大学,学习压力少了,学习评估标准也相对放松了,许多学生就花费大量时间打游戏,谈恋爱,看肥皂剧。很多中国人认为,与西方国家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无需多大努力就可以获得大学文凭。有些人在找工作时发现自己还没准备好,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看了玲玲的故事后,许多网友说,他们愿意资助玲玲上大学。似乎玲玲是可以实现梦想了,那还有许多像玲玲一样的人该怎么办呢?“高等教育是否值得”的辩论还在认真探讨中。(译者/呆翻译,原文作者/Yao Fu)
关注官方微信

微信号:大白网

微博:大白网

QQ1群:4731622

QQ2群:4731622

全国服务热线:

QQ24485416

(工作日:周一至周五 9:00-16:00)
大理市
www@dali8.net

手机版-小黑屋- 大理白族|大理乡村旅游网|大理网|大理论坛|白族网|大理旅游网|大理信息网|大理生活网

技术支持:挖主机网络 Powered by大白网© 2006-2025 dalibaizu.com  滇ICP备19004088号 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