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认为我有资格教别人写作,我写的既不算好也不算多,所以故事会小组同学邀我来说一说“写作”这件事,我第一反应是推辞。但昨天想了一下,也许说说也好,权当讨论,而非“教导”。
阅读
我始终认为写作和阅读是分不开的,你读什么决定了你写什么。
开始对阅读和写作着迷应该是从小学起。我妈喜欢给我订各种读物,我很喜欢看。上小学后妈妈给我加订了一本《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那上面的字我都还认不全,为了读上面那些有趣的故事无意中学了很多同龄小朋友不会的字和词。有一次老师布置命题作文《课间十分钟》,我在开头这样写道:“下课铃响起了,操场上顿时变得别开生面。”可能老师觉得二年级的学生会用“别开生面”这样的成语实在太了不起,从那以后我的作文就成了范文——老师甚至连看都不用看,直接叫我起来读。老师对我的作文很有信心,经常送我代表学校去参加各种作文比赛,于是我对自己的作文也越来越有信心,越写约有劲头。而我从阅读中尝到了甜头,更加喜欢阅读。
直到现在,我的写作效率和阅读量都还是直接挂钩的,如果我这阵子没写什么东西,那一定是我阅读的速度慢下来,或最近没读到好书。阅读时,我在管窥作者想法的同时审视自己文字表达习惯。我试着去猜测作者在表达这一想法时为什么要用这种表达方式,然后反问自己,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已经不再满足于看热闹。
大学时学电影,看一部电影通常要看四遍,第一遍以正常速度流畅的看完整部电影,主要看故事情节和结构,第二遍会在某些老师认为重要的地方停下、重播,主要分析人物,包括化妆发型台词等等,第三遍是一帧一帧的看,从每一个镜头中挖导演的想法和表达,最后再流畅的看一遍,类似通读,查缺补漏。然后,老师会要求我们重写某些片段的分镜头——如果你是导演,你会怎样拍?我读书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好句子和好片段我至少会读四遍,一个字一个字拆开来看,然后仿写。如果是我,我会怎样写?
这个“如果”的过程很重要。
写作和绘画、音乐一样是艺术的范畴,艺术都需要天赋。并不是所有喜欢阅读的人都能写,我认为,能写和不能写的人在阅读后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这个“如果”的过程。照抄、改写、仿写和创作是从阅读到写作的四个必经阶段。有的人拼了老命也只能改写,没办法,命。
积累
很俗气的两个字是不是?
老舍从1924年开始创作直至1962年被迫停笔,创作生涯共38年,期间创作出了800多万字的传世作品,也就是说他每年至少要写21万字,每个月1.7万字,每天至少500字。不是记流水账的日记,也不是刷5条100字的段子,而是每天严肃创作500字,这什么概念?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我盲从高产,而是尊重勤奋的作家。
前文提到了天赋,但只靠天赋的作者是很难成为大家的。文字是需要磨砺的,用时间一点一点磨去天赋带给文字的光环,磨出一层温润不刺眼的包浆。这就是个积累的过程了。
积累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随机的,另一种是有目的的。
首先说说随机的积累,就是多写,无他。
我身边的写作者,包括我自己,都会随身带笔和本,看到好的广告语,记下来,看到好的文案,记下来,看到好的台词,记下来,读到好的片段,记下来,想不通什么,记下来,想通了什么,记下来,什么都没想,也记下来。不要怕文字的幼稚,这些幼稚的文字往往会为以后的写作提供很多灵感。
再说说有目的的训练。我的日志有个【片段联系】系列,我用一些常见的场景给自己命题,比如清晨的五分钟、光脚踩在地上的那感觉、夏天在室外抽烟等等。写完后会推敲每一个字,追求深入浅出的表达。因为这都是些很常见的场景片段,所以这些文字可以直接拿来用在今后写的小说中。
技巧
技巧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
我个人很讨厌文字游戏,长长的一句话用十来个形容词变换好几种修辞手法的那种文体我真是一眼都看不下去。一眼望过去,一大片中国字,耐着性子看完了却不知道想说什么,这种体验应该不止我一人有,你说你看完想不想骂人?
深入浅出才是好文字的最高境界。我觉得林夕的词可以作为这方面的范例,他用的字都很简单,极少用生僻或高深的字词,却能让人听进心里去。“我也开心饮过酒”一个“也”字,一个“过”字,够了,剩下的,你自己想。单个的句子不要画蛇添足,点到即止。
在一整个故事的结构和层次中,技巧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像我这样的初学者,这种技巧不嫌多。
要讲故事,首先要找一种可以轻松驾驭叙述线索,时间、空间或人物都各有利弊,主要看故事的需要。能完整的讲清楚一件事已经不易,如果还能倒叙、插叙和改变人称,那就更好了。接下来就是拼技巧,形象层中的技巧用得好,意蕴层就更容易被理解。
我个人一点不算经验的经验是:在描写某一事物后,加一句议论或抒情就可以很好的增加作品的纵深度,描写要用隐晦的字眼,而议论要直白,详略一定要控制好,使标点符号都带有节奏感。
前文提到“照抄、改写、仿写和创作”四个过程,其实前三个过程都是在模仿,某种程度上来说都是抄袭,如果一个作者能够参悟到另一个作家的技巧,并且加以运用,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创作了。
如何参悟?靠天赋。
我一直很希望能有人和我聊聊写作,聊聊某位作家,聊聊某部作品。但我不能走街上见人就问:“唉,你写作吗?我们来讨论一下人物的设定吧?”对吧?其实今天写这么大一段字就是抛砖引玉,希望交到一些能真正和我聊写作的朋友。
一点拙见,见笑,见笑!(文/蒂娜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