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坐地铁时遇上一件小事:
车上人不多,我对面坐着一对老夫妻,老太太怀里抱着他们的孙子。而孙子的妈妈——他们的儿媳,推着婴儿车站在车厢尽头的空地上。那个小孩看穿着打扮,应该是男孩,非常小,只长了上下四颗牙,白皙、大眼睛,非常漂亮的一个婴儿。虽然还不会讲话,但显然智力发育得很好、活泼好动,聪明灵活的眼珠一刻不停地转来转去,笑逐颜开,面部表情非常丰富。坐在奶奶腿上也闲不住,动来动去,非要下地去走。奶奶怕他在车厢里摔着,就努力把他抱着。
行至褡裢坡,这小孩突然冲着身边的爷爷张开双臂,笑咪咪地望着爷爷,充满喜悦和期待。
这个小婴儿面对他的爷爷,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是张开和期待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引起他爷爷的注意。大概他是太想到地上去走了。
这位爷爷大概有五十多岁,虽然看不出身份,但显然是家境不错、有文化的人。面对着这么天真无邪的婴儿微笑,他却出人意料地把眉头一皱,用严厉悲愤的眼光,紧紧地、直直地、恨恨地瞪着他的孙子,不管他孙子做什么表情和反应,他的严厉悲愤的直视始终没有变化。他孙子就好像对一个怒目而视的泥胎金刚像微笑。
这位老人家的瞪视,大概持续了有三十秒钟。别说是婴儿,就连成年人,和这样的眼光对视了半分钟之后,都会感到不适。
小婴儿自顾自地表演了一番天真逗人之后,就缩回到奶奶怀里了。
大概十几秒钟之后,这孩子突然爆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哭号,抽风一样往后面仰过去,他奶奶赶紧把他死死抱住,免得他挣扎到地上。他用尽全身的力量尖声哭叫,满车厢都是这孩子刺耳的哭闹声。分贝之高,震耳欲聋,车厢里的人纷纷不满地冲婴儿侧目。
小孩的妈妈赶紧过来坐下、抱住婴儿哄他,他不但没停止哭闹,而且开始疯狂地捶打他妈妈,撕他妈妈的领子和衣服,几乎快要把扣子扯掉下来。这妈妈大概在三十岁左右的样子,满脸都是“习以为常”的无奈表情,除了在孩子背上徒劳地轻拍之外,也就只能听任孩子歇斯底里地发泄了。
小孩暴打了一顿母亲之后,似乎还不解气,转头又看到奶奶。他又朝奶奶转过身去,捶打撕扯了一顿奶奶,边捶边哭叫。
这种歇斯底里的爆发持续了三分钟,从褡裢坡站一直到黄渠站,他一直在尖叫、哭、打人。这一家四口人都在黄渠站下车,吵闹声渐渐远去,车厢里终于安静了。
我坐在他们对面,对整个过程看得一清二楚。这么一个混乱的失控场面,就是因为那个爷爷的半分钟怒目直视引起的。
小婴儿在半岁之前就发育出了分辨和判断人表情的能力,同时还有和外界进行互动和沟通的意愿。可惜大多数人不懂得“婴儿心理学”,即使懂得,也未必知道事事留意。当一个小婴儿渴望被关注、被呵护的意愿受到挫败,就会发育出来一种对自身的不满,对外界的敌意。如果家长一直是这么一个教养习惯,长此以往,这孩子的心理发育会受影响,他的“存在感”会变得脆弱,甚至影响到成年以后的人格。而这个孩子如此轻易地就陷入了歇斯底里,估计发生在他身上的这种挫败已经不是一两次、也不是一两天了。我甚至差点追出车厢去跟这几个家长讲我的担心。
一个婴儿在成长过程中,确实需要一个”受阻体验“的阶段,以此来确认自身和外界的边界,不至发展出狂妄、控制欲的人格——但这个阶段也是在自我意识已经发育完成的基础之上,对于婴儿来说,至少是在两岁之后。对着一个连牙都只长了四颗的小婴儿,这种受挫教育显然太早。而且那位爷爷对婴儿的反应,与其说是教育,还不如说是伤害。但对这位家长自己而言,没准他会坚信自己在尽家长的教育职责,或许他还以为孩子被女性长辈们溺爱坏了,应该给一点男性长辈的苦头吃一吃呢。
虽然这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事情,但我看到这一切,即便不说“痛心”,至少心里也是不好受的。对孩子的心理发育,有意识的关注和保护,对父母来说只是一个意识和观念的调整,甚至是举手之劳,就可能改变未来的很多事情。一边是那种高成本、低能效的去维护陷入人格障碍的成年人的病态自我,一边是对天真无邪的婴儿的成长进行适当的保护和教育,两者相比,显然是后者要容易的多、成本低得多、效果好得多。
对于人类来说,“爱”是一种本能,但保护这种本能不变质和堕落,却是一门需要学习和训练的必修课。拥有“爱”,人才能真正强大起来,才会少受很多无谓的痛苦和伤害。这既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也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文/自己的园地) |